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社區劇場種子師資培訓工作坊心得
2007/12/13 14:35:59瀏覽448|回應1|推薦1

經過了四天(11.29~12.02)的社區劇場種子師資培訓工作坊,終於病倒了。

病倒的理由是「發燒38.2度附加感冒症狀」。

不知是因為菲律賓教育劇場協會的BITAW讓我水土不服,還是我寄宿的地方太過高級使我寢食難安,又或是連日的疲勞轟炸令我招架不住,總之,病了是結果,原因尚待釐清。

兩階段社區劇場的培訓中,我發現在時間壓力下的溝通不良一直是團體最大的問題。在初階工作坊中,因為要趕在老師要求的時間內完成演出,所以得加緊腳步,過程中自然會以演出(結果)為導向,而忽略了照顧每一個人的狀況。於是乎有些人被指派演出他不喜歡的角色,有些人的意見不被重視,有些人急切地想要完成工作。再加上參與社區劇場的伙伴對自己的社區都充滿了熱情和改變的衝勁,也因此或多或少因為每一個人對自己信念的堅持而讓溝通需要花上更多的時間。

不知不覺間,有些人的聲音小了,於是討論就呈現「說話大聲就贏」的情況。

此一狀況無論在初階或是進階培訓時都發生了,不過在進階培訓時,因為時間較有彈性,而且分享的時間比較足夠,加上老師導入一些概念,並且透過一些團體動力的活動讓大家反思,所以團隊中緊張的狀況得到比較好的解決。

這讓我想到了玩遊戲的心情。

在玩遊戲的時候,我們常常有著要贏的心情,所以儘可能地想要打倒敵人,或是解除對自己不利的狀況。這是很好的事情,但卻不是唯一參與遊戲的方法。記得在一個「博物館」的遊戲中,所有的人在空間裡扮演雕像,一位保全要抓住一位小偷,小偷只要在雕像後面模仿這個雕像,就和雕像交換角色。如果保全抓到了小偷,也交換角色。

當我成為保全時,其實我可以很容易地把小偷抓起來,但是我卻遲遲沒有出手,反而和小偷玩了起來。老實說站著當雕像很無聊,不趁這個機會好好玩一玩,真是太浪費了。

當然,在我抓到小偷之後,活動就結束了。我想老師應該看出了我參與這個遊戲的態度和別人不同,而且也花了不少時間,一直到我實在覺得不抓不好意思,才抓到小偷。後來有一位朋友告訴我,他當雕像一動也沒有動,都沒有玩到。

並不是只有勝利者才是真正的贏家!有時候在活動中當「鬼」才是最大的贏家。你可以迫使那些想要贏的人依照你的想法行動而樂在其中,那些害怕輸掉的人,會盡可能地完成任務,免於禍患,但同時也失去了另一種樂趣。

在團體中也是如此,有時並不是自己的立場獲勝才是真正的贏家。我們常常遇到戰術上的成功卻導致戰略上的失敗,或是贏了戰役卻輸了戰爭的例子,其原因就在於未能認清楚團體實際的目標和需求。

在接受一人一故事劇場的訓練之後,我學會了對人的關懷和對事的接納。即興演出總會有演不好或是離題的時候,我們需要學習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有時表現自己的意願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們應該學會謙卑。因為這兩件事情的學習,讓我在應付團體所接受的任務時,常常能夠自得其樂,不會因為演出的結果而影響心情。也能夠在團體討論遇到困境或是在等待的期間,自動找一些樂子來自娛娛人。

在團體中一旦有了壓力,尤其是表達意見時有所顧忌,人們就會開始變得謹慎起來。這種態度會造成團體動力的降低,附帶地許多有創意的點子也會因為這種退縮的態度而消失。此時整個團隊會變得保守,更甚者還會充滿張力和壓迫感。

記得我們劇團(你說我演)在討論團名時,我刻意地拉長討論的時間,並且不斷地告訴大家,一旦自己的提議被拋出來,就成為團隊的資產,此時就算被別人修改,或是有人覺得不好而捨棄,都是團隊的決定,並不代表某個人提的意見不好,或者是某個人的損失。我們運用了許多一人一故事劇場的元素來討論團名,並且很快樂的演出來。在表決名字時,我提的許多名字連我自己都舉手反對,所以別人也不會覺得舉手反對會感到不好意思。

沒錯,我們非常認真地決定我們劇團的名字,而決定團名也成為我們團隊建立重要的一環。每一位伙伴經過這個過程之後,都能夠很清楚地向別人介紹我們團名的由來,而其他票數很高的名字,也變成我們網誌和一連串活動的名字。

正如我和團隊伙伴們所分享,每一個名字都是我們很努力地想出來的,同時也經過我們用各種方式演過,都是我們劇團寶貴的資產。

當然,在一個工作坊中臨時建立的團隊和一個歷經三年曾經一度面臨解散的團隊相較,自不可同日而語。在臨時組成的團隊中,得到的常常是協議而不是共識。我們需要學習接納在有限時間下一定有所不完美,同時這些發生的問題未來也可能發生在其他的團體之中,在工作坊裡正好可以促進我們更深入的探討和學習。

在佛法中也有類似的例子。佛陀當年一開始只制定了幾條根本的戒律,隨著發生了一些事情,佛陀因事制戒,於是戒律才多了起來。當時有六位比丘常常會「突槌」,在別人的眼中也許是麻煩制造者,但在修行人的眼中卻是把事情挑開讓佛陀有機緣開示的大菩薩。正因為他們常常「出錯」,才讓其他人有機會理解正確面對的方法。

問題被發現的本身就是一項收獲,更何況是在工作坊中發現,而不是在自己上陣時才出錯。透過反省和學習,我們便能準備得更好更完善。人永遠是社群中最重要的組成分子,也許我們不可能取悅所有的人,但我們可以用大家都樂於接受的方式來分享和討論。這也是我參與工作坊最大的學習和成長。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house&aid=1450916

 回應文章

同學
錯的好
2007/12/14 09:03
寫的真好,最近我感覺犯錯真好,讓我變的更敏感團體的互動,在帶領討論上有比較大的突破,但最重要的是有你這樣的朋友,可以接受我的情緒,並分享給我意義深遠的故事.Playback中的接納不完美,也讓我比較快地接受犯錯的自己,其實錯,長遠看來或整體看來,不是錯而是人生路上重要的資產與歷練.
搞笑寶寶(jhouse) 於 2007-12-14 20:47 回覆:
嗯,「不二過」比「不犯錯」更人性化一點。或許我們應該學會更珍惜我們犯錯的機會吧!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