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在溫哥華的台灣女人 (4)
2007/12/23 13:51:28瀏覽834|回應0|推薦26

【引言】

l 兒子唸 9 年級時,問了個問題:「去 McDonald 時,同學老是沒錢,我只好請他。」期待得到相同待遇的兒子氣忿不平的說他有錢請女朋友可是從不回請:「It's unfair.

這個問題,我不會回答先前台灣經驗不足夠讓我有回應能力。

l 唸大一的兒子交了個非我族類的碧眼金髮女友。     

      我採 Leave it along 態度。          

        這個問題我已會處理:交女友是他的事,甚至於結婚都是他個人 私事。家族、宗法、傳宗接代,這些觀念只存在自己腦海裡,不曾存在洋兒子身上,所以交女友結婚都是他個人私事了

如何與外黃內白的香蕉相處。自己一路走來,赫然發現兩代間幾乎所有的爭議都導源於文化的不同。一國兩制文化所造成的爭執、衝擊是種看不見的起火點,可它就是如此的 ubiquitous

*****

談到移民經濟能力通常是首先也是主要被考慮的;極少人會去思考文化差異與適應能力

移民之前當事人往往很難得到形而上類問題的真正資訊,從而知道將面臨的日子裡,將會遭逢那些問題。弔詭的是往後的發展卻往往證明了先前累積的人生經驗往往使不上力。

先前人生經驗使不上力那是因為涉及東西文化衝突與協調事。沒有實際住下來,然後碰到困難,是無從感受或預測問題的;所以,也無能力處理這類文化衝突事件的。

很多實際例子證明,即使父母中有人懂英文,也肯下功夫去探討文化歧異的;但處理起來也是極智窮思力有未逮,捉襟見肘的更何況那時候兒女又值青春叛逆期。

從台灣來的這批商業移民徒擁巨資,十之八九卻未諳英文。讓一個丈夫不在身旁可為精神依靠只懂中文又未曾有過文化歧異處理經驗的太太,來獨自應付此種幾乎無解的文化衝突;母親心力交悴,母子彼此互傷,顯是必然結果。

新文化是需要時間去學習與適應的,需要實際住下來,實際去感受歧異方能體會的。惟有遭逢了困難,方知道要學習;不住下來永遠感受不到困難,永遠無法有能力直接面對衝突,永遠無法對症下藥。住在羅馬,就只能用羅馬思維與方式來教育第二代;還是使用老家帶來的觀念,只會製造更多爭吵,製造更多無法在北美社會獨立的寄生蟲。

《溫哥華的月亮》裡的 KatherineAmanda 夫婦都當是商業移民,先生俱為空中飛人,長期滯台;只有技術移民的嘉琦夫婦先生住在溫哥華

移民路上如果做父親、做丈夫的,還祇是將自己角色主定義在金錢供給者上如果做母親、做太太的還祇是將自己角色主定義在燒飯婆、富婆上;一趟移民路走下來,將只會發現與兒女們漸行漸遠,卒而在精神上永遠的失去它們。尤其,日薄西山,來日開始無多時,父母親的心境更將悽愴孤寂

而且在漸行漸遠途上,與兒女的爭辯無有終日;雙方都會在互傷相殘中渡日,尤其竟日相陪兒女身畔的母親,受傷與挫折感將最大。

不僅耽心多金丈夫外遇獨自在此的富商太太,也因與兒女的吵鬧而竟日極度不安與不快。

聽了太多或父母或兒女逕撥 911,電召警察介入的事例。

溫哥華也著實充斥著許多這類型的台灣媽媽與台灣爸爸。

源自不相容與衝突的這兩套價值觀,只發生在父母與兒女間,發生在華人父母與洋鬼子兒女間。掌握實際金錢運用權力的父母,若不學習羅馬人思維,來協調與改變自己,所償付的代價將會是親情破裂、兒女落入歧途。父母永遠會是輸家,因為兒女恒然是父母永遠的痛。

