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08/21 10:03:45瀏覽1937|回應5|推薦5 | |
行前翻遍所有旅遊報導,對吳哥窟的交通建議都是:最好搭飛機前往,陸路不宜。只因柬埔寨境內仍有4百萬至6百萬顆未掃除的地雷,是全球地雷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偏偏通往吳哥窟交通要道─ 6號公路與5號公路兩側都是有名的未掃雷區,陸路當然不宜! 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採訪亞洲拉力賽的中日媒體4人合乘一輛4WD越過泰、柬邊界,沿著5號公路轉6號公路開向吳哥窟。一路上只見兩邊都是平疇綠野,同行的人都很好奇為什麼這樣的好地方任由荒廢,不見人耕作放牧? 很快答案就出現了,在路旁的田野中,每隔一小段路就會有一塊牌子,上面畫著一個人,然後是一個大X,想來兩邊都是雷區,因此除了雜草,什麼都不長。 這樣的景觀綿延了上百公里,剛開始看著還新鮮,過沒多久大家根本就不管什麼雷區不雷區了,因為未舖柏油的路上充滿坑洞,爆發力比地雷還可怕,為我們駕車的泰國4X4雜誌主編左避右閃,技術已達職業水準,但還是免不了偶爾撞入坑洞,車子彈得半天高。 很難想像,幾乎是同樣的一條路,幾十年前曾經擠滿了從歐洲慕名而來的觀光客,他們駕著比我們還原始的T型車,一路搖搖晃晃從曼谷奔往吳哥窟,只為一睹這個號稱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文化遺跡。 就在大家被震得七葷八素,就快頭頂冒煙之際,車子轉進平坦的柏油路,再揉揉眼睛,四周竟然已經是古木參天,車子沿著一道陳舊的矮牆飛奔,兩邊不時出現被樹根纏繞的傾圮佛塔,一時之間,我們彷如跌入時光墜道,進入電影古墓奇兵的場景。 終於在天黑之前,我們趕到吳哥寺前,雖然由於時間太晚無法入寺參觀,但沒有人發出半句怨言,因為眼前的吳哥寺襯著夕陽的最後一抹餘暉,五座尖塔由黃轉紅泛出金光,看得每個人目瞪口呆,一時之間,早已忘了身在何方。
根據當地人的說法,探訪吳哥窟的古蹟是要看時間的。例如吳哥寺(Angkor Wat)因為正門朝西,最好利用下午造訪;而吳哥城(Angkor Thom) 和城中的巴戎廟因為正門都是向東,所以一大清早,當太陽從東方升起的時候是最佳時機。 建於12世紀上半的吳哥寺位於吳哥城外南方,是高棉國王蘇利雅跋摩二世為供奉印度教的毘濕奴所建,寺中的五座尖塔揉合印度教和高棉建築的風格,被公認為目前保存得最好的古高棉建築。寺中的壁面浮雕不但描述印度教故事,也有古高棉王國的歷史故事,在西斜的夕陽中看來,更讓人感懷滄桑。 而位於吳哥寺北方的吳哥城,曾經是古高棉王國的國都,四方形的城牆外引邏粒河的做了寬約百公尺的護城河,城裡城外古木參天,更顯得古意盎然。城中心的巴戎廟一度被認為是供奉印度神祗的寺廟,近年經發掘廟中文物,證實是佛教寺廟,廟中四、十五座佛塔遠看好像一堆廢墟,近觀才猛然驚覺每座塔上都雕有巨形佛頭,面容各異,壯嚴瑰麗中充滿了詭異神秘的色彩。 如果說吳哥寺是高棉藝術結合印度教文化的代表建築,吳哥城就是高棉人融合佛教藝術的經典之作,城四邊的五個城門都以三頭四面佛像做為裝飾,以大塊石頭雕成的佛頭高居門塔,城門前跨護城河的石橋上則飾以左右兩排石像,一邊是面目猙獰的「阿修羅」、一邊是態度安詳的「戴弗達」,氣勢之大,整座吳哥城光是城門就足以獨步全球。
吳哥窟自從1993年重新對世人開放以來,已經逐漸成為歐美遊客旅遊亞洲必訪的景點之一,甚至連亞洲遊客也趨之若鶩,連帶使得鄰近小城邏粒的觀光業水漲船高,短短幾年之間當地觀光飯店已開了一百多家,從金邊、曼谷、胡志明前往邏粒的班機也班班客滿,。 一般來說,外國人前往吳哥窟大多是跟團,取其安全、方便,但另一方面,時間和行程也比較受限。其實如果要細細品味吳哥窟,貼近當地人的生活,半自助式遊程還是比較理想,只要事先訂好來回邏粒的機票和旅館,停留期間每天可以自由利用當地的交通工具尋訪大小古蹟。 目前邏粒市區已有出租的腳踏車和載人摩托車,包計程車也很普遍,不論行走或坐車,只要結伴都還算安全,自行開車則比較麻煩,需要特別安排。 對觀光客來說,進入吳哥城和在吳哥寺、巴戎廟外照相是不用錢的,不過如果要進入寺內參觀就要收費。在各景點外都可以買到一種一日或兩日的通用券(Pass),買一日通用券大約25元美金,可以當天不限次數進出吳哥寺、巴戎廟等幾個景點。 更多相片請見"我的相簿"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