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為什麼會變成世界的動亂來源呢?
深受影響的中東
中東地區很難定義。
是要從地理上定義?還是從氣候風土來定義? 或者應該從民族、宗教,甚至是政治體制來定義呢? 不論是從1919年鄂圖曼帝國解體, 至2003年伊拉克獨裁政權瓦解, 或是從組建此地思想團體的人物── 哈桑‧班納(Hassan al-Banna) 〔1906~1949年。創設伊斯蘭復興組織「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 到奧薩瑪‧賓拉登(Osama bin Laden), 中東都應該可以定義為「深受各種因素影響的地區」。 參照地圖,從長遠的歷史演進來研究此地區, 必定能夠了解這些「影響」。
鄂圖曼帝國 開創雄偉伊斯蘭帝國的鄂圖曼帝國,自1516年創立至1919年解體為止,歷時400年之久,政治上、行政上,以及軍事上帶給中東地區極深遠的影響。終結鄂圖曼帝國影響這個地區的因素,主要是來自外部。 ◎首先,第一個原因是1869年,在法國資金的援助之下(之後改由英國金援),蘇伊士運河通航。而後,歐洲列強就開始企圖掌控這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其次,面對俄羅斯一再嘗試進出地中海的企圖,歐洲各國必須搶先控制達達尼爾海峽及博斯普魯斯海峽。 ◎最後則是因為鄂圖曼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選擇與德國同盟。所以戰敗之後,鄂圖曼帝國被英國及法國等協約國占領。
英法的影響力 鄂圖曼帝國瓦解之後,在中東地區具有影響力的是英國及法國。當時這二大強國接受第一次大戰後成立的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的委託,將此地納為「託管地」後,便依據發現的豐富石油蘊藏量,劃分國境線。於是石油和天然氣變成英法之外的第三種影響力,也是兩次大戰之間支配中東的原動力。
石油和天然氣 能源革命之後,石油和天然氣的影響力足以左右時勢。由於石油取代煤炭廣泛運用在全世界的工業及能源需求上,於是為此地引來了新的覬覦者,那就是美國。 美國的石油公司從1930年代開始,就在當時由英國託管的伊拉克境內,對伊拉克石油公司投入大量資金,而加州的標準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of California,Socal。現阿拉伯美國石油公司(Arabian American Oil Company)的前身〕也取得了沙烏地阿拉伯50%的石油開採權。自第二次大戰後的1945年開始,美國對中東的影響力愈來愈大。當石油利害關係與軍事戰略計畫息息相關時,美國也成為此地區三個同盟國的強大後盾。這三個國家分別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及以色列。
以色列 1948年建國的以色列,是中東的新興國家。這個希伯來國家在地緣政治學上,帶給周邊國家極深遠的「影響」。基於種種理由,以色列的建國並未受到敵對各國的歡迎。這從以色列和鄰近諸國共發生了四次戰爭(即第一次到第四次中東戰爭)就可以看出端倪,而且每一次都是阿拉伯軍隊戰敗。因此,以色列的存在,為中東地區帶來可說都是負面影響。 1979年是同盟關係產生變化非常重要的一年。這一年,德黑蘭(Tehran)的什葉派教徒發起伊朗革命。這對美國以及信奉遜尼派的阿拉伯各國而言,意味著戰略佈局上出現破綻。這場革命導致伊朗的石油生產完全中斷,因而引發了第二次石油危機,對西歐經濟造成嚴重打擊。再加上蘇聯在同年的12月入侵阿富汗,促使莫斯科的影響力日益高漲。實際上,蘇聯對巴勒斯坦、敘利亞及伊拉克政權的影響力已經夠大了。
美國介入 另一方面,美國也趁中東地區發生四次紛爭的時機,加強對此地區的影響力。 ◎第一次紛爭是1980年9月,伊拉克對伊朗宣戰的兩伊戰爭(Iran–Iraq War)。發起戰爭的海珊(Saddam Hussein)政權的訴求有三,分別是:自己所主張的近代阿拉伯民主主義對抗回歸強烈宗教色彩的政權;自己所屬的遜尼派對抗什葉派;以及阿拉伯對抗波斯(Persia)。在這場戰爭中,海珊受到美國、法國以及諸多阿拉伯國家的支持。 ◎第二次紛爭是波斯灣戰爭。這場戰爭起源於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為了不讓科威特所蘊藏的全世界9%的石油,遭到伊拉克的掌控,世界各國組成大聯盟參與戰爭。但是,美國所主導的聯合軍是由阿拉伯及西歐各國所結成的多國聯軍,且這場戰爭關係到國家利益,所以阿拉伯人民認為美國及西歐各國的介入,對阿拉伯世界是一種新的侮辱。而且他們認為美國的目的,明顯不是為了援助阿拉伯各國,而是為了石油。 ◎第三次紛爭起源於美國對阿富汗的軍事介入。這是美國為了9 11事件而發起的報復行動。此次行動,美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喀布爾(Kabul)樹立親美政權。 ◎最後是2003年3月,美國對海珊所領導的伊拉克政權發動大規模的軍事作戰。這是美國為提高對此地區影響力的決策之一,只是這次直接訴諸戰爭手段。其中的理由是因為對美國來說,與阿拉伯政權間的政治性協約,自911事件後已宣告破裂,但延長石油的協約卻極為重要。
