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父子》不動人的精美教材
2006/12/05 09:03:19瀏覽2116|回應1|推薦5

電影開首,看到郭富城強迫楊采妮跟他做愛的床上戲,尺度算得上大膽,但腦海中突然閃過的,卻是《烈火青春》中,電車上湯鎮業與夏文汐旁若無人公然做愛的一幕,不只畫面上大膽,意識亦非常露骨。

當然,兩場戲其實並沒有可比性,要相提並論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導演都是譚家明。曾經被稱為「香港新浪潮」的其中一名猛將,近年主力於香港城市大學教授電影課,十七年來未有執導過任何電影,只有為王家衛、杜琪峰等當剪接,《旺角卡門》、《阿飛正傳》及《黑社會》。這次復出,已經先後摘下不少電影節的大獎,大家自然對《父子》的期望再高一點。

又或者因為戲名,會以為電影講述如何動人的「父」「子」之情。

抱有以上期望而入場的朋友,必定大失所望。

戲中只看到一個不會悔改,不知羞恥為何物的父親,不斷威逼利誘兒子去做賊,調子亦相對地慢條斯理,沒耐心的觀眾,可能會覺得「被騙」。

譚家明曾經在訪問中說過,「電影」沒有「藝術」或「商業」之分,只有「好」與「壞」,所以如果硬把《父子》定為「藝術電影」,可能會違反導演的本意,不過《父子》的確不是一部通俗易懂的電影。

雖然電影具備不少「商業」元素,例如情慾戲,又或者夫妻、父子的對立關係,甚至是煽情的場面,導演的處理卻一點也不通俗,甚至是刻意的淡化:簡短的對話內容,絕非歡愉的情慾戲,還有被輕輕帶過的「煽情」──最後兒子咬父親耳朵以洩忿,理應激起觀眾情緒,卻選擇只用flash back及insert幾個鏡頭,兒子的一句錘心VO「點解我唔想偷都要迫我?」,父親孤獨的看夜空走到湖畔就算。

沒錯,整個戲給人的感覺很「疏離」,無論畫面、剪接、對白等等,觀眾的身份都是「旁觀者」,看著這人倫悲劇的發生與結束,卻沒有「身同感受」的角度;連人物設定都難以讓觀眾投入:一無是處令人憎厭的父親,無助卻對賤人老父不離不棄的兒子,以及拋夫棄子的母親,試問觀眾能夠同情誰?

或者導演是故意營造這種效果吧?電影理論中有一種手法叫「間離」(alienation),就是當觀眾投入電影的情節或人物時,故意用某些電影語言(如對白、音樂或剪接)去打斷觀眾的思維,讓他們回到現實繼續看電影。不去研究導演的用意,光憑這個效果,可以說《父子》不是為討好普羅大眾而設的。

就電影本身的技法而言,《父子》絕對是無懈可擊,尤其電影語言很「正」,鏡頭運用與調度十分精準:母親被隔絕於房內,兒子在廳中等候;或每次當兒子入屋偷竊時,都是由室(房)外推鏡頭到室(房)內一下乾脆直落。

剪接在《父子》中所佔的部分亦很重要,尤其是情慾戲、父親被追債、被兒子咬耳朵,及開首結尾兒子騎單車的幻想,全都快慢有致。

「流麗」、「炫目」這堆形容詞,已經不能準確形容電影的拍攝技巧,絕對是電影課中的一部接近完美的教材,普羅觀眾其實可以藉此以作電影入門,不過相信看得最高興,最充實的,是譚家明的眾位高足。

撇開電影拍攝手法等討論,演員的表現卻是值得一讚,尤其是郭富城,相對於《三岔口》中仍然「自覺」的演技,今次《父子》贏到的那座金馬獎更名副其實──「爛」得令人討厭,自以為是的單向思維比得上丁蟹,觀眾能夠忘記「郭富城」,由頭到尾去憎惡這個一無是處的父親,是其演技上的突破。

當然,有吳景滔飾演的小兒子乖巧內斂陪襯,郭富城的張揚誇張才相得益彰,只嫌楊采妮雖然不施粉脂,但未夠洗盡鉛華豁出去演這個逼不得已拋夫棄子的女人,縱使題為「父子」,但作為關鍵的「母親」卻稍弱了點。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ssfongpk&aid=577137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父子~~
2006/12/07 16:33

我不懂得說電影

在金馬影展看這部片時

前半段我會笑~~而且是大笑

看到後面我哭了~

阿boy偷竊被抓被屋主打個半死時...

衰老竇被兒子咬掉耳朵無助的在大樹旁哭時...

郭富城演的不錯!!跳脫以往的他!!!

很高興看他拿下影帝獎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