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27 17:50:27瀏覽368|回應1|推薦9 | |
這是一張有趣的跨頁,特別是在臥室和盥洗室的「分隔」上,在左邊看來像是書桌上的文具,以右邊的圖面而言卻又是一個櫃子,圖像上的銜接並不唐突,但是並不存在於在現實生活中——畫畫未必只畫我們能看到的,有時候畫我們想到的,會更有趣。 關公,是一個普遍存在的民間信仰神祇,他,血性男兒、忠肝義膽,鮮明的印象老早烙印在所有人的心底,可是,如果要老老實實地描繪出一尊關公的畫像,恐怕就會有許多的考證、擔心和焦慮吧? 畫畫是自由的,只要意思到了,一切好辦。 這個故事從頭到尾都是以一隻活潑執著的狗狗為中心,他認知中的「關公」其實很容易,綠色的戰袍,紅色的臉龐,和一坨長長的鬍鬚──套上這個「一般認知」,無論他原來是不是虎豹獅象,現在,他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關公了! 無腦人幾年來一直都是我們很重要的的作品之一,他的特殊造型,純粹是用「減法」創意發展出來的,這是一種很有用的創作方法。 最好的例子是兩隻貓:有一隻人氣歷久不衰的的貓,她沒有嘴巴,另外有一隻受人喜愛的程度和前者不相上下,他沒有耳朵──凱蒂貓和多萊A夢都是經典。 所以把一個簡單的人形,在頭部挖一個洞,略去了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叫這個無腦人,變出許多把戲來,譬如在無腦人的腦洞中塞一些東西、結出一些蜘蛛網,很容易就讓人聯想、理解到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涵。 也許細心一點的人會發現,這個故事裡頭的各個英雄,為什麼不是以「人」為主角?而是以小朋友們喜歡的狗,做為主角的造型表現,原因很簡單: 因為無論是阿姆斯壯、關公、愛因斯坦、喬丹、南丁格爾,或是最後的「我老爸」,都是已經有「應該長得像那樣」的既定印象,創作者希望傳遞英雄的價值,而不是讓讀者花力氣去評論「這些人是不是畫得很像」上,所以使用小朋友熟悉的動物來進行,讓故事的張力集中在他設想的方向上。 這種「轉移」,在許許多多的繪本中所在多有,所以我們會看到小貓、小狗、小熊、小兔子、小魚兒……當主角的繪本,這不是指僅僅是「造型可愛」的打算而已,創作者的思維多半會做更細緻、更有意義的導引。 有些繪本甚至於使用老虎、鱷魚、蟑螂、細菌……做為故事主軸,因為這些現實生活中未必熟悉、討喜(或是令人嫌惡)的角色,會有不同的思考空間出來,所以故事通常奇趣橫生,在多元、逆向思考的現下社會,也很值得一試呢。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