石油
依存關係與地緣地政治學 分析開採出來的石油的使用途徑, 得知5%用於工業化國家的發電上, 54%則用在運輸(汽車、飛機等)上。 從這個數字我們可以知道,人類依賴石油的原因並不是為了燃料, 而是石油已經和我們的生活模式密不可分了。 此外,因地緣政治學造成的緊張局勢, 以及中國與印度等快速成長中國家對石油的需求大增, 使得石油行情不斷攀升。
利用蘊藏量來分析世界對石油的依存關係,比產量更加恰當。從這個角度來分析時,就能清楚了解1991年波斯灣戰爭的發生動機了。當時接受聯合國委託的西歐各國──或者應該說是親歐美的阿拉伯各國與西歐各國──之所以介入戰爭,最大原因當然是不想將科威特擁有的9%石油蘊藏量,奉送給伊拉克。因為伊拉克自己本身就擁有全世界10%的石油蘊藏量了。
石油還能用多久? 問題在於,現今的石油蘊藏量還能使用多久。 關於這個問題,原則上,在2030年到2040年之間,石油並無匱乏之慮,而且即使到了那個時候,石油已不再是生活必需品時,應該還是可以繼續鑽探到石油層。儘管如此,1950年到1973年期間,全世界的石油消耗量就增加了六倍,而且往後的30年間,也沒有減少的趨勢。雖然從1973年的石油危機之後,西歐各國開始部分利用天然氣及核能來發電,確實降低了石油的消耗量,但是,急速成長中的國家,尤其是印度和中國的石油消耗量爆增,所以總用量並沒有減少。像中國在2005年度,就用掉了全世界石油產量的5%,預計到了2030年時,將增加至20%。 也因此,石油至今仍是經濟發展及運輸所不可或缺的能源。石油交易完全是自由市場,且價格原則上是依據供需關係而定。供給方是包括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以下使用簡稱OPEC)的產油國,需求方則是以美國為首的日本、歐盟、中國等消費大國。但是,實際上支配全世界石油市場的是OPEC及最大消費國美國。OPEC成員國為了確保石油收入,會努力維持每桶(1桶=42加侖,約159公升)22~28美元的穩定價格。相對地,美國則必須確保石油供給國的安全。但除此之外,石油價格還有其他的影響因素。
出現影響石油行情的新因素 近年來,出現了許多影響石油行情與市場改革的其他因素,列舉如下。 ◎未加盟OPEC的產油國,如俄羅斯、墨西哥和挪威的石油出口量逐年增加。此三國在2003年度的石油產量,占全世界的60%。 ◎中國對石油的需求急遽增加。中國的崛起如此迅速,也是產油國未曾設想過的狀況。 ◎國際局勢的緊張,造成石油每桶價格持續上揚。像是:英美軍事介入伊拉克(2003年);產油國之一的委內瑞拉國內,查維茲(Hugo Chavez)總統實施與石油產業對立的政策;石油蘊藏量高居世界第二的伊朗,不公開核武發展計畫的內容等事件,都造成國際局勢的緊張。 ◎環境問題浮現。無論是探勘階段,或是挖掘、運送到消費階段,石油都有可能破壞環境,而且大多造成直接性破壞。比方說,全世界4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來自於石油。而且,針對引起地球暖化的二氧化碳排放問題,制定排放規定的京都議定書,美國──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的眾議院並沒有簽署。
致力於發展再生能源 那麼,面對石油所帶來的種種問題,該如何處理才好呢?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協助發展替代能源而已。大型石油公司已開始投資發展再生能源了,像世界第二大的石油能源公司──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公司就投資風力能源。此外,為了未來的世代子孫著想,目前已研發出氫電池、利用潮汐漲落來發電的潮汐能發電廠,以及從植物抽取出乙醇,製成生質燃料。在巴西,生質燃料已成功驅動450萬台車。在替代能源的發展過程中,人們的想法和生活習慣也會慢慢改變,生活模式改變後,經濟必須仰賴石油才能發展的想法,也應該會慢慢從人們的腦海中消失。
沙烏地阿拉伯
