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應警惕老年抑鬱癥的發病
2018/06/11 18:14:31瀏覽112|回應0|推薦0

  60歲以上老人約15%患有抑鬱癥,老年人出現這些癥狀時需要警惕了!

  抑鬱癥又稱抑鬱性神經癥,是以情緒低落、悲觀消極、懶言少動、思維遲鈍等為主要特征的一種老年期最常見的精神障礙之一,也是自殺的最常見原因之一,被稱為心靈的“感冒”,嚴重危害著老年人的健康。

  由於抑鬱使情緒長期低落,因而很容易引發心肌梗死、高血壓、冠心病和癌癥等身體疾病。中科院的調研結果顯示,60歲以上老人大約15%患有抑鬱癥。有關資料表明:55歲以上老年人罹患抑鬱癥的比例高達10%~15%,在患有軀體疾病的老年人中,抑鬱癥的發生率高達50%~55%。

  出現以下表現時,

  1.對憂傷的情緒不能很好表達,對外界事物無動於衷。

  2.軀體主訴明顯,感覺渾身不適,其本身癥狀易被忽略。

  3.興趣索然。不能體驗樂趣,不願參加正常活動,甚至遠離人群。

  4.感到精力不足,疲乏無力,睡眠障礙,食欲減退。

  5.自我評價過低,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悲觀絕望。

  6.心境有晝重夜輕的特點,往往在睡覺前能感覺輕鬆一些。

  7.有軀體癥狀如體重下降、口幹、便秘、睡眠障礙(失眠、早醒等)等。

  8.可出現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

  9.可出現自責、自殺念頭,甚至自殺行為。

  抑鬱癥青睞哪些老年人

  1.缺乏感情支持者

  老年人離、退休後,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由原來家庭中的頂梁柱變成無關緊要的人,加之社會生活範圍縮小,能與他們交流感情的人越來越少。隨著4-2-1家庭模式的增多,越來越多的子女與老人在一起的時間亦減少,使老人倍感寂寞孤獨,產生被社會拋棄的失落感。

  2.頻發生活負性事件者

  研究顯示,負性生活事件發生頻率增加,老年抑鬱癥發生率呈上升趨勢。隨著年齡的增長,喪偶、親朋好友去世、親友沖突自己卻無能為力等負性生活事件頻繁出現,老年人難免受到打擊,甚至想到自己的身後之事,從而產生悲觀失望情緒。

  3.老年性慢性軀體疾病患者

  有研究報道,身患軀體疾病的老年人抑鬱癥的發生率高達50%~55%,糖尿病及高血壓患者罹患抑鬱癥的比例均明顯高於健康人。此外,可引起抑鬱癥的軀體疾病還有心臟疾病、甲狀腺疾病、惡性腫瘤、腎上腺疾病、代謝失調等疾病。

  4.長期服用以下藥物者

  少老年人常用的藥物如西咪替丁、利血平、可樂定、普萘洛爾、左旋多巴、金剛烷胺、地西泮、胍乙啶、胰島素、類固醇等也會引起抑鬱。一般來講,用藥量越大,抑鬱癥狀越明顯,減量使用或停藥後,抑鬱癥狀可逐漸緩解。

  5.性格固執者

  性格固執的人群,做事往往追求盡善盡美,達不到心中的標準就會產生極大的失落感、自責感。固執又促使其喜歡鉆牛角尖,許多問題想不透徹,“一頭鉆進死胡同”出不來。這樣的惡性循環,加重了心理壓力,最終導致抑鬱癥發作。

  其實中老年人是希望子女能主動關心,多問候一下,多聊聊天,在工作和生活上多請教自己。有的時候你不用說什麽,聽中老年人嘮叨嘮叨就會對他們的精神有很大的安撫作用百川如镜天地爽且明,云冲气举德盛在素精.木叶初下洞庭始扬波,夜光彻地翻霜照悬河.庶类收成岁功行欲宁,浃地奉渥罄宇承秋灵.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ovaliu&aid=112405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