家庭成員彼此的相處模式/態度,都只能仰仗同一套文化價值觀。每天大門一開,兒女一腳邁出,他們西化的程度就又開始加深加廣,中國文化祇會越淺越稀。畢竟,西方文化在此才是主流;需要改變,需要適應的不是孩子,而是華人父母本身。華人父母那套不合時誼的舊思維,古典章回小說裡的那套忠孝節義,那種兒女濡慕之情,都已經是虛幻不真,早之不存於當今社會。就如同自己結束事業,停飛不再當空中飛人,潛心住下與兒女共同成長,觀察他們言行,探討西方觀點後,得到的心得與結論居然是:『抗拒那八股傳統、那舊思維、舊語言、舊行止,就是當下第一代移民父母的修行與課業。

『兒女需要的是一個活生生的爸爸,一個新的爸爸,不是錢。』

學做羅馬人的父母,就不能再用華人父母那套無微不至的教養方式,而且還得盡早教,盡早訓練。讓那些溫室裡的草莓從小就習慣於打工賺取零用錢,學習獨立,不仰賴父母;否則當父母警然發現需培育孩子經濟獨立能力,要求他們負擔部份學費、生活費時,那些大孩子全然無準備,手足無措。畢竟,孩子也是需要時間、勇氣,來準備進入成人世界。而這層認知,對於不能長久住下來的空中飛人父親,對於知識不高,只知燒飯溫飽家人的富婆,以為錢就可解決一切的這些財大氣粗企業家移民而言,他們更是需要時間來學習如何做羅馬人父母的。

有親身經歷與感慨的 Plumes 如此說:『就說長年住國外,我算是第二代人了吧,我兒子第三代了。孝順對我來說早不是中國式的「孝順」二字了,中國式的孝順是父母口裡的詞兒,是扣壓在兒女身上的。對我來說,這樣的情況當是兒女因自小長年與父母處一塊兒,產生的愛與戀。因眷戀而返家,而「承歡膝下」,不是父母口中不斷教誨兒女們該遵守的「孝道」。』自己當是 Plumes 口中所稱的第一代,Plumes 說自己是第二代人,一個是父親角色,一個是女兒角色;同樣是「孝道」,兩種定義,兩種衝突。

不改變自己的華人父母,不僅成為第二代的負擔,兒女們甚至害怕他們的親身父母。就像 Plumes 的感慨:『所以其實,我蠻怕華人的.....

文化衝擊其實對第一代的父母最大。入境隨俗是絕對必要的,文化也不是錢能解決的,錢只會把事情弄得更糟罷了。

何不食肉糜的兒子,外出打工,連續站 8 小時,回到家直嚷累、酸。正學習著堅持「自己賺錢自己花」原則的自己,仍是不做聲色,狠下心來淡淡的說:「你以後的日子還更長、更苦呢!」

不當推手,只能收手。

一小時的休息中,兒子打電話回家要求媽媽送些零錢過去,因為錢帶不夠,因為肚子餓。太太一口回絕:「你自己應當帶足夠錢的,如果你打算吃東西的話。」嘉許著太太:「妳進步了!」

自己總無時無刻,如唸聖經般,耳提面命著自己這警句:『只能放在心裏頭,在關鍵時刻還得忍得住,不出手,不幫忙,也不做聲。

華人父母若不入境隨俗,學當羅馬人,即便是外國護照到手了,任務已了了,落葉歸根老大回流,父母還是將永遠失去兒女了。

只有在有能力解決這兩類問題----夫妻、父母兒女----時,移民路上方能走的順可走的穩;否則,移民真會成為一條悔不當初的不歸路。

Plumes 說的最中肯了:『我們也早早就放棄了中國式觀念,才能確保代代都維持當初喜歡上此國度之種種。否則不但下一代疑惑抗拒,自己也一路來都辛苦。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pmaple241&aid=147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