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9/18 21:59:16瀏覽1113|回應0|推薦33 | |
原書介紹 著名的滇緬公路從海港仰光到昆明,是運送戰爭物資的通道。它在中國和世界歷史上扮演了一個生死攸關的角色。公路在1938年開始建設,卒於完成。本書以其特有的地方色彩和歷史觀點,完美地結合事實和技術。 譚伯英一開始負責這項工作時,對中國的這個地區幾乎完全不熟悉。他沒有足够的人力和資金,也幾乎沒有任何現代設備。但是他及員工們頑强地向前推進,在岩石上開路,使用的工程炸藥幾乎就是中國爆竹使用的黑火藥。工具方面絕大部分是依靠著幾個世紀以前的原始工具和方法,憑著人的雙手來修築。修築公路的工人有倮倮族、藏族和山頭獵人。譚伯英非常生動地描寫這些工人、他們的體格特徵,以及社會習俗,以此來證明中國人不屈不撓的勇氣和耐力。 書中也詳細描述了1942年中國軍隊從緬甸敗退時,必須炸毀在怒江上的大橋,以及在日本人的火力射程內,毀壞51英里的公路,以阻止日本人的進攻。 總之,這本書描繪了如何修築滇緬公路。這是一齣人類不朽的偉大戲劇。書中也描繪了那些生活在亞洲的人們和他們的家庭,非常吸引人。今天,每一個美國人都將目光對準了太平洋戰場(註一)。 書中所有照片以及兩幀彩色地圖之作者是Stephen J. Voorhies 註一:按中國及緬甸屬於中緬印戰場(CBI Theatre),不是太平洋戰場(Pacific Theatre)
原書作者介紹: 譚伯英 譚伯英是1938-1942年間的滇緬公路工程管理局局長,直接負責修築滇緬公路。他待在野外的時間比在辦公室要長,時時爲工人們排憂解難。因此,他有一個難得的機會,見證了中國人民在這個史詩般的世界大戰期間,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譚伯英出生在江蘇省,1918年畢業於北京國立大學。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他馬上到歐洲,花了七年時間研究德國的重建。這經驗可以適用在中國,特別是在交通領域。頭四年他在歐洲大陸旅遊,後來他畢業於Charlottenburg(德國城市)的技術學院。1926年,他回到家鄉,報效祖國,成爲上海水陸交通的負責人。1922年,他第一個將柴油驅動的鐵路列車介紹給了自己的祖國。在上海他發展了第一個柴油船,作爲海岸水陸交通設施。同時他也當了上海自來水廠的經理,和中國商業蒸汽航海公司的經理助理,直到1937年。 現在他有機會來到美國,繼續調查研究交通。他有信心應用美國技術來重建戰後的中國。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