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4/29 04:33:49瀏覽910|回應0|推薦42 | |
當我於2009年參加台灣的詩社,來研讀河洛漢詩,和學習寫詩詞時,讓我感到最大的困惑,就是:怎麼這些人反而是媚日?主張台獨呢? 理由很簡單.因為這些人在一種教育思想下: 台灣人的祖先由中原南逃,所以他們保留了漢文化,中國宋朝前的詩詞文章,要用河洛語來讀才會有抑揚頓挫,和平仄的區分.他們藉著提倡詩詞,來挑戰普通話所代表的中國. 尤其有趣的是:朗讀詩詞文章,或是寫作詩詞,都採用"河洛語文讀音",不是"河洛語白話音".但是沒人挑戰:日據時代的消滅私塾教育,造成台灣人從1920年開始,"河洛語文讀音"只剩下詩社來維護. *詩社裡面的資料,就明白地寫道:由於日本政府查禁私塾,所以私塾改成詩社,讓已經會讀詩詞的人,寫詩詞維護漢文化.我的姨媽就是日據時代參加宜蘭頭城的登瀛詩社,後來光復後成為高中老師. 今天的台灣,最怕的就是兩種人. 一.參加詩社,但是他對所有的資料都不看.相反的,他還會稱讚日本人會寫詩填詞,在日據時代和台灣的文人互相唱和. 二.認真地找資料,只是他忘了,從歷史學的角度來說:所謂第一手資料是口述歷史,和官家留下的資料,民間的詩詞文章.當你將所有資料收集後,要分類,並且逐條分析研討,你就能得到歷史的真實面貌. 但是,台灣有的恐怕是先有立場,再依照資料,來整理出一套論述. 就拿"二二八事件"來說.套用某過世的李姓學者的理論. 1.二二八事件的產生,就是國民政府收復台灣後,台灣的日本皇民抗拒接收,起來叛變. 2.今天在台灣推動皇民化運動的,就是這些日本皇民,和他們的後代. 你看了這種說法,會沒有疑問嗎? 如果日據時代台灣人"化明為暗"繼續學漢文,如今的台灣人為何"河洛語文讀音"消失了?同時,你去看台灣光復後的歷史,就會發現:當時許多台灣的知識份子,因為不會中文,所以沒辦法參政,也無法發表文章.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