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0/26 09:49:08瀏覽10138|回應8|推薦81 | |
2014.5.20. 在北非浩瀚的大西洋西岸,有一座白色的城市,洋溢著阿拉伯、法國、葡萄牙、西班牙的混合味道,有了這些多亓的格調和風情,它就是摩洛哥最出名的城市「卡薩布蘭卡」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casa為房子,blanca是白色之意,這個城市的也就因為一部七十年前的那部老掉牙電影「北非諜影」而世界聞名,這部少年時代的電影,對於我還有點模糊的印象,美麗的名字給老影迷留下了太多的想像空間,而現實中的卡薩布蘭卡,我經過的時候,市區遊客如織,購物中心、海景洋房,讓我覺得這些現代化的氣息已經蓋過了卡薩布蘭加電影場景時的本身的氣息,讓我有點小小的恍神,在這裡如果想一探「北非諜影」的場景,那是什麼也沒有,只有一座我們經過的一棟老舊的咖啡廳而已。 卡薩布蘭卡這座城市以白色為基調,路邊生長高大的棕櫚樹,寬大的葉子在風中搖曳,一片白色的風情之中,也多了幾分殖民地的懷舊滄桑,這座擁有五百萬人口的城市,在法國人統治時期才發展起來,現在是摩洛哥第一大工商業城市,國際貿易的中心,基本上沒有什麼歷史,沒有什麼名勝古跡,電影故事以這裡為背景,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作為法國在北非的最大殖民地,這裡的確藏龍臥虎,魚龍混雜,但它絕對不是個浪漫而有文化氣息的城市。 卡薩布蘭卡的旅遊景點,大概只有一個,就是一九九三年由當時國王建造的哈珊二世清真寺,這座清真寺也是摩洛哥唯一一座向非教徒開放參觀的清真寺,這裡雖非古跡,但絕對值得一遊,不只是它的規模和華麗,這座清真寺的設計師是法國人,不是穆斯林,它坐落在突出的海岬上,其實是填海造地作為地基,有一部分建築伸出水面上,這個設計構思與古蘭經中一句話「神的寶座是在水面上」相呼應。 來到清真寺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座整整有二百公尺全世界最高的宣禮塔,當地的導遊告訴我們,以哈珊命名的這座宏偉壯觀的清真寺,將阿拉伯的思想信仰與民族的藝術,結合得天衣無縫,這座巨大的清真寺,占地九公頃,主體建築面積二公頃,三分之一的面積由填海造陸修建,由宣禮塔和一組回廊式的建築共同組成,長二百公尺、寬一百公尺的寺內大廳,可容納二、五萬人,寺外廣場可容納八萬人,想像十多萬人同時進行祈禱的場面那真是壯觀,寺內祈禱區分男女兩部分,互相不見面,大廳下面是沐浴區,有摩洛哥式沐浴和土耳其式沐浴兩種方式的浴室,供信徒們祈禱前清潔沐浴。 關於齋月,導遊說,非教徒都覺得齋月很不人道,其實對於大部分穆斯林來說,齋月是他們一年中最快樂的一個月,非洲白天天氣很熱,大家不吃飯不喝水在家休息,到晚上開始出來狂歡,和朋友們聚在一起大吃一頓,然後一邊聊天喝茶,一直到第二天的淩晨,對於非洲的回教徒來說,齋月就是一個幸福的活動月,白天睡的飽飽的不用工作,還可以避暑,晚上一邊玩一邊大吃大喝,其實,真主一開始的想法是好的,想讓穆斯林們挨餓一個月,然後不要忘記曾經挨餓的日子,也不要忘記世界上還有很多在挨餓的穆斯林兄弟,古蘭經上是這麼寫的,他們就這麼執行,真是虔誠的信徒,這或許也是一種我們不能理解的一種宗教信仰吧。 摩洛哥也是一個有歷史的一個民族,古老、神秘、獨特的宗教文化,別致的音樂和建築藝術,過去和現在並存中並不衝突。 這座不大小的城堡,卻也濃縮了這座城市的及摩洛哥的歷史。 城中的花園也都不大,但卻有賞心悅目的非洲植物。 嬌艷欲滴的顏色,留住了我的腳步。 卡薩布蘭加廣場附近有多處公園,公園內的熱帶植物顏色鮮艷,享有北非花園的美稱。 卡薩布蘭卡,在西班牙語中就是白色房子之意,這棟二層的白屋就是北非諜影電影中的背景咖啡廳,這部七十多年前的老電影,我學生時代曾經看過片中那段愛恨情仇的劇情,現在已經沒有任何印象了,電影也使全世界都知道了北非這座名城,電影造就了這段傳奇,也使這棟二層的白色建築,成了卡薩布蘭加的標籤。 在卡薩布欄卡停留的時間不長,但是印象很好,風格典雅的咖啡座,以白色為主色調,佈置仿照電影「北非諜影」的場景,在這裡喝杯咖啡,融入摩洛哥風情,在幽靜的環境中,穿越時光,重溫電影情節,體驗懷舊之情。 在卡薩布蘭卡的時候,天候的溫差很大,在風和日麗時,氣候就宜人,建築物以白色為基調,是城市景觀的一大特色。 卡薩布蘭卡也有新城和老城之分,而市中心的廣場都是以去世的國王穆罕默德五世為命名,卡薩布蘭卡,中心廣場是市民的活動中心,交通便捷,流線型的捷運班次密集的帶來非常多的人潮。 