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3/05 00:37:01瀏覽1210|回應0|推薦4 | |
一直覺得報紙上的「新聞」比電影電視更有戲劇性,更有資格作為「膾炙人口」的題材。只是真實存在過的人和事太敏感,無論把任何一方描繪成「忠/奸」都會惹來非議,結果最後能夠搬上大銀幕的「新聞」並不多。 《The Queen》是一部游走於真實新聞及戲劇之間大做文章的電影。選了英國皇室這個第一家庭,及十年前戴妃之死的「新聞」,當然不是為了膚淺的「模仿大賽」式劇情,反而是在宮廷的權力鬥爭素材中別開生面,能夠為皇室製造政治危機「壓力」者,不再是官員或革命領袖,而是Media傳媒。 就故事而言,電影算得上萬分小心,在敏感非常的題材中,沒有為著所謂的「戲劇元素」故意「抹黑」任何一方,大家都沒有錯,只是觀點與角度的衝擊,才做成「可能是英國憲制史上的最大危機」。電影圍繞著幾個家庭/小組織,大場面都用上新聞片段。英女皇是捍衛傳統的優雅貴婦,Blair是新派熱血的modernist,到後段還要讓Blair體會英女皇「自抑之苦」,向智囊團發一下飆,夠討好了沒有? 當然,電影仍不時在細微處暗諷,如Charles努力做出愛護前妻、尊敬女王的「好人」姿態,還是留下一句尾冒:有「有把(他自己)下半旗的照片發給小報嗎?」,顯出他為自己的形象補救及與白金漢宮撇清的用心;還有結尾女皇反問Blair「你的幫助是為了你的政府吧」,Blair啞口不回答,更點明政治上的關係,必然有利益衝突。 至於親王的一句「為素未謀面的人睡街痛哭,還說我們(皇室)瘋了,究竟是誰瘋?」卻一棒打向現代的粉絲們,偶像崇拜自古已有,但今日在傳媒推波助瀾下,發展到詭異又不可收拾的局面。 電影中常見的那頭鹿的比喻,用得非常明顯:鹿跟戴妃或皇室一樣,都是狗仔隊/傳媒的獵物,不惜一切追捕殺死,然後展示給眾人看。根本擺明車馬討伐傳媒害死戴妃,傳媒一邊翻手為雲,一邊覆手為雨:把戴妃捧上神檯,卻又狗仔追車而令她喪卸;戲中不斷報紙頭條攻擊皇室,最後女皇還是在全國廣播下重建尊嚴。 Helen Mirren那種雍容大度的貴婦姿態,令人覺得她就是「The Queen」,雖然與她過去Elizabeth I的統治女王形象不盡相同。仍然在生的Elizabeth II在英國只是君主立憲的象徵,幾十年來備受傳統的「君主制度」保護和尊重,卻已經失去了昔日操生殺皇權的力量,這也是為何她面對報紙頭條的攻擊慌亂失措的原因。 戲中女皇的對比者Blair,電影不去得罪當權者,自然不會傻得把這位英國首相描述成滿腹城府的政治人,把所有敏感決定(如「人民王妃」的點子)都「歸功」於他的幕僚,結果Blair成為電影中開明自由的代表,卻又不失情義的顧全女皇感受,無功無過之下,風頭自然被女皇「搶」走。 戲中還有一個沒有人扮演的要角:Princess Diana戴妃,全由新聞片交代,「她」才是整個故事的真正主角,與女皇「角力」的「人」:一個勇於突破皇室傳統,用自己的方法走自己的路,不容於皇室,最後被狗仔隊逼上黃泉。 戴妃之死已過了十年,而十年前香港剛脫離英國殖民地之名,現在回首這段過去,這名老是在電視台關台前出現的「事頭婆」,因著「傳媒」之名流落民間,百般滋味。其實同樣玩新聞與戲劇交錯的電影,之前還有一部《JFK》,不過港產片就似乎沒有,一年前的「徐步高案」會否為此「開齋」呢?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