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01 00:07:42瀏覽576|回應0|推薦1 | |
當一個人同時擁有「人類厭惡(Misanthrope)」、「性戀物癖(sexual fetishism)傾向」與「戀童癖(paedophilia)傾向」此三項特質時,他會在社會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皂頭(Soaphead Church= Elihue Micah Whitecomb)是最藍的眼睛(The Bluest Eye)中,一極具顛覆性之要角。其隱藏在神職人員、或夢的解析者面具下的真正臉孔,是複雜的;包含困惑、自卑、輕蔑、驕傲,及與琵可拉(Pecola)相同的,渴望被愛的心。 他最先引起我興趣之處,在於三項特質的關聯性。作者將他個性中這三項特點連慣性地詳加描述是否意味他們彼此密切相關?我反覆思索後得出這樣的結果: 因為人類厭惡,皂頭避免與他人接觸以避免碰觸眼淚、鼻涕、汗液等自然分泌物。與成熟女性的性行為亦不符他需求,因他無法接受女人虛假的呻吟與交媾過程雙方身體的碰觸。另一原因亦極可能是因他無法如正常男人般勃起。除此之外,文本提到皂頭雖不喜與成熟女性發生性行為,他卻以金錢、零食引誘小女孩們,換許對她們乳房、陰部的愛撫。為什麼呢? 我認為性戀物癖可清楚解釋皂頭洩欲方式。他特別喜歡保存、甚至隨身攜帶他人用過之物品。而此特徵符合性戀物癖之定義:性慾倒錯的一種,即以某些特定的無生命物體或人體部位作為愛欲對象,由該物體或部位獲得性激勵,或通過某個生殖 如此違背曾身為神職人員應該有之作為的皂頭,對神的態度目前便可猜知一、二。對他來說,神若無法做到祂該做的事,如調整人間秩序、或回應人們的祈求,則神不配贏得信仰與尊敬。所謂的「神蹟」,其實大部分不過是人自己對期望附加上的想像。甚至連他這樣的「人」都可以扮演神的角色。 得知琵可拉渴望藍眼睛的當下,我們可推斷,生於歷代皆致力與白人通婚之家族的皂頭馬上猜得出這樣一個乾瘦矮小的黑人小女孩口中的「藍眼睛」是什麼---別人對他關愛的注視、溫暖的關懷---而這正是他吝於給予,且曾經嘗試給予的。 皂頭對神的態度與寶琳˙哺愛(Pauline Breedlove)對自己宿命的無奈接受形成對比。他自己創造「奇蹟」之舉亦著實與琵可拉長期對神的祈禱形成一強烈反差。他現身於文本中後段,瞬間駁斥、推翻許許多多人們已無來由深信不已的概念。且因為他,琵可拉成功地說服自己相信不可能發生於現實生活的「事實」,並生活於自己另一人格與自己所處的小世界。這樣的結果,是否也是對此文本的反諷?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