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問禮堂演出反省(兼回小魚)
2007/12/19 10:13:02瀏覽361|回應0|推薦1

今年就在大家的支持下,完成了六場演出的計劃。只是沒有想到二○○七年的最後一場演出,竟是參加這麼熱鬧多元,而且有意義的活動。除了演出前有記者會,並接受到媒體的專訪之外,認識許多不同的人和故事,也是一大收穫,沒想到演出後還成為報導的主角之一,更讓我覺得真是不可思議。

當然,演出的過程中難免有許多小的阻礙,有些屬於需要再學習的地方,有些則屬於新的挑戰,像是外頭的音樂會很熱鬧、演出前十分鐘椅子才送到、如何邀請路過的觀眾並讓他們產生興趣等等。看到了許多朋友特別前來,心中也滿是感激。

在演出前,我們設定了對老屋的感覺,我們明瞭將在一個充滿故事的空間中演出。空間是劇場的要素之一(另外的要素是觀眾、演員和故事),在這次演出中又讓我再一次的感受到空間本身所帶來的力量。

除此之外,我在演出前向伙伴們提了一個意見,就是多走動。三句話、定格和一頁頁這一類的形式在演出時,有時容易找一個位置就停下來,其實可以多多走位。後來有人說我們的定格好像不太容易停下來,其實這有幾個原因,一個是走位需要時間,另一個則是我們會不自覺地依賴語言的力量,然而一旦想要說出來,就會有干擾的問題。如果把語言縮短,甚至是用默劇或只用一些簡單的聲音來表達,定下來並不會這麼困難。

不過我們也知道,這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就算是藝術性一百分,只要演出的不是說故事人的故事,就是零分。

而演出的過程中伙伴們都很開心,有些伙伴在演出之前已經先在外面玩過一輪,沒有玩到的(像是我)就開始玩觀眾。過程中可以看見每一個伙伴的特質,像是我的打岔特質,小一的「禪師」特質(這是我給小一貼上的標籤),鳥媽媽容易受到音樂吸引的特質、文慧熟悉應對進退的特質等等。

演出的收尾有點急,或多或少是受到空氣很悶的影響。前半段由於受到外頭音樂的影響,聆聽的過程受到一些干擾,所以演員要抓住故事的核心比較辛苦,顯得有點卡住了的感覺,但後半段就好多了。

總之,在古蹟中演出這是第一次,但我想不會是最後一次。以後還會有許多不同的機會,遇到不同的故事。有一天當我們回想時,我們會想起在問禮堂演出的故事。

在這場演出的過程中,讓我深深地感覺到團裡的伙伴真的很棒!有些故事還真不好處理,因為同質性有點高,所以我企圖用不同的形式來呈現,結果伙伴們實在太厲害了。只要站上舞台就有特別的感覺,尤其是拼貼時,我丟出來的球,伙伴們(特別是小一)都會自動跑出來接,這種感覺只能用「爽」來形容。

不過連續幾場,阿旺因為要準備考試所以不能出席,希望下一次能夠大家一起來玩!

註:當天演出的側寫請參閱:http://breezygest.blogspot.com/2007/12/20071216memory.html

小魚的〈老房子訴衷情〉,請參閱:
http://tw.myblog.yahoo.com/lifestory-theatre/article?mid=458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house&aid=1466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