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5/18 12:52:55瀏覽1419|回應1|推薦51 | |
這篇文章是記述三年多前留學英國的第十八篇。 Event date : 31 October, 2004 由於我和老婆兩個人都有學過幾年的鋼琴和長笛,想利用休閒的時間玩一點音樂,但是考量在英國當地要找鋼琴其實不容易而且價格貴(畢業後要賣鋼琴也是個問題),所以來英國時就先從台灣帶了兩把長笛,本來打算利用一些時間自己練習,不過課業的繁重讓我一度曾經取消這個念頭。 學期一開始的時候我覺得到樂團練習應該蠻無聊的,可是老婆想要把握這個機會好好充實一下,而且還說一個禮拜只要練習一次就好,就不斷的鼓勵我抽空去觀摩看看,一開始我沒有答應,所以老婆就自己一個人先去。 回到家之後不斷的講樂團的好處,而且還說我去了可能就會迷上這個樂團,起初我不太相信,就抱著心不甘情不願的心情被老婆拖著走。等到實際參與練習的時候,被現場的練習氣氛給感動到,也因為如此我們兩個在休息時刻就都正式報名,成為管樂團的一份子。 學校有兩個主要的樂團,一個是交響樂團,另一個是管樂團,而我們的管樂團最早可以追朔到1984年成立,到現在也20多年的歷史了,當初是因為只有玩絃樂的學生可參加交響樂團,而讓木管樂的學生覺得很無用武之地,所以才成立的,成立時就決定不考試,讓每個會玩樂器的學生都有機會加入。 每個學生進來的費用是5英鎊,此外如果是在校生填寫資料回報給學校的話,樂團還會得到一些額外的補助,畢竟管樂團的樂譜一本都動輒上百英鎊,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的話可是行不通的。每年的聖誕節、春季和夏季都有一次公演,是採取收門票制的。除了在校內表演外,自1995年開始,管樂團就在復活節時巡迴歐洲其他城市,曾經去過捷克、義大利、西班牙和奧地利等國家演出以及樂團旅遊。 樂團練習的所在地是在Lindsay,這個外觀看起來沒有很特別的建築,裡面除了放一堆樂器之外,還放著幾台鋼琴,想必這個是音樂系學生常常會使用的場地吧。因為我們的程度不好,所以練習時就主動坐在長笛區的最後面,吹奏長笛第二部,畢竟第一部的實力太堅強。樂團大都利用週日晚上的時間練習兩個小時的曲目,等到要表演之前會再做最後的彩排,然後就開始正式演出。 仔細看了一下整個樂團,清一色都是歐系學生,除了有幾位非本校生以外(樂團開放社會人士加入樂團),大部分都是學校的大學生,像是數學系、法律系以及本科音樂系等等。此外我們意外的發現到有兩個有華人臉孔的同學(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想要前往溝通的時候,發現他們兩個都有濃厚的英國腔,原來是小時候就在英國出生長大的華人,兩個人其實也都算是英國籍。這樣一來好像就只有我和老婆兩個人來自亞洲,有趣的是長笛區的只有我一個男生而已。聊完後很快的我們就把譜架架好,而此時樂團的負責人就發給大家樂譜,就這樣我們開始了樂團的練習。 一開始還很緊張怕程度跟不上別人,指揮是否會很嚴格,其實指揮是個蠻好的人,偶爾還會講出一些冷笑話讓大家會心一笑。樂團一開始大約只有三十多人練習,到後面要公演之前人數已經慢慢增加到五十多人。在樂團的日子很快樂,之前樂團的夥伴們也都有一起在一家印度餐廳聚會,雖然和樂團裡的人互動沒有很熱絡,不過我們也在這個樂團認識了幾個不錯的朋友,像是本地人Heather,來自芬蘭的Maija,以及來自德國的Theresa等。 聊著聊著,有幾個同學看我們兩個人都還以為我們是大學部的學生,可能是因為娃娃臉的關係吧,結果沒想到我們比大家的年紀稍為年長一些,他們聽到之後都很驚訝。 經過幾次的練習後發現團長是個蠻好且很專業的指揮者,一發現到同學們有些狀況或是某些小節需要再練習,就會開始指導同學們正確的詮釋方法,然後再不斷的練習。團長也鼓勵大家這段時間好好的練習,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會在學校的chapel公演,所以每一次練習都會稍微點名,確保同學們都有參與練習。聽到這個消息真的很開心,也讓我們在假日的時候更加努力的準備曲子,而我還為了要公演而特地再次跑到伯明罕去買黑色領帶和白色襯衫。 能夠練習而且公演真的是很愉快的一件事情,也要慶幸我們兩個都有帶長笛來這裡,也要感謝老婆的積極鼓勵,讓我們在英國有更多美好的回憶。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