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生的最後一次機會
2007/02/18 08:04:38瀏覽820|回應2|推薦23

Lexus 或賓士汽車展示場裡,客群大多數是事業有成的中年人;有兩類人算是稀客:年輕人與老年人。年輕人是買不起,老年人若不是早已擁有,再不然約也是買不起。

在展示場裡蹓躂挑選車型時,看到一對既非老年也非中年,而是年齡界乎其間,也正在研究著一輛 BMW Convertible 650i 的白人夫妻;Salesman 笑了笑:「這種年齡的人較少買跑車」,因為也打算改買跑車,所以就多留意了他們幾眼。一時之間,一種敬佩、一種頓悟突然湧出:這是對懂得享受人生的男女。

敬佩,是因為他們懂得錢是用來花的,不是來儲藏的;錢不是用來留給後代,是用在自己身上的。

敬佩,是因為他們有智慧,懂得花掉大部分的錢,反而是愛護、保護子女;因為「適者生存」,沒有能力擁有巨額財富的人,時間終究會證明財富對他們而言是慢性巨毒,甚至禍延數代。

猶記得多年前自台移居此地,某老僑感慨係之:「剛來時若沒買雙 B車,以後就不會買了。」說話的這位老僑如今還是開著那輛15年前買的 BMW 545i,他說那時連交通警察都會好奇多看幾眼。老僑膝下僅一女,也已大學畢業,屋宇數棟,卻仍自奉甚簡。冬天至其家,進門後仍需穿著大衣;出外做客必朵頤大嚼,瓶罄盃空,彷彿難民,未食肉糜久矣。其實,老僑當初自台帶來的上億資產老本,不僅仍然原封未動,售屋亦穫利甚豐。

能理解他們的行為,懂得他們的憂慮:「沒有工作,坐吃山空。」「如此這般克勤克儉,到底留給誰用?」不是他們思考的方向;克勤克儉是種對前途的不確定感、不安全感。這是尚未落地生根第一代移民常有的心態。祇是,如此的生活方式,移民有意義嗎?

其次,宗法制度影響下的華人父母,往往不自覺有傳宗接代觀念,存有盡可能留傳財富給子女的潛意識。彷彿留愈多財富給後代,就是愈愛子女;於是第一代移民,往往省吃儉用。看看週遭每天重覆上演的悲劇,不難發現祇要仍持有這種舊觀點,移民異域就是畫地自困,自陷愁城,永遠不會快樂的。聰明了一輩子,卻在最後一關全功盡棄。

原來,財富可以是種心理層面的安定劑,也有愛屋及烏富及後代的用意。只是,過與不及間,償付的代價,卻是當事人人生的最後一次機會。

鄰居,David,是位老紳士,開著輛老賓士大車;夫妻倆住在室內面積有130 餘坪的大房子,兩人三輛車,其中一輛是專門載狗海濱玩去。他們說:「Kids have to earn the money by

themselves, not inherit it from us.」他們會說:「這是我的錢」。

或許是早期北美新大陸移民傳承下來的觀念,以及個人主義的普遍化,白人父母往往較捨得銷費,來享受人生。

從此,看到如此年紀的人,開著新型的高檔豪華轎車,在街上把握著黑夜降臨前,最後一次的夕陽餘暉時,總是不忘伸出大姆指,揮手致意。因為他們方是智者,是懂人生之人;知道享樂須及時,懂得必須把握人生的最後一次機會。

                             

                                          

財富是種動機,也可以是誘惑,更可以是種致命的吸引力。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pmaple241&aid=755717

 回應文章

承啟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見賢思齊
2007/02/21 00:03
讀Emily文有感:

可能是背負著歷史的包袱,經歷一連串的戰亂、逃難與通貨膨脹,我們的父母總是以預儲冬糧,未雨綢繆心態來教育子女;整個社會文化、人生經驗的傳承也在有意無意間教誨著:「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華人臉龐上的那付憂戚,相較於白人臉上那付如陽光燦爛般的笑容,尤其顯現在第一代移民身上。

聚會或談話間,總不期然發現週遭的朋友---從醫生到企業家:富裕的一群人---不必要的憂患意識,總會在潛意識裡干擾著大家;從過份強調子女教育,擔心後代競爭力,到日常用度,那種不確定性的安全感,已然病態性的根深蒂固,深植入形,進而如影隨形,影響著我們生活起居,成為 “華人之所以成為華人的特性” 了。

多少錢才足夠支付生活開銷,當然可以估算出來,那絕對是個活生生的數目字;如果資產已經溢越了那批數目字,還是依然故我:「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那不僅是病態而且愚蠢了。

海外華人如此,海峽兩岸的華人不也如此嗎?

『我在此地時常看見開著拉風跑車的,大部分是上了年紀的外國老先生…』代表的就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善待自己,一種智慧的呈現。

見賢思齊焉。哈哈哈。

France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真的很有趣, 正如你所說.
2007/02/19 15:10

我在此地時常看見開著拉風跑車的,大部分是上了年紀的外國老先生,比較少亞裔,以前覺得開那樣車的人太跩太Show off,但是慢慢的觀察了一陣,發覺多半是在假期,陽光燦爛的日子,開敞篷,把車擦的ㄅㄦ亮...慢慢享受灑了一頭一臉的溫暖,外加路人艷羨熾烈的"目光",ㄟ....其實也不失為是一種盡情享受生活的選擇方式.

前幾日與先生參加同事的婚禮,觀禮加晚宴,整晚現場樂隊伴奏,不論國籍(中外皆有),任何年齡(16個月大到六七十歲)全都下場翩翩起舞,不管扭成什麼怪樣,自得其樂陶醉到無以附加...錢也許慢慢貶值,用一塊錢換兩個心底的微笑,在最當笑的每個時刻...這樣的心情是很幸福的.

老僑一路走來很辛苦,節儉也是種美德,不一定要開著騷包跑車昭告天下, 只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把希望或結果全部押注在萬般期待的子孫身上,一切也許會更輕鬆點.

E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