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劇本創作講堂✍第五堂 小總結-附身的狂喜與空虛,這是每個創作者的宿命。
2017/04/14 10:28:55瀏覽230|回應0|推薦4

✎劇本創作講堂✍第五堂 小總結。

編劇課進行到現在告一段落,老師用四重奏的這句經典台詞勉勵我們:『時間緊迫還能不慌不亂,滿足顧客需求的,是一流,想著要盡心竭力表現自己的,是二流。三流的嘛輕鬆愉快得過且過就好,心懷大志的三流變是四流』我在心中激盪起來😳

老師這周交派作業,這堂課“暫時”告一段落,當初設定的課程大綱便有約三周是讓我們自行寫劇本,與『沒有寫下來都不是真的』,除了寫《編劇之路》心得:寫下有感的一句話、我最想嘗試的編劇方法。為什麼?、外加一份長度約莫20分鐘的劇本。(寫完再分組)

檢討上周結尾分場,說是檢討但其實是分享上周大家看完《愛瘋了》最後結尾的創作,發現大家雖是生手,但也有模有樣的。

由於大家『有可能』都是第一次寫劇本,而這個班別又以女性居多,通常會以自己的心路歷程去挖掘發展故事,於是我們便看了三個範例皆是由女性視角出發,《美味關係》《享受吧!一個人旅行》《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

尤其是《享受吧!一個人旅行》這種內化的電影,在影像上難以發揮,小說改編後反而空洞。由此可知不是每一個作品都會十分適合改編電影。

也聊到劉梓潔老師進入編劇般的過程,從大學登山社團,因為有登山背景需要寫關於登山劇本的第一次嘗試,《聖稜上的星光》當時也還未掛編劇,編劇是這樣有時為了貼近角色的職業背景需要做功課。
之後就繼續寫碩論繼續寫作,真要說她認為自己是由《父後七日》起家,形容像一鳴驚人般的雷打到,為何將《父後七日》散文改編成電影?難道就只是父親過世了的背傷,常常要問自己:(初衷)為什麼而寫。

當一個故事,從自身經歷過後,往往不是為了自己而寫,有了更大的意義(議題訴求)。這則劇本不僅有血有肉,也更有靈魂。

喪禮儀式震撼>父親逝世悲傷>彈指間笑看悲傷>華人文化,已經不是為了自己而寫了。我也不經想到我過去寫作的初衷到最後的昇華現象,的確是如此。
談創作,用心生活,素材就在生活裡。真誠暴露自己,又隱藏自己。把自己太個人的無助於故事把它隱藏掉,必須去細細拿捏。

故事是什麼?你在講自己故事的時候,會有很多的想法概念情感,但這些是共同可以寫成散文的,但若是轉換成劇本,它就不會是個故事。

經常是仰賴一個人物,才觸發一則故事,以老師的習慣在建立人物的個性背景的時候往往花比較多時間,但也是因為人物越鮮明,故事自己就會跟著動起來活起來了。你跟著你的人物走到故事裡面去,寫作的快感:一開始是你帶著”主人翁”怎麼處理,但到後期是這些人物帶著妳融入”主人翁”,就彷彿是附身一般,以及退駕的空虛。(只有寫作的朋友能夠明白)

課末尾聲再回頭講第一堂課提到的編劇的養成與心路歷程
養成看劇的習慣,慢慢建立品味價值。當大家進入圈子後漸漸發現你觀察的角度跟外人是不一樣的,就像是動漫迷沉浸裡面越是熟悉,就跟旁人看的不同。

把任何腦袋的想像都記錄下來,無論任何方式。等到成為職業編劇後,經常會聽到導演或製片跟你說:所有故事都在我腦海裡面了,我只要有個人幫我寫出來而已=你只是文字的操寫員=你不是個編劇。這是非常不尊重專業貶低編劇的話,但這在業界很常發生。事實上寫過都知道,光是將自己腦袋的影像轉成文字非常困難了,何況還是你的腦袋咧!!!

老師自謙自己是二流,有時庸庸碌碌日理萬機就算能不慌亂,但也無法做到滿足顧客需求。(我心想:要是以台灣不尊重專業的態度來看真是很難吧…

很多人都會把編劇這個東西想得非常簡單,但其實不容易,光是將一部已經拍好的影片還原成劇本就已經不輕鬆了。
手與腦的距離是所有創作者的藝術差別,編劇、設計師、攝影師…一堆。
如何用手將你腦中所想的1:1呈現出來這唯有靠不斷的練、天賦。

附身的狂喜與空虛,這是每個創作者的宿命。
如果喜歡老師的書可以到底下連結購買喔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8584?sloc=main&utm_source=jellyfig1127&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2002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llyfig1127&aid=10054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