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07 16:30:04瀏覽242|回應0|推薦0 | |
腹瀉的中醫治療 壹、 前言: 一、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人體在健康情況下會每天排便,且正常之糞便呈現牙膏狀,顏色為黃金色或黃褐色。 二、但若因飲食、感染、或一些藥物與疾病,或是心理因素等,使腸道蠕動太快,或分泌太多黏液,而使水分無法在大腸中充分被吸收。 三、當水分增加至85%以上時,糞便中會有過多水分而造成腹瀉,不但影響健康,也會為生活帶來不便。 貳、 腹瀉的症狀: 一、正常的糞便一天約200-300公克,其中的水分約60-85%,一天3次到一週3次都屬於正常。 二、當排泄出含多量水分而呈現液狀或泥狀的糞便,一天超過3次以上即稱之為腹瀉。 三、腹瀉的種類: (一)一般會發生腹瀉的原因,如:腸胃吸收不良、腸蠕動太快、感染以致腸道分泌增加或滲透壓改變等。 (二)可依時間長短分為: 1.急性腹瀉(約7-14天):可能因藥物、食物毒素(毒菇、河豚、海鮮)污染或不新鮮的食物、水源 (被細菌或病毒污染)、食物過敏等。 2.慢性腹瀉(約2週以上):因某種因素長期刺激腸胃蠕動所致,如寄生蟲病(如阿米巴痢疾)、腸胃吸收不良症候群、藥物(如抗生素引起之偽膜性腸炎)及一些特異性腸炎(如潰瘍性結腸炎)等 。 四、腹瀉的症狀: (一)腹瀉是一種疾病的臨床表徵,常合併腹脹、腹痛、全身倦怠、裏急後重、肛門部疼痛。 (二)嘔吐、脫水、電解質不平衡,可能有血便、發燒等症狀發生。 參、 腹瀉的中醫治療: 一、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認為“脾主運化”是指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對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二、若脾氣虛弱,運化失常,飲食不化,清濁不分,混雜而下,發生泄瀉,故脾虛濕勝是導致泄瀉的重要因素。 三、造成泄瀉的原因: (一)包括感受外邪(多由濕熱及寒濕引起)、 (二)飲食所傷(如飲食過量、誤食不潔食物、恣食油膩生冷)、 (三)臟腑虛弱及情志不和(如情緒緊張,精神刺激)所致。 四、中醫致病的原因: (一)濕邪:會影響脾的運化,而引起泄瀉。 (二)腎陽具有溫煦和推動的作用:若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脾陽,運化失常,而致泄瀉。 (三)肝具有疏通暢達全身氣機的作用:可調暢脾胃氣機升降,促進脾胃對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若情志失調,以致肝氣鬱結,影響脾的運化,可致泄瀉。 五、中醫分型: (一)濕熱證: 1、瀉下急迫,勢如水注,肛門灼熱感,腹痛即瀉,瀉後仍覺黏滯不爽,解不淨感,糞色黃褐而穢臭,苔黃脈濡數或滑數。 2、治宜清熱化濕。 (二)寒濕證: 1、 大便清稀,不甚穢臭,腹痛喜暖,苔白膩脈濡緩。 2、 治宜溫中散寒。 (三)傷食證: 1、 脘腹脹滿,瀉後痛解,糞便臭如敗卵,甚至混有不消化之食渣,苔垢濁或厚膩,脈滑。 2、 治宜消食導滯。 (四)肝鬱證: 1、 瀉前腸鳴,瀉後痛不減或有所加重,舌淡紅,脈弦,兼有脅肋脹痛,曖氣,矢氣等症。 2、 治宜疏肝健脾。 (五)脾虛證: 1、 大便時溏時稀,完穀不化,或如鴨糞,稍進油膩則腹瀉加重,舌淡苔白,脈細弱,兼有腹部隱痛,食後腹脹等症狀。 2、 治宜健脾利濕。 (六)腎陽虛證: 1、 黎明之前,臍周作痛,腸鳴即瀉,瀉後痛減,舌淡脈沈細,或伴有腰膝痠軟,四肢不溫,小便清長等症狀。 2、 治宜溫腎健脾。 肆、 腹瀉的平常保健: 一、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若有腹瀉症狀,暫時不要進食任何食物,可飲用運動飲料、開水或淡鹽水,若有嘔吐時則應禁食、禁水。 二、多次的拉肚子會使肛門周圍紅、痛,可使用質地軟之棉布或濕紙巾擦肛門,再用溫水清洗。 三、若腹瀉多次,且症狀未改善,併有噁心、嘔吐、發燒或者是大便中有粘液或帶血時,應盡速就醫診治。 四、除中醫師的處方外,勿自行購買抗生素或止瀉藥服用,以免延誤病情。 五、善慧堂中醫診所-李秋慧中醫師表示,服用中藥後,腹瀉改善時,可食用煮過的溫和食物,以少量多餐的方式來攝食,避免刺激性、不易消化、油炸的、乳製品等,以免症狀加劇。 六、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常洗手,減少病從口入的機會。
善慧堂中醫診所 李秋慧中醫師~提醒您~ 若有體質問題,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 為您的病情,做有效的診斷用藥,根本治療, 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以免傷身。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