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監察院審議通過「國防部擬實施全募兵制對政府財政及國軍戰力之影響」專案調查研究報告之結論與建議
2009/03/24 23:17:19瀏覽1932|回應0|推薦0

      監察院國防及情報委員會於98年1 月22日,審議通過「國防部擬實施全募兵制對政府財政及國軍戰力之影響」專案調查研究報告,本調查研究報告提出27 點結論與建議

國防部全募兵制期程規劃原自97 年5月20 日至102 年12 月31 日止,但若未能如預期達成,將力求於103 年完成。97 年12 月18 日上午,國防部陳部長於立法院答詢表示,全募兵制完成實施的時間,將從原先民國103 年1 月1 日,延後到民國104 年1 月1 日,全募兵制延後並已向馬總統報告。關於全募兵制的國軍組織及兵力結構,目前仍在規劃作業中,有關編組需求、員額目標及戰力分配,均未定案。本調查研究案,在經過四個多月的諮詢、訪談與研讀相關資料以後,參酌國防部的說明與答覆,幾經討論與思考,謹提出以下二十七點之結論與建議。


一、徵兵制雖有其貢獻與優勢,卻難以為繼;募兵制固有其不得不然,卻合乎國防現代化之趨勢與需求。


二、「全募兵制」一詞是否妥適,國防部宜審慎評估。


三、募兵制雖然是政黨在競選過程上的政見喊價,但國防部作為受命單位,從競選政見到落實為國防政策應有決策流程,不能先射箭再畫靶,否則將完全脫離國防戰略之需求。


四、募兵制的改革變化甚大、影響深遠,係國家大事,而非僅是國防部內部的事務,在行政院內,應成立跨部會機制主持其事,而涉及立法部分,更應跨黨派共同參與。


五、在推動募兵制之際,不能抵觸我國憲法之規定,且應守謢多年來在徵兵制度下,已經養成國民的保國衛民義務之認知與習慣。


六、募兵制在推動過程上,應定期評估與管控,並設有停損點,專業考量應重於政治決定。


七、國防部應把握住募兵制成功之基本條件,並全力以赴。


八、國防部應從國家利益→國家目標→國家戰略→軍事戰略來確定建軍備戰之需求,募兵制應遵循國家戰略與軍事戰略的指導,在評估人力與戰力需求時,應慮及兩岸的特殊因素。


九、二十多年來,國防部已完成國防政策與國防預算的重大調整,而十多年來一直在進行的組織調整,國防部大多只重精簡,如何降低人事維持費在50%以下之外,已無餘力,因此募兵制最基本之要求應先確定兵力規模;而兵力規模是根據戰役模擬計算出來的,應符合國家戰略目標,且是科學驗證的結論。


十、我國長期以來,對於兵力規模一直都有五種不同員額名稱之計算數據,國防部允宜審慎研議募兵制所規劃之兵力規模,是否仍需維持五項員額名稱,以及編現比的提高比重。


十一、推行募兵制應考慮人口出生率和財政支持度兩個前提,其中少子化趨勢是對兵力目標最大考驗。


十二、國防部應展現堅定的決心與勇氣,在推動募兵制同時,一定要推動組織結構的調整。


十三、現行官士兵配比嚴重扭曲戰力,亟待調整,其中將官之多、比例之高,特別是政戰軍官員額之多、比例之高,均有待匡正。


十四、為鞏固軍隊基層軍士官,應拉長尉官停年,增加其不同兵科歷練,使基層軍官的基礎更加穩固;同時,強化士官階層,使其成為軍隊名符其實的中堅骨幹。


十五、募兵制的推行,應同時考量將後勤、幕僚等行政人員大量釋放給文官或委外,以有效使用資源,並提昇戰力。


十六、每位募兵如果以現行最低基本工資兩倍計算,並以20 萬兵力為目標,同時以官士兵配比1:2:3,約需增加人員維持費216 億左右。政府對國防預算所增需求的支持強度,是決定募兵制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十七、國防預算分三大類,募兵制的實施,必然增加人員維持費比重,並排擠軍事投資與作業維持費用。因此,國防部應經由實際的預算編列,分別採取「人力替代策略」與「戰力替代策略」,以有效執行募兵制的推動。


十八、面對募兵制預算的增長,國防部應有自覺,也應培養自信,並以此自期自勉,從「國家資源就是軍中資源,軍中人才就是國家人才」之角度,推動募兵制。


十九、募兵制要有效推行,必須有周延的配套措施,包括:薪資待遇、營舍、生活環境改善、生涯規劃、役期設計等,期能合乎軍事管理合理化的要求。


二十、女性官士兵是募兵制重要之生力軍,施行以來表現獲得各軍種好評,今後宜根據主客觀條件,逐步提高女性官士兵在國軍總額中所占比重。


二十一、募兵制推動的同時,不但不應宣告後備制度的死刑,並應積極考量後備制度存在的功能,以避免走向募兵制可能存在之風險。


二十二、如果因為推行募兵制,國防部必須在六年內裁掉25%左右之兵力,其社會效應,包括心理上和實質上,都要有充足準備。


二十三、一旦採行募兵制之後,現行替代役將失去其基礎,行政院宜責成相關部會妥善因應。


二十四、從十年兵力規劃、精實案到精進案,甚至到國防二法的執行,都代表國防組織的重大變革,其間雖曾出現過齊頭式裁減、應裁未裁、先裁後復等缺失,尚容許有犯錯空間;但募兵制則是兵役制度的根本顛覆,如果推動不順,將涉及國家的生死存亡,國防部不能不戒慎恐懼,引以為鑑,全力以赴。


二十五、推行募兵制的目標,即在減少人力,提昇戰力,而要確保制人而不受制於人的戰略環境,必須能夠獲得高素質的兵員,以及擁有先進的武器。


二十六、為了國防自主,國防部在軍購之外,更應發展與民間產業相結合的國防工業。


二十七、將領人格、軍中風氣、精神士氣、國民意志等,都是無形戰力的重要指標,其影響全局,甚至在有形戰力之上,國防部對此無形戰力應有深刻體認,在推動募兵制之際,應以同時培養並提升無形戰力,來訓練並要求國軍。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zer6699&aid=277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