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風的成因
2013/08/03 16:54:38瀏覽75|回應0|推薦0

中風的成因

壹、      前言:

一、   在臨床上有一些患者會重覆中風,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發現,有五種慢性疾病,會使中風風險增加。

二、   事實上,無論是老年人或是年輕型的中風,都會面臨疾病引發中風的威脅。

貳、     中醫預防二次腦中風:

一、   中醫是全面掌握辨證的要點,依病位病情,標本施治,基本上仍以專業合格的中醫師判斷用藥,以下藥方,僅供參考。

二、   治法方藥:

(一)  中經絡:

1、   絡脈空虛,風邪入中:

(1)  症狀:手足麻木,肌膚不仁,或突然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則半身不遂;或兼見惡寒發熱、肢體拘急、關節酸疼等症,舌苔薄白,脈象浮弦或弦細。

(2)  治法:去風通絡。

(3)  方藥:大秦艽湯加減。 

2、   肝腎陰虛,風陽上擾:

(1) 症狀:平素頭暈、頭痛、耳鳴目眩、少眠多夢、腰酸腿軟;突然一側手足沈重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強語蹇,舌質紅,苔白或薄黃,脈弦滑或弦細而數。

(2) 治法:滋養肝腎,平熄內風。

(3) 方藥:鎮肝熄風湯加減。

3、   痰熱腑實,風痰上擾:

(1) 症狀:突然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便祕或頭暈,或痰多舌蹇,舌苔黃或黃膩,脈弦滑。

(2) 治法:化痰通腑。

(3) 方藥:栝蔞承氣湯加減。

(二)  中臟腑:

A、閉證:

1、   陽閉:

(1) 症狀: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口噤不開、兩手握固、大小便閉、肢體強痙,此屬閉證的一般症狀;還可見有面赤身熱、氣粗口臭、躁擾不寧,舌苔黃膩,脈弦滑而數。

(2) 治法:辛涼開竅,消肝熄風。

(3) 方藥:以局方至寶丹開竅。

2、   陰閉:

(1)  症狀:除閉証的一般症狀外,還有面白唇暗、嗜臥不煩、四肢不週、痰涎壅盛,舌苔白膩,脈象沈滑或緩。

(2)  治法:辛溫開竅,除痰熄風。

(3)  方藥:蘇合香丸以開竅,滌痰湯以除痰。

B、脫證:

(1)  症狀: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目合口張,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遺,肢體癱軟,舌痿,脈微欲絕。

(2)  治法:回陽固脫。

(3)  方藥:參附湯。

C、後遺症:

1、    半身不遂:

(1)  一側肢體不能自主活動,有的偏身麻木,重則感覺完全喪失有的肢體強痙而屈伸不利;有的肢體癱軟。舌質正常,或紫黑,或有瘀斑,舌苔較膩,脈多弦滑,或滑緩無力。

(2)  治法:益氣活血。

(3)  方藥:補陽還五湯加減。

2、      言語不利:

(1) 舌欠靈活,言語不清或舌瘠不語,舌形多歪偏,舌苔或薄或膩,脈象多滑;本症或單獨出現,或與半身不遂同見,或兼有神志障礙。

(2) 治法:去風、除痰、開竅。

(3) 方藥:《醫學心悟》解語丹加減。

三、針灸療法:

(一)半身不遂:

1、治則:調和經脈,疏通氣血。

2、治法:以大腸、胃經俞穴為主,輔以膀胱、膽經穴位。

3、初病時,先刺患側;病程日久後,可先刺健側再刺灸患側。

4、取穴:

(1)  上肢:肩俞、曲池、外關、合谷,可轉換肩腢、臂臑、陽池。兩組穴交替使用。

(2)  下肢:環跳、陽陵泉、足三里、昆崙,或風市、絕骨、腰陽關。

(3)  對於初病半身不遂,屬中風中經者,可用手足比針:即取雙側曲池、內關、合谷、陽陵泉、足三里、三陰交,共12穴。   

(4)  對於中風後遺症的半身不遂,其腕踝難伸、肘膝拘急者,可用手足12透穴。

(5)  即用2-3寸透穴強刺,腋縫透胛縫、曲池透少海、外關透內關、陽池透大陵、合谷透勞宮、環跳透風市、陽關透曲泉、陽陵泉透陰陵泉、絕骨透三陰交、昆崙透太谿、太沖透湧泉。

