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歷史博物館.築人間-漢寶德八十回顧展.南門町三二三.布政使司文物館~台北植物園系列
2017/06/01 11:47:01瀏覽1061|回應0|推薦1

      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位於南海學園內,緊鄰台北植物園,是政府播遷來台後恢復成立的第一個國立博物館,展品以原河南博物館運來台灣的藏品、台灣出土的早期文物、加上部分日本戰後歸還的掠奪古文物為主。因座落台北市精華區,交通方便,資深公民免費,比故宮博物院方便太多了,因而成為本人經常參觀展覽的地方。附近還有藝術教育館、台北工藝設計分館(原科學教育館)、中華文化總會一樓文化空間、郵政博物館、楊英風美術館、中正紀念堂、中山堂等藝文展覽場所,更有植物園的芬多精和盎然綠意可供調劑,對我來說,想附庸風雅,往這方向走就對了。

菊.常玉.1957.油彩/纖維板

       我去歷史博物館,有時是因某項展覽或特展(如奧塞美術館來台特展,欣賞米勒名畫〈拾穗〉、〈晚禱〉),多數時候是想到了就信步而行,屬即興式的,反正離家不算太遠,交通又方便,且毋庸顧慮有什麼展覽可看,最不濟,觀賞館裡的常態性展覽,不管是一樓的佛教石雕藝術或三樓的館藏精選文物,都是典藏精品,足以令人滿意,不致敗興而歸。佛雕藝術收藏與保存是史博館典藏特色之一,展示於一樓入口左右兩側的石雕走廊,佛教信眾入門即可見佛。三樓展出的河南中原一帶出土文物,包括新石器時代彩陶與黑陶、商周青銅器、玉器、唐代文物、書畫等,彷彿見證了華夏文明的發展演進,是認識中土文化的寶庫。之外,史博館揉合明清風格的中國宮殿式建築,不論從南海路正面,或從後面植物園荷花池方向觀賞,尤其後者,不論從任何角度,青瓦紅牆與荷塘水色相映成趣,紅樓荷花相互輝映,彼此增色,相看永不厭倦。

4樓還有主題展區,規劃各種收藏主題研究展或藝術創意作品展。

        記得那次(20141203)去史博館,是因館方為表達對建築名家漢寶德先生尊敬與懷念,籌辦了「築人間─-漢寶德八十回顧展」。漢先生(20141120病逝,享壽八十歲)歷任東海建築系主任、中興工學院院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創館館長、台南藝術學院(南藝大前身)創校校長、台北當代藝術館草創時期館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首任館長等等,致力於辦刊物(如「建築」等)、寫專欄,長年參與古蹟修護工作,他認為「建築是藝術的載體,也是生活方式的載體」本身也實踐用建築書寫人間的理念。展間擺放著若干他的建築作品模型、像片等,固然精彩,但對建築外行來說,不如書法作品讓人印象更為深刻,因書法工整、風格獨具,兼抒情寫意,看那書桌後面,掛著「以亭臺為點 曲廊為線 書寫園林」,相信是他創作中式建築的文化表現吧;「安得廣廈千萬間」、「無為而無不為」,則是他自認為讀書人,稟持傳統士人恢宏堅毅的風範自我期許,是抒發胸懷之作吧。見字如見人,儼然君子,今之古人。 〈註:「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出自唐代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同時間在館裡展出的,還有「異常邂逅─2014中華插花藝術展」、「王衍成畫展」、「拈花自在─王佩南玉飾設計展」等,只要有興趣、有時間,儘管慢慢瀏覽。當然,常態展覽的一樓佛雕和三樓的唐三彩,歷經歲月洗禮,精雕細琢,光芒絲毫不減,永遠都引人入勝,賞心悅目。〈想歇腳,2樓的荷豐水月Cafe,荷花池就在腳底下,是不錯的地方。〉

       轉進史博館後面,是植物園的荷花池,側邊緊臨著頃於20140902開放參觀的南門町三二三日式木造平房。林業試驗所禮聘日本長野縣庭園佈景專家小口基實在屋後設計了枯山水庭園,呈現日本佛教禪宗寂靜空靈的意境。看堆疊石塊成山,大面積淺色碎石似水,龜、鶴兩小島寓意長壽,山水人間,耐人尋味。

     走向布政使司文物館途中,總是能遇見愛好攝影人士,扛著相當專業的攝影器材,熱切、專心地追尋鳥蹤,構成植物園日常的風景之一

     布政使司文物館在植物園西側方,是台灣僅存的清代衙門建築,典雅簡約,為縱深三進、寬七開間的閩南式建築,十分珍貴,屬台北市市定古蹟。這棟建築興建於清光緒18年(1892),原本位於台北城內「福建臺灣承宣布政使司衙門」西側(約現在中山堂一帶),清朝時稱為「欽差行臺」,作為接待中央官員抵台訪視的住所。1894年落成,時逢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台灣澎湖割讓給日本。1895年,日本人接收後,成為台灣總督府辦公廳舍,直到1919年新總督府(目前的總統府)完工啟用,才轉為學校及展覽會場之用。之後,日本人為了興建「台北公會堂」(即中山堂),乃於1933年遷移「欽差行臺」部分的建築物到植物園內。「欽差行臺」落成不久,即經歷日據時代、戰後光復時期,迭經風霜洗禮,由風光而冷落,以迄古蹟修復,轉型為文物館面貌,於20100508重新開館,可謂見證了台灣歷史的劇變。

   「欽差行臺」的頭門、儀門、大堂與部分廂房大致保存完好,呈縱長形「田」字平面配置,頭門與儀門間以縱向的廂房連接,儀門與大堂間則由左右中道相連,雙雙形成封閉的四合院。屋脊曲線平緩,配著短小的燕尾翹脊,大堂室內空間由16根高大立柱撐起,因而顯得雄偉寬敞。整體建材雖不精緻,裝飾也古樸,但感覺肅穆而莊嚴。

     文物館陳展內容包括「歷史沿革與建築特色」、「文物館古蹟修護」及「植物園遺址考古探勘」等主題,還有由臺灣藍染學會協助規劃策展的染料植物特展。其中,植物園遺址考古探勘部分平日沒機會接觸,是最引起興趣的展覽。聽過新石器時代的「植物園文化」嗎?植物園也是史前遺址之一,範圍涵蓋了整個園區,從史前遺址考古探勘所呈現的,史前人類留下的生活紀錄,還真讓人吃驚。蒼海一粟,人類只是過客,偶然投影其中,什麼都留不住,還爭什麼?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kt19813&aid=10365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