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7/26 15:13:37瀏覽110|回應0|推薦0 | |
夏天感冒篇【千金難買,早知道】 ~夏天感冒篇 壹、前言: 一.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台灣是海島型氣候,【夏天高溫濕熱,炎炎夏日容易全身出汗】,黏答答的很不舒服。 二. 如果不是炎炎夏日,卻全身出汗濕透,那就是疾病了,許多患者,在寒流來時不怕冷,以為這就是身體強壯的表現,其實身體長期在高溫狀態下,體質是容易快速老化的,甚至衍生許多疾病的,最常見的是【血壓升高、糖尿病、面紅耳鳴、脾氣暴躁易怒】、甚至造成【全身免疫過度活化】,可能會有乾燥症、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風濕免疫疾病。 三. 汗流太多的疾病可分為兩種: 1. 第一種白天流汗,自己有感覺的,叫做【自汗】。 2. 第二種夜晚睡時流汗的叫做【盜汗】,沒有感覺就汗出,嚴重的盜汗甚至會濕透衣服,夜晚必須更換衣服。 四. 中醫門診對於自汗、及盜汗的病人,臨床上辨症論治,【使用中醫治療比較有效果】,因為不僅是止汗,還能調節發汗系統,恢復正常。 五.經常有患者,在夏天感冒之後,服用西藥未改善,才來中醫診所求診之後痊癒,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其實並不是西藥沒有效,而是炎炎夏日造成的暑熱,是屬於【夏天】的感冒,與西藥治療【冬天】的感冒,是不對症的,所以不但效果不佳,反而是提油救火。 貳、問與答: 一、問:太陽烈日當頭,工作又在太陽底下,會容易生病嗎?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暑熱】讓地氣蒸發,多雨潮濕,因此暑邪常與濕邪一起來,除了發熱、煩渴以外,還加上濕重困頓的症狀,四肢痠軟無力,胸悶嘔吐,甚至大便溏軟不爽等濕阻症狀。 2. 《素問.刺志論》中提出:「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天冷】毛細孔緊閉,【天熱】則相反,毛細孔大開,流汗出,傷於火熱且氣虛無力,稱為傷暑,症狀還有頭痛無力、噁心胸悶等。 3. 【夏天】,火邪嚴重者,甚會昏倒不省人事,脈大而虛,中醫會對證用藥來治療。
二、問:進入夏季時節,應該如何保養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進入夏季時節,人們的【新陳代謝加快】,心腦血液供給不足,常使人煩躁不安,倦怠懶散、白天嗜睡、晚上不眠。 2. 夏天氣溫高,【能量消耗大】,營養物質隨汗液流失多,體質虛弱者,尤其是孩童和、老人,如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感染疾病,損害健康。 3. 夏季保健與健康的關係極為密切,因此,從夏季開始,我們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及時補充營養物質,採取【正確的養生保健方法】。 4.若已經中暑,雖在陰涼處,喝清涼飲料,毛巾擦汗,仍然會頭暈目眩、嘔心想吐、耳鳴、全身沒力、心悸胸悶、呼吸不順暢、容易喘,【請儘快找專業合格中醫師調理體質】。
三、問:中暑時,應該怎麼辨?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這時要趕緊到【蔭涼或有空調處】躺下休息,鬆脫衣物,並稍微抬高雙腳,補充水分或運動飲料,提神、初期中暑,【中醫治療】確實可以清暑熱,避免惡化。 2. 如果沒能及時【中醫治療】降溫,核心體溫(耳溫、腋溫再加攝氏1度)超過攝氏40度,加上【中樞神經系統異常】,如︰ 神智錯亂、口齒不清、有幻覺、躁動、抽搐、甚至昏迷,則演變至中暑(heat stroke,或譯成熱中風)。 3. 這時病人會發生【輕重程度不等的多重器官衰竭】,像是肝、腎、心臟衰竭、急性呼吸窘迫、橫紋肌溶解症、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四、問:中暑嚴重時,若送急診時不可做的3件事?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不要泡冰水】降溫。當體溫飆高時,刮痧、拔罐、放血等對降溫也沒有幫助,應該依病情服用中藥。 2. 【不要用酒精擦拭】患者身體溫度會反彈上升更高,反而容易破壞身體細胞。 3. 【不要使用退燒藥(例如阿斯匹靈、或普拿疼)】,中暑造成的體內高溫是因為外在環境、與體內產熱不平衡所致,跟感冒發燒不同,退燒藥無助於體內散熱。 4. 可以至中醫診所【中醫治療】,請專業合格的中醫師,為您依病情開藥,來清熱、解毒、散內熱、調理氣血等。
五、問:夏天容易燥熱,上火的原因,有哪些呢? 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 1. 【睡眠品質差,熬夜、失眠】。 2. 【飲食刺激】,例如吃麻辣鍋。 3. 【遺傳、青春痘】。 4. 【習慣性便秘、在悶熱的空間運動,過度流汗】。 5. 【壓力大、焦慮】。 6. 【生理代謝因素】,如更年期女性,臉部易出現潮紅、出汗、發熱等虛火症狀。 7. 【急性發炎反應】,例如感冒、喉嚨發炎。 8. 【長期慢性病】也會造成虛火,例如心臟病、糖尿病、慢性肝炎、腎炎等。 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異常體質問題,請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辨病診斷對證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千金難買,早知道~病重、藥輕,難康復】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