(二)中風不語:

1、治則:去風豁痰,宣通竅絡。

2、取穴:金津玉液放血。針內關、通里、廉泉、三陰交。

(三)中風閉證:

1、治則:開關通竅,泄熱去痰。

2、取穴:可用毫針刺,或三稜針刺出血。

3、先以三稜針點刺手12井穴出血,再刺人中、太衝、豐隆。

4、若手足拘攣或抽搐,可加曲池、陽陵泉。

(四)中風脫證:

1、治則:益氣固脫,回陽救逆。

2、取穴:多以大柱艾炙;如汗出、肢溫、脈起者,再用毫針輕刺激。灸關元、神闕,刺氣海、關元、足三里。

3、如見內閉外脫之證,可先取人中強刺激,再針足三里、氣海以調其氣。

(五)頭皮針治療中風:

1、頭皮針取穴,可按《素問‧刺熱論篇》五十九刺的頭部刺位。

2、中行:有上星、囟會、前頂、百會、後頂。   

3、次兩旁:有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

4、又次兩旁:有臨泣、目窗、正營、承歸、腦空。

5、    每次取7-9個穴位,交替使用,宜淺刺留針15-30分。

6、    治中風陽閉及中經絡偏於邪實之證,有較好之療效。

參、慢性疾病,增加中風的機會:

一、   高血壓:

(一)  過高的血壓容易使得血管的內壁受損,導致膽固醇的堆積。

(二)  進而加速血管的硬化,同時也容易擠破血管,增加腦出血的危險。

(三)  在影響中風的「三高」因素中,又以高血壓的影響最為主要,堪稱是元凶。

(四)  罹患高血壓的中風風險是沒有高血壓者的3~5倍。

二、高血脂:

(一)  血脂中的高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偏高,會導致血管粥狀動脈硬化。

(二)  不僅會讓血管壁變得狹窄,一旦血管壁有斑塊掉下來,就會形成血栓。

(三)  進而阻塞腦血管、引發腦中風。

(四)  尤其高膽固醇中風風險為正常者的1.8~2.6倍。 

三、    心臟病:

(一) 罹患心臟瓣膜疾病的患者,容易在心臟形成血栓,一旦阻塞住腦部血管,就會引發中風。

(二) 特別是引發心房纖維顫動(心律不整)時,中風風險更高。

(三) 其中風風險為未發生心房纖維顫動者的5~17倍,相當驚人。

四、           糖尿病:

(一) 糖尿病容易使得血管壁增厚及硬化,血管容易因而阻塞或是形成血栓剝落,進而引發中風。

(二) 有糖尿病者引發中風風險是沒有糖尿病者的2~3倍。

五、           頸動脈狹窄:

(一) 頸動脈是供應腦部血流的重要來源。

(二) 頸動脈狹窄的原因主要是粥狀硬化斑塊沉積使得血管內膜增厚,進而阻塞血管或形成血栓剝落,造成腦部缺血引起中風。

(三) 其引發腦中風的風險是沒有頸動脈狹窄者的2倍。

肆、     老年及年輕型中風:

(一) 老年人發生中風多因為高血壓、動脈硬化及糖尿病等慢性病所引起。

(二) 年輕型中風的發生原因比較不同,例如因為血液凝固不正常容易有血栓及先天血管異常,例如動脈瘤或動靜脈畸形,血管較容易剝離或破裂。

(三) 現在愈來愈多的年輕人是因為罹患高血壓等慢性病而不自知。

(四) 年輕人一直未注意血壓、血糖與血脂肪的控制。

(五) 還有更多數的人是因為平時運動少、飲食作息不正常、抽菸、酗酒、熬夜等不好的生活習慣所養成的。

伍、     歸納原因:

(一) 在了解腦中風的生活型態及疾病的危險因子之後,就可以歸納出中風的高危險群包括了高血壓患者、高血脂患者、心臟患者、糖尿病患。

(二) 肥胖者及平時有過量飲酒及菸癮大的人。

(三) 嚴加提防這些後天因子所引起的中風高危險群。

 

 

 

 

 

善慧堂中醫診所  李秋慧中 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