在老城區中阿拉伯人所建造的繁雜巷弄中,可以尋找屬於摩洛哥的很有特色的民族手工藝品及紀念品。 卡薩布蘭卡蘭曾是被法國的殖民地,現在則是摩洛哥第一大城和經濟中心,也是摩洛哥最熱門的旅遊城市。 卡薩布蘭卡的新城區,路邊種植高大的棕櫚樹,寬大的樹葉在風中搖曳,在一片白色的風情中,平添幾分懷舊的色彩。 高大宏偉的哈珊清真寺,是卡薩布蘭卡的地標,世界第三大的清真寺也是當地最重要的觀光景點,這種高大的宣禮塔,定時的會發出誦經聲,可達到市區各角落。 哈珊清真寺建立的原因,來自七十年代初摩洛哥發生的一次流產政變,因鬼使神差讓哈珊國王逃過一劫,感恩不盡的國王決定要建一座宏偉的清真寺答謝真主,而他又在夢中夢見真主要把寶座建在海上的示意,於是國王決定在卡薩布蘭卡的海邊,修建這座僅次於聖城麥加的清真寺,從1987年動工到1993年落成,共耗費六年時間和5.4億美元钜資,除了國庫撥出一半的資金外,由一些伊斯蘭國家資助部分,而摩洛哥全國每個家庭也都接受了強制性捐款。 以哈珊命名的這座宏偉壯觀的清真寺,將阿拉伯的思想信仰與摩洛哥民族的藝術,結合得天衣無縫渾然一體,由法國設計設計。 哈珊清真寺是摩洛哥唯一對非穆斯林信徒開放的清真寺,除非你是穆斯林,否則這座清真寺可能除中東地區的就是你目前在世界上所能看到最大的清真寺了,因為麥加不是穆斯林根本就是不能進去的,而且非信徒想遠遠望一下都不行。 哈珊清真寺不但是世界第三大的清真寺,內部精緻非凡,建築材料全部用最好的,大理石從義大利進口,雕花石膏板來自土耳其,馬賽克則出自……無論是拱廊、水池甚至每一扇牆,都用五顏六色的石膏、大理石和馬賽克,鑲砌出阿拉伯人喜愛的幾何圖形花飾,每個雕花都精雕細鑿,每條線條都流暢自如,每塊馬賽克都平整美觀,體現了裝飾藝術的精湛華麗,讓人感歎手工巧奪天工,與其說是一座宗教信仰的殿堂,更像是一座奢華無比的王宮。 這座巨大的清真寺,占地九公頃,主體建築面積二公頃,三分之一的面積由填海造陸修建,由宣禮塔和一組回廊式的建築共同組成,長二00公尺、寬一00公尺的寺內大殿,可容納二、五萬人,寺外廣場可容納八萬人,想想十多萬人同時進行祈禱的場面何等壯觀;寺內祈禱區分男女兩部分,互相不見面,大殿下面是沐浴區,有摩洛哥式沐浴和土耳其式沐浴兩種方式的浴室,供信徒們祈禱前都必須先清潔沐浴。 建築不但宏偉壯麗美倫美煥,而且是高科技的產物,清真寺大殿頂蓬可開合,供換氣之用,地面大理石下面可供暖氣,鈦合金的門自動開啟等等;不管你是否信仰伊斯蘭教,在這座宏偉建築面前,你都會對人類偉大的創造力和智慧感概不已。 摩洛哥的當地導遊從原本的陌生,到最後送機時的熟知,我從這位博學,畢業自劍橋大學教授級導遊口中,汲取了不少摩洛哥的知識,受益非淺。 海岸線上依山勢而建的錯落有致的白色房子,是另一處卡薩布蘭卡市區中的高級住宅區。 在地緣的關係上,摩洛哥是最靠近歐洲的國家,因為歷史的原故,以信奉伊斯蘭教為主的摩洛哥,在文化風情上,傳統阿拉伯與新潮西方國家的生活方式,都一起混搭在城市中。 古老的阿拉伯傳統與現代西方的時尚、奢華,組合成一個五彩繽紛的卡薩布蘭加。 一座城市中的百貨櫥窗,也是呈現這個城市中的另一種人們的生活哲學,卡薩布蘭加,是北非有名的旅遊城市,也追隨著歐洲時尚的潮流。 時尚總離不開服裝,這是當地的一個品牌,展現美麗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櫥窗展示。 就要離開風景如畫的摩洛哥,這個國家享有北非花園的美稱,機場濃郁的阿拉伯風情,這個國家擁有海洋、雪山、沙漠、古城,而北行只看了古城,其它的繽紛城市,也只能待有機會時再造訪。 當飛機從卡薩布蘭卡機場起飛,將飛往杜拜,近廿天的旅程,身心疲憊,但我還是一直努力從機艙的窗口,尋找撒哈拉沙漠的蹤影。 機翼下的是北非大地,我不知道是否還會有機會走趟摩洛哥的撤哈拉大沙漠。 隨著時光接近傍晚也快要飛抵杜拜,客艙的燈光調暗,大多數的旅客都沉入夢鄉,但我還是非常興奮的回味味這段旅程。 夜間的杜拜,星空下璀璨美麗的城市。 西歐之遊結束了,我覺得旅行最大的好處就是提供了一個讓自己認識一個地區歷史人文跟學習的機會,在出發前會因為將要旅行而興奮,期待在旅途中即將見到或體驗到的異國事物,這些都是自己原本未曾經歷過的,等到旅行回來後,整理相片這項大工程也就才開始,這些旅遊拍攝的照片為自己人生增添不少回憶,一些旅遊趣事或美景在腦海中反覆的出現,而格友分享後,這十幾篇格文更會為自己日後的回憶有了一條線索,也為醞釀下一次旅行提供了動力。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