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數十年如一日的成功典範—張小燕
2012/04/04 09:42:46瀏覽1795|回應1|推薦14

    前不久,我去上了SS小燕之夜》的節目,接受了張小燕的訪問,讓我深深感覺到,小燕姐的成功絕不是偶然的!

    為了配合《擊度震撼》小巨蛋音樂會的宣傳,由基金會行銷部安排思珊、珮菁、鴻棋三位團員和我四人,一起去上小燕姐的節目。播出後,很多人都跟我表示看了這個節目,讓我見識到這個節目的高收視率,以及觀眾對節目內容留下的深刻印象,而製作單位的工作團隊在聯繫過程中許多細節的用心,都令我深感佩服,也深切地體認到,小燕姐的成功絕非偶然,而《SS小燕之夜》節目廣受觀眾喜愛,亦絕非浪得虛名!

    這次,是由我帶著三位團員去受訪,製作單位事先和我們協調節目如何進行,除了訪談,還作了現場表演。為了這次訪談,製作單位的工作小組分別打電話給我和其他三位團員進行溝通,和我們每一個人都各自談了一個小時以上的話。在通電話前,工作人員已蒐集了許多資料、做了很多功課,包括閱讀了幾乎所有關於我和樂團的相關報導和書籍,因此,在談話過程中,可以清楚感受到製作單位是有備而來的,對樂團和我個人都有非常深入的了解。製作單位願意花這麼多時間事先對我和樂團進行了解,並且事前和受訪的每一個人都深入地溝通後,才開始撰寫腳本,製作團隊錄影前的細心令我們印象深刻,令我感到十分佩服!

    到了錄影現場,據說當天一口氣要錄四集節目,每一集都要錄上一個多小時,輪到我們時,已是當天的第四場了。照理說,主持人應該已經筋疲力盡了,但小燕姐仍是熱情迎接、招呼我們,且一開錄,整個人便展現出全力以赴的敬業精神。有時候,我都十分不捨她如此辛苦、勞累,卻仍如此地用心!看小燕姐和她的團隊對整個談話內容的了解、掌握,以及對資料的準備和理解,真的讓人由衷敬佩!

    其中有一段提到,我三十年前剛回國時,第一個上的電視節目就是小燕姐主持的《綜藝100》。那時候我剛回國,還沒有組成打擊樂團時,就為了推廣打擊樂而去上綜藝節目。早些時候的藝文界,較少與電視娛樂界往來互動,也不太習慣去上綜藝節目,但對我來說,能夠透過各種管道去接觸觀眾,打開提供打擊樂資訊的管道,是難得的機會。最重要的,是要把節目做好,將美麗的音樂分享給更多的人。

    小燕姐也還記得這段往事,並想起了我剛回國時那青澀的模樣,與現在相比,二、三十年來的變化不可謂不大。我也問了小燕姐:「我剛回台灣時,大家並不知道打擊樂是什麼,為什麼妳會邀我去上節目?」小燕姐回答我說,因為她也很好奇為什麼有人會出國去專攻打擊樂,並且在回國後大力地推廣,再加上自己對打擊樂的樂器也充滿興趣,當時她就很想把這樣的好奇和大家分享,所以就「勇敢地」找了我去上節目。所幸,這二、三十年來,打擊樂的推廣工作能夠有所發展,而我也算是沒有讓小燕姐丟臉吧!

    當年,《綜藝100》是最炙手可熱的節目,不是輕易就能上得了的,但她居然就找了我,而今年,在小巨蛋音樂會演出前,小燕姐也一如往昔地提供了我們機會。除了感激能有這樣的機會之外,讓我學習更多的是,一個人在一個行業裡工作了這麼久,仍然能夠維持這麼大的熱情,她的用心存在、努力也在,事前的準備充分,對於受訪對象一點都不馬虎!這種專業、敬業和樂業的態度與精神,以及對於節目內容和流程的精確掌握,給了所有受訪的人一次愉快的經驗,不但讓節目的氣氛活潑、輕鬆,同時也把受訪者所欲傳達的主題和訊息重點,清楚、明確地轉達給收看節目的觀眾。這些談笑風生的背後,其實是付出了非常多的心力,才能換得的。

    在小燕姐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個人對於工作和事物的熱情,碰到困難時勇於堅持和克服。這種全力以赴的精神,是我們一直在追尋的典範,也是長久以來,我不斷自我期許的方式!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ublog&aid=6293820

 回應文章

Sweet Raccoo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棒的分享
2012/04/11 18:37

很棒的分享 ..

或許就像人常說的 台上10分鐘 台上10年功 掰掰(881、咕掰)


~ racco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