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25 18:40:11瀏覽2208|回應1|推薦24 | |
女性神學/靈修專欄
胚芽通訊 No.59 2011 /06 我們以信仰反省的覺醒與力量,致力於提升婦女權益,促進性別平等, 並參與婦女關懷的其他正義行動。 To view jus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t spirituality. To act from a spirit of active nonviolence. 2 作者簡介: 葉寶貴老師: 1. 胚芽協會理事 2. 資深靈修輔導 3. 台灣大學生命教育師培班講師、靈修導師 4. 高中生命教育學科中心諮詢委員 最近聽到的兩則故事讓我開始連想到父權體制浸淫下的單身女人,生命其實是浮根漂泊 的。傳統的父權社會體系認為孩子無論男女只要還沒結婚就仍然未成人。而今人們傾向 晚婚或不婚,因此已經三、四十歲了仍然與父母同住者比比皆是。當然有些例外,不過 多數人在這種情況下心性的成長是有所偏頗的,可能不只在父母親友的眼中,連在自己 的心態上也一樣自視為尚未成長獨立的人。這樣的心性確實不太健康,而那些想獨立的 人,搬出去住了,是真的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家呢,還是不得已的選擇,只想找個棲身 之處卻從沒有安身立命的打算。這情形在單身女子身上更是明顯,不婚常常不是一種主 動的選擇,而是一直找不到對象,歲月一再磋跎,身心也就不停的漂泊了。現在就讓我 們先從這兩個故事說起,再來細究如何開解迷思,讓單身女子不要再消耗生命於低沉的 漂泊之中。 故事一::被迫搬離父家 被迫搬離父家 曉欣(化名)年近三十,在國外受完高等教育回台準備謀職,一直都與父母同住。有天 回家父母告知因弟弟即將結婚,住家房間數不夠,所以她需搬至離家有一段距離的他們 的另一房子獨自居住。這消息來得突然,曉欣一下子難以招架,有種因單身被家人驅離 的失落感。 在台灣的家庭文化傳統下,曉欣認為尚未結婚與父母同住是理所當然的。等到弟弟結婚 她需搬出去住的事實發生,她才驚覺即使她還未婚,可是已是成人,就不太被視為家庭 的一份子,那種被迫遷出的失落感確實很深。 反觀歐美國家,21 歲常常是他/她們很重要的一個生日,過完慶生會通常他/她們就得準 備打包搬出去獨立生活。即使有些家庭因孩子仍在求學讓他/她們住在家中,也會彼此 尊重各自的獨立自主的生活。我們的社會何時才會打破孩子還未婚就是未成人的迷思, 當一個孩子達到一定年齡時,就應讓其獨立,也彼此尊重各自生活領域的獨立自主,至 少會減少一些宅男、宅女不思獨立的怪異現象。如果我們的社會有這種及早獨立的觀 念,曉欣也就比較有心理準備,期待搬出去建構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故事二::永遠渴望擁有一個家 永遠渴望擁有一個家 怡佳(化名)婚後育有二女,丈夫在老二還只三歲時就捨妻棄子離家出走。自此,怡佳 在工作地附近租屋與女兒同住,但每逢週末必帶兩個女兒回娘家。怡佳父親常酗酒,半 夜就會驅趕她們母女離開,怡佳因此常覺得自己是個可憐的無家可歸的人,一輩子最大 的渴望就是擁有一個家!可是她的小女兒卻覺得她們母女三人在一起的時候已是最甜 蜜的家了。 怡佳的觀念裡從來沒有想過一個女子帶著兩個女兒就可以建立一個溫馨的家。她一方面 殷切期待丈夫的返家,另一方面又每週回去娘家尋求早已不歸屬的家的溫馨感。屢屢失 望而返也就不足為奇了。如果她能像小女兒一樣,面對事實,與兩個女兒一起建立一個 屬於她們三人的家,漂泊的心靈早已定泊,三人的生命也就不必一再受傷,而更能活出 喜悅的生活了。這又是一個典型的女人不能獨自建立一個家的魔咒!開解之道仍然在於 女人自己觀念的開啟與獨立自信的建立。 以下再說一個成功的故事: 育綺為自己買了房子 綺為自己買了房子 育綺原先也是租賃套房,那數年間一直經驗那種沒有安全感、沒有歸屬感,不斷漂泊的 疲累感。一直到狠下心來買了屬於自己的房子,才慢慢覺得自在有了屬於自己的家的踏 實感。當然這種踏實有根的感覺也不是立即發生的,剛搬進新家時,還習於只生活在一 個小套房裡的心態,後來經過幾次友人的提醒,這是她的家,不再只是一個客居的地方, 慢慢地當她接受這是她的家時,這份怡然自在的心情才慢慢滋生起來,現在她會很自然 的告訴別人,這是我的家! 為何育綺需要花上近一年的時間才能轉換她的心境呢?剛開始時她仍然不能想像獨自 一人如何能建立一個家,台灣的父權社會家的標準型是一男一女有婚姻關係所組成的才 是家,或許現在前衛一點的仍以兩者間有性關係存在者才能稱為家。以友誼型態,或是 單身者似乎自然地就被排除在所謂的家之外,這只能是一個宿舍,一個棲身之處而已。 單身女子只配擁有一個房間嗎 韓姐是一位來台的宣教士,她習慣會租賃一層房子居住,但常常訪客會質疑單身女子有 必要一人居住如此大的空間嗎,住個小套房就可以了啊!韓姐常常很難向他們解釋為何 單身女人就不能擁有一個家,一個可讓自己活得自在也可招待親朋的家。 單身女子不要再漂泊了 單身女子要活得有生命力有尊嚴,第一個要考慮的是建立一個安身立命的家。家不在大 小,雅房、套房、房子甚或豪宅,只要妳有心將之建構成安身之家,也才可能立命,立 下生命努力的方向與使命的實踐。韓姐與筆者在友誼的基礎上,秉持著陪伴心靈漂泊的 人找到生命方向的共同使命,建立了 Malama の厝。這厝是租賃的,但無論 Malama の厝在淡水或在他處,它都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家。 單身女子如果準備好建構一個安身的家,後來無論婚與不婚都有更穩定更寬廣的迴旋空間。 (對女性議題有興趣之女性朋友,可參加胚芽團體每月的第四個星四晩上的聚會,七月主題:女性的露修)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