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1/09 05:49:41瀏覽657|回應2|推薦20 | |
想了想,該如何措辭方能讓大家了解羅馬人、移民間的關係。因為,你我似乎談著兩件不同的事;不擴大命題,只探討同一件事的討論方式,方能集思廣益,開言有益。 首先,讓我們先確定:移民純是個人選擇、個人自由。因為,所謂民主不僅是人生而平等,更有自由表達的權利,與不同意的自由,(對方可以不同意我們,但不可以禁止我們表達的權利;正如同我們可以不同意對方,但不可以禁止對方擁有表達的權利。)再續深入演繹下去,所以個人有選擇居住地點的自由權利。從孔老夫子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都是表達著相同的主張。所以類如『很多移民者都是一副唱衰台灣的心態下移民的』、『千萬不要拿到身分又跑回台灣找頭路,很丟臉的!』就觀察、記錄社會脈動角度---這也是「在溫哥華的台灣女人」系列文的重點之一 --- 而言,皆是情緒用語。
而且,如果我們承認『要不要作羅馬人也是他們的自由吧』,基於的相同邏輯,我們自然得同意:「要不要移民也是他們的自由吧」。
所以,「在溫哥華的台灣女人」 一系列文章裡,未曾論及 「叫大家不用移民」 (『是叫大家不用移民以免變成怪物?』)。只是單純的有感而發:移民是需要條件的,不是有錢就能移民;很多時候,財富金錢反而害事,禍延下代。
當財富累積到一個程度後,當財富已隱然成為後代財負後,如何處置那過多部份就成為始作俑者父母的職責。可惜的是我很少看到如此的父母,反倒觸目皆是繼續攅積那些根本用不到財富的雙親,然後再用那些財富來繼續殘害後代。
何謂移民成功?移民不只是單純的享受那居住品質,是那種異於老家的文化,方產生那讓人欣羨的居住品質與社會活力。所以,用金錢來移民,用錢可以解決一切困難的想法來移民,絕對會失敗的,移民只能以文化行之。
自己與太太都有著在美國唸書、生活的經驗,也喜歡那種生活方式,也想選擇那種環境、制度來育養下一代,雙方父母也都贊成我們的決定。可是這一路行來,當我們育養下一代時,卻遭逢中西文化衝突的問題,家裡出現兩個「阿督仔」,我們手足無措。
移民路上,這是我們唯一的遺憾。
拋給你一個文化層次的問題:「兒子(19歲、大學生)的女朋友來電徵詢我們的同意,想週四來家過夜 ---不是那種過夜---好方便週五與兒子一同與金融投資規劃專家談話。」我們嚇了一大跳,當場愣住。兒子得空亦在女友家 sleepover,當他的個人電腦電影院完成後,自然想邀女朋友來家分享,夜深當然不便回家,何況隔天早上金融投資規劃專家將來拜訪。兒子理直氣壯的不同意我們的反對。
在台灣,沒有女孩子會向男方家長提出這種問題的,這位碧眼金髮洋妞卻是正正經經的、不扭捏的提出詢問。我只能說這是文化的問題了。 ****** 8 年空中飛人下來,讓自己更進一步澄澈了金錢、婚姻品質、健康、生存的意義。
如果問我:「時光可以重來,還會選擇移民嗎?」。答案是:「肯定會、還是會。」 如果問我:「有甚麼遺憾?」。答案是:「進了羅馬城,沒當個真正的羅馬人。」 龍冬子說的很中肯:『也許,對一件事情產生偏見的人僅是因為他所接觸到的部分真的就是其所提及的那部分,讓一個人少些偏見,不是要他們閉嘴,而是能給他們不一樣的事例讓他們可以重新思考。』
不同角度下的觀點,提供自省的機緣;所以,向大家都致謝,也預祝大家新年快樂,新年新希望。
最後,就再引用龍冬子話來結尾:『總之,這些發言都只是希望激盪出不同的角度見解而已。』
【後記】這一系列的文章,雖說一開始就沒打算以寫論文筆法來撰述,單純的出於習慣,自然用了中性敘述口吻,記述著這個生態特殊的小團體,記述著恰恰恭逢其盛身置其中的喟歎。只是後來陸續湧現的 emotion 澎湃洶湧,彷彿出欄的野獸攔也攔不住,無限的感慨與欷噓,自自然然就流露在字裡行間。 |
|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