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2/07 01:28:32瀏覽15574|回應4|推薦28 | |
在鄉下地方每逢年節,婆婆媽媽們總會動手做一些好吃的應景食物。過年的鹹粿(鹹年糕)幾乎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祭品之一,嫂嫂是做粿的箇中高手,藉著每一年炊粿擔任副手,我也累積了幾分功力,可以獨當一面了。在嫂嫂蒸年糕時,我把做法記錄如下,分享給大家。 材料:紅蔥頭、蝦米、在來米(鹹粿米)、豬油 調味料:鹽、胡椒粉 這些是基本材料,如果想要有更豐富的口感,可以加入絞肉和香菇。 在來米以舊米(不是當年收割的新米)較佳,因為新米含水量高,較不容易斟酌湯汁比例。在來米浸泡二個小時(泡太久容易產生異味)洗淨後磨成米漿,大多委由店家代理磨漿。 紅蔥頭切碎後以豬油爆香,炒到變成金黃色時加入蝦米(絞肉、香菇)再略為翻炒,即可加入米的容量(以升為單位,一斗米等於十升,一升約等於450公克奶粉罐的容積) 2 倍的水來煮成高湯,水滾後加鹽和適量胡椒粉調味(比一般煮湯時味道還要鹹一些), 將滾沸的湯汁倒入磨好的米漿裡,並用力攪拌均勻成粘稠糊狀。 如果家中沒有大鼎(大炒菜鍋),可以將爆香好的紅蔥頭和蝦米後直接加進米漿,另外用大鍋子燒開水(一樣是 1: 2 的比例),加鹽和胡椒粉調味後,再將沸水到入米漿內攪拌均勻。 一定要注意翻攪到底部,才不會讓成品有硬塊產生。 攪拌好的粿漿就可以緩緩倒入鋪好蒸籠布和玻璃紙的蒸籠內(如果沒有蒸籠布,就放兩層玻璃紙),用鍋鏟將表面略為抹平。蒸籠邊放四個貫穿的空竹筒(或是蘆筍汁罐)讓蒸氣對流。 將蒸籠放到煮著水的鍋子上,整理一下玻璃紙和蒸籠布,不要蓋住通氣孔。 蓋上蓋子,將邊緣的玻璃紙和蒸籠布拉到蒸籠的蓋子上,以免被火燒壞,檢查一下蒸籠蓋子是不是完全密合了。 以大火蒸煮約兩至三小時,期間要注意加水到鍋子裡,免得把鍋子燒壞了。等到鹹粿膨脹、以筷子穿入測試不黏筷子時,再以小火焙乾水分即可。蒸煮期間檢視鹹粿表面若留有湯汁,可以湯匙舀乾。老一輩的人喜歡以柴火炊粿,不但節省瓦斯費還有一股炭火香,停火後火種餘溫正好可以焙乾水分,這是瓦斯爐無法取代的。 將鹹粿切片煎到表面金黃,沾蒜末醬油膏就是一道好吃的點心了。也可以切成條狀煮湯加入茼蒿菜,吃起來也不輸美濃粄條喔!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