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莫哀,莫里哀!
2013/03/14 10:48:53瀏覽414|回應0|推薦4



「一個人的一生中,到底快樂的時刻比較多,還是不快樂的?」
「那麼,人會因此比較喜歡看悲劇,還是喜劇呢?」

小時候,我們閱讀的童話故事,幾乎都是「Happy Ending(美滿結局)」,而我們也總是期待著男、女(或各種動物主角),在歷經種種困難之後,能回到彼此身邊(或解決掉大壞蛋),最後由一個大大的粉紅色愛心(或美麗餘暉下的對話背影),結束故事書的最後一頁。然後我們會因此歡呼,為故事中的角色感到開心。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漸漸發現,原來童話故事發生在真實世界的機率,少得可憐。只要是「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跟團隊激勵有關的,通常有小成就,但不會「大滿貫」;跟爭取權益有關的,過程通常都困難無比(觀眾會留點眼淚),但幾乎都是美好結局;而跟愛情有關的─很不公平,但這是真的─男女主角通常不會在一起(觀眾會哭得淅瀝嘩啦)。先不論歷史上的莫里哀是不是真地與愛米兒喬丹(男爵夫人)有過這一段過去,《莫里哀》這部「劇中劇」呈現出的,就是能演能寫的主角將自己的「真實愛情故事」改編成「愛情童話故事」的前因與後果。


可以先稍微回顧片頭的莫里哀,那時他很想演比較嚴肅或具有悲壯色彩的歷史劇
或悲劇角色,只是一直都徒勞無功(因為太具喜感特質);但當他自己真正親身經歷一場猶如從天堂掉入地獄,令他不斷自責的愛情之後,他卻開始創作喜劇,甚至連他與愛米兒的淒美愛情─也就是讓他能把悲劇角色演好的機會(因為就是在演他自己曾有過的遺憾)─都寫成笑料百出、最後 Happy Ending 的一部喜劇。究竟是為什麼呢?


這令我聯想到《傲慢與偏見》的作者珍‧奧斯丁。根據《珍愛來臨》這部真實故
事改編的電影,她因為無法與相愛的人長相廝守而決定:即使過程經歷許多波折與困難,她最後仍會讓作品裡彼此相愛的男女主角終成眷屬。同樣地,莫里哀把自己對這段感情的期待,寄託到他的劇作當中,至少戲劇裡的男女主角能替他達成現實生活無法達成的願望;而被他放入劇本的搞笑橋段,則或許是為了讓這些帶點諷刺趣味的回憶,稍稍緩解這段感情帶來的痛楚。

再看到片尾裡的另一部戲劇,在大嬸的幫忙下,相愛的兩人才沒有因為賭氣而失去彼此。看著深情擁抱的兩位演員,莫里哀眼中含著淚、嘴裡喃喃地說:「為了你, 這是我所能做的。」這句話似乎是在回應他與愛米兒不久前的對話,那時他前去探望病危的她......

Elmire Jourdain: Tragedy never was your strong point. Dry your tears and make me laugh for my few remaining hours.
[愛米兒(
男爵夫人):悲劇從來都不是你的強項。擦乾你的眼淚,並在我僅剩的時間裡,逗我笑吧!

Molière: I’m afraid the situation is no laughing matter. 
[莫里哀:現在的狀況恐怕不大適合笑。] 

Elmire Jourdain: You’re wrong.
[
愛米兒:你錯了。

Molière: How could I joke about that which makes me weep? This type of comedy does not exist. 
[
莫里哀:我怎麼有辦法拿令我哭泣的事來搞笑呢?這種類型的喜劇,並不存在。

Elmire Jourdain: Well, then... invent it.
[愛米兒:那麼,就發明出來吧!] 

悲劇讓人看到遺憾累積的過程,引發共鳴與反思;喜劇則展現扭轉情勢的成果,給人提醒與希望。要滿足很多條件,才會成為一個悲劇;卻只需要一個念頭,就能讓喜劇發生。因此,我想我還是寧願喜歡喜劇吧!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oyya1989wyh&aid=739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