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2/09/17 13:42:40瀏覽1011|回應3|推薦5 | |
這個標題有向網友大作【烏克蘭拿下「延安」或許是個悲劇! 】致敬的意思,但別說是抄襲喔。 有關美國給台灣立法的【台灣政策法】內容雖多,但重點在一段新聞就能說完。 美參議院通過台灣政策法 蘇貞昌:台美關係堅若磐石 這是美國繼施捨疫苗後,又把台灣當成乞丐,要送大批軍火過來。我在上篇【美國人養的狗並非所向無敵】已經用美國忠犬形容美台兩者堅若磐石的關係。但所謂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道當美國人用軍火養的狗,那個存在的唯一價值,就是要給美國拼命,最後終於會落得求仁得仁的,死狀甚慘死在主人腳邊的結果。但台灣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這條江湖不歸路的呢? 我的比較方法,是以古人為師,或說以史為鏡,從中國歷史上找一個最像台灣今日處境的三方關係,兩大之間夾有一個小的。在春秋戰國末期,秦始皇兼併天下,第一個要滅的是韓國。秦國跟韓國先打了幾仗,第一場叫做岸門之戰,秦國要打時,韓國人心惶惶,有人跟韓君獻策,不如派張儀入秦游說,送秦王一座城池,跟秦國結盟攻楚。這樣我們可以避免被秦國滅亡,也許還可從楚國戰敗得到一點好處。消息傳到楚國耳裡,楚國慌了,派好多議員訪問韓國,ㄟ..是派航母嗎? 楚王召集手下開會,謀士說不如我們假裝要幫助韓國,賣韓國軍武,允諾給他們發展不對稱戰力,把我們的戰車都開在台灣海峽..這是隱喻。是開在大路上,造成一種救韓的巨大聲勢,然後派出使臣,去掏空他們家的台積電..也是隱喻。派議員去賣他們又貴,同類型飛機還會掉的波音客機..XD,還是隱喻。讓小英..好了,隱喻到這裡就可以了。讓韓國相信大王是真心真意的想救韓。韓王就不會派兵助秦,就算派了也不會用心打仗。 而韓國一旦聽了我們毒蛙刺蝟戰法的意見,停止跟秦求和,秦國必定大怒,甚麼軍演的每天上演,秦韓怨恨就會加深。韓結交楚,必定怠慢秦,這樣我們就能利用兩國之間的矛盾,賣武器設備給韓..應該是解楚國之難。楚王龍心大悅,完全照辦,遣使入韓。 韓君在聽了楚國使臣的話,非常高興,馬上急著要跟秦國開戰,射下無人機...韓國智叟冒死進諫,力勸國君。智叟說,以實力軍演的是秦,用嘴砲跟躲很遠的航母幫忙的是楚。靠楚援韓的虛名和強秦絕交,一定會倒大楣。何況楚韓膚色不同..不是兄弟之國,甚至連盟國都稱不上。這完全是因為我們有聯秦攻楚的跡象,楚國才放出風聲要救我們。就只是個計謀而已。況大王已經把聯合攻楚的打算通報秦國,現在反悔,欺騙強秦,輕信弱楚,肯定會吃大虧的。 但以上,只能概略描述美國政策法通過前,美中對峙下,沒處可逃台灣的處境。美國政策法通過後,對台灣應該是個轉捩點。因為此時,東方諸國已經明白,不團結擋不住秦國擴張。於是弱韓又在美國..應該是東方盟國的軍火支援下,對強秦展開反撲, 伊闕之戰(韓釐王三年,西元前二九三年) 韓、魏聯軍抗秦,在韓伊闕與秦軍決戰。此時,韓魏兩軍人數是秦軍兩倍。但韓魏兩軍誰都不願擔任主攻,美國人會說他們不會幫別人打仗,子弟不會為別國送死。台灣人會說我們就是要靠美國人打仗,不然台灣政策法是通過個甚麼東東。大概就是這樣,給秦將白起看到破口,猛攻魏軍,率先擊潰魏軍。這點是要告訴共匪,裴洛西來你不爽,應該去打美國先。魏軍一敗,韓軍不攻自破。是役韓魏兩軍陣亡24萬人,是戰國時期僅次於長平之戰42萬死的慘重戰役。而韓國再過不久,就給秦國終極滅國了。(資料來源:【秦始皇--王立群】) 我知道有人會說,魏軍或楚國之於秦國,難用美中關係做比吧。這個比較純然是從弱國國民的角度看。蓋美國雖強,但從美國到中國或台灣,距離太遙遠了,是所謂強弩之末,鞭長莫及。把美國軍力打個七折,大概就跟楚國差不多,打個對折,則差堪比擬魏軍了。 還有人會說,誰說小國一定不贏,烏克蘭最近就大贏俄羅斯。ㄟ,這也是從弱國國民的角度,我卻看到... 布查2.0?澤倫斯基證實 新收復伊久姆有「大規模墓地」 就算烏克蘭贏得全世界,人都死光死絕了又有何用。 但最好笑的是有人搶著簽不投降承諾書, 「不投降承諾書」席捲選戰 蔣萬安:我覺得很白癡 我的老天,這個回答更白癡吧。這個承諾書,總要先有打仗,其次是打敗仗。若是打勝仗,才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去投降啦。打了敗仗之後,要嘛就是投降,要嘛,就是不投降。問題是打敗仗又不投降,那是怎樣? 人格分裂的「六不將軍」葉名琛 有以上這樣完整的論述,才能證明叫人簽跟搶著簽,都是一種自相矛盾,人格分裂的白癡行為。總之,通過美國政策法之後,台灣成了美國立法的軍火乞丐,要接受美國軍事融資的武器,天天給美國人看好第一島鏈的大門,像頭比特犬要去撲向共匪那個全身滿佈飛彈的豪豬,那個死狀甚慘而死的宿命是底定的。有大規模墓地,還以為是戰勝,則是荒謬的。還沒打仗,不投降承諾書就先滿天飛,是可笑的。打贏才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去投降,打輸還不投降,要效六不將軍,這才是有夠白癡。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