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8/29 07:14:35瀏覽1019|回應10|推薦59 | |
孤僻的人外表是看不出來的,她照樣能在社會上做事,與他人互動,然而一到家就和外界完全脫離關係。 我一向給人冷漠的印象,自視甚高,孤芳自賞;每次和人相處久了就開始感覺不自在,急著想找藉口離開。 這件事只有我心裏清楚,總覺得言不由衷的交際多麼累人啊! 雖然在社交場合還是應對自如,談笑風生,該有的禮貌都維持得恰到好處,從外表沒有人會知道我孤僻的毛病,只有自己明白是在應付,其實並不享受交際的樂趣。 我也需要朋友,渴望友誼,我為自己矛盾的性格感到痛苦。常常覺得孤單,覺得沒有朋友的人生是被遺忘的人生,沒人關心,沒人分享;只能和投緣的朋友一對一的交談。 與眾人相處只有5分鐘的興致,時間一長就開始覺得有負擔,覺得這是需要花腦筋應付的事情。 不愛參加任何宴會,不參加任何生日派對(除非不得已),不慶生,不過年,不過節,一年365天,天天都是一樣乏味的生活。 很難想像有這麼孤單的人,任何時候都是一個人,自己吃飯,自己看電視,自己外出購物辦事。 周末假日,不上教堂,不去佛堂,不參加任何聚會。總是專心的做不需與他人互動的活動,如,排拼圖遊戲,園藝工作,閱讀,烹飪,用廢布料車一些無關緊要的作品,上網亂逛,或玩遊戲,做得很投入,雖然有得到些微的樂趣,但主要是在打發冗長的時間,內心深處不免感到一陣陣的幽怨和淒涼。 家中電話不曾響過,(除了打錯電話或銷售員打來),從不主動打電話給別人,別人自然也不會打來。 經常一整天沒有開口說過一句話,不得不自言自語,或乾咳幾聲,以確定聲帶的功能還在。 我也需要逛街購物,去超市,去銀行,郵局;去做美容、修指甲,形體上和這個社會是有接觸的;也關心時局,世界的訊息藉由網路和媒體得知; 然而精神和心靈卻是孤單的,封閉的,與世隔絕的;更確切的說,像具行屍走肉。 每次出門前一定猶豫很久,究竟是否必需出去?是否可以把好幾件事併成一次辦理,經過幾番斟酌和掙扎後,出門一定是非去不可的事。 這是宿命嗎? 我想起了外婆和媽媽。 外婆的年代,離婚是罕見的,然而外婆因為外公是賭徒,對家庭完全沒有責任感,經常不回家,為了怕房產被賭輸無棲身之處,外婆毅然決然,不顧當時保守的社會風氣,和外公離婚了。 外婆獨立撫養3個孩子,當三個孩子各自成家之後,外婆就自己住,從小就感覺外婆是孤零零的一個人生活,舅舅和舅媽感情很好,生活愉快,但很少來看外婆。 自己的父母親也是感情不好,從結婚開始就水火不容,從小在父母互相指責,互相嘲諷的環境中長大。 每當父母吵架,小小的我總是嚇得躲在角落,不敢吭聲,及長,父母就處於分居狀況,一直到父親去世都沒有復合。 當自己長大結婚之後和母親的感情也不親密,只維持一種客氣的關係。母親一直寡居,她和外婆一樣都是能幹好強的女人,和兒女的情份都不深。 母親最討厭一大堆朋友在一起說長道短的,朋友來家裏聊得過久,母親就會覺得很累很浪費時間。母親永遠有做不完的針線活,那是她的嗜好。 而今我似乎步上母親和外婆的後塵,遺傳了她們的習性和命運。我的婚姻非常不快樂,和兒女的情份亦十分淡薄。兒女羽翼豐滿之後亦各自飛,和他們只是保持淡淡的關係,我只能自求多福。 曾找過心理醫生,試圖要做些改進,但好像無濟于事,我沒有神經病只是孤寂不愛交際,有著矛盾的性格而已,沒有藥物或良方可以醫治。 我真的不喜歡這樣,內心深處是渴望友誼的,不管是一大票吃喝玩樂的朋友或一兩個知心的朋友都可以,但什麼都沒有,我已經適當的開放心胸,釋出善意,希望找到彼此賞識的朋友。 隨著時光的飛逝,已逐漸感到失望,也許有生之年都注定要孤孤單單一個人,枯萎,終老,因為這是宿命。
|
|
( 在地生活|北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