唯一的石油君主國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立國於1932年。 這個國家的法律制度大部分都依據伊斯蘭教的教條, 伊斯蘭教的主要聖地也在此國的治理之下。 而且,全世界四分之一的石油蘊藏量都集中在這個國家。
全世界唯一一個以君主姓氏──紹德王室(House of Saud)為國名的沙烏地阿拉伯(Kingdom of Saudi Arabia),社會及政治制度皆根源於一種契約。也就是說,沙國沒有憲法,完全依循君主制度,絕不允許政治異議。而且,國家的重要職位大都由紹德王室一家來擔任,據說承襲紹德王室血脈的王子有4200人之多。 沙國擁有的龐大石油收入,足以建立一個福利國家,而且國民的教育及健康各方面,都受到完善的照顧。因此,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即使面對貝都因人(Bedouin)等其他民族,仍然握有無上權力,所以國家可以永續長存。
石油和伊斯蘭教是沙國政權的兩大支柱 使紹德王室權力正當化的主因有二,其一當然是石油,另一個就是伊斯蘭教。紹德王室原是伊斯蘭教聖地麥加(Mecca)和麥地那(Medina)的守護者。因此,沙烏地阿拉伯自認為全國國土都是最神聖的聖地,國家就像是一座清真寺。所以,非伊斯蘭教的信仰,「基本上都是禁止的」。這使得伊斯蘭教與石油一樣,都是促使國際認同沙烏地阿拉伯正統性的原因。
獲得國際承認 就伊斯蘭教而言,每年都有將近150萬國外教徒前來聖地麥加朝聖。沙烏地阿拉伯身為境內二大聖地的守護者,因而成為伊斯蘭教世界的中心,大放異彩,並以遜尼派的領導者自居,和什葉派的伊朗分庭抗禮。基於這些原因,沙國率先於1969年成立伊斯蘭會議組織(Organization of The Islamic Conference,OIC),透過世界伊斯蘭同盟,金援世界各地的遜尼派游擊組織〔如菲律賓、奈及利亞(Nigeria)、波士尼亞及車臣等地的游擊隊〕。 另一方面,由於沙國的石油蘊藏量世界第一,所以在國際性經濟活動中也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沙國身為OPEC的創始國之一,且以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國身分,參與每桶原油價格的決策工作。而且,沙烏地阿拉伯是歐盟、日本、美國及台灣的主要石油供應國。 世界第一的石油消費國美國與世界第一的石油出口國沙烏地阿拉伯之間,存在著非常特別的關係。1951年,沙烏地阿拉伯與美國締結防衛契約,以保證石油供給來換取美國保護豐富的石油資源與王國安全。然而,2001年的911事件使情勢完全改變。以奧薩瑪‧賓拉登為首的多數恐怖攻擊活動相關人士,都擁有沙烏地阿拉伯國籍,這使得華盛頓開始重新檢討與沙國間的同盟關係及信賴問題。 檢討後的結果是,美國將原本佈署在沙烏地阿拉伯的美軍中央司令部指揮中心,移至卡達(Qatar),然後將第五艦隊的司令部總部設置在巴林(Bahrain)。就中期規劃而言,駐留在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的美軍將縮減至數百人,以維持仍具有潛在利用價值的航空設施。
沙國的弱點 但是,沙烏地阿拉伯也有弱點。石油占了全國收入的70%、國內生產毛額(GDP)的45%,這種對石油的過度依賴現象,更加深了沙國的弱點。 第一個弱點是勞動力問題。沙烏地阿拉伯的產業發展向來仰賴外籍勞工,也就是來自阿拉伯各國或印度次大陸*(Indian Subcontinent,即印度半島)的勞工。這些外籍勞工占沙國總人口的25%,將近就業人口的70%。然而近年來失業率不斷攀升(2004年的失業率高達20%以上)再加上就業市場多了高學歷的沙烏地阿拉伯本國人,使得支撐國家發展的勞力結構,完全顯露出原有的缺點來。 第二項弱點是宗教問題。沙烏地阿拉伯的大半數國民都屬於遜尼派下的瓦哈比派(Wahhabi)教徒,但也有為數不少的什葉派信徒生活在沙國的東部地區,也就是油田地帶。而且,將近40%的什葉派信徒就在極具戰略性位置的油田,從事石油、天然氣相關工作。對國家而言,這種比例顯示危險的存在,因為這就等於一半的勞工容易受到同為什葉派的鄰國伊朗的影響。 沙國東邊的伊朗,政局極度不安定;北邊的鄰國伊拉克在美國軍事介入後,前途變得非常難以預料。此外,沙國南邊與葉門(Yemen)、東邊與巴林接壤,由於這兩國近期才剛轉變成民主主義國家,這對希望能永久延續帝王制的沙烏地阿拉伯而言,自然是一種威脅。 不僅如此,沙國君主一面要求國民遵循伊斯蘭教法〔阿拉伯語稱為沙里亞法規(Sharia)〕,一面又要維持至高無上的權力,於是在政治上刻意排擠反對勢力、占少數的什葉派,以及女性,製造差別待遇,導致迫害或人權侵害等事件頻傳。 然而,由於沙國50%的人口都是20歲以下的年輕人,所以改革對沙烏地阿拉伯當局來說,根本就是一種挑戰。2005年,沙烏地阿拉伯王國舉辦歷史上首次的地方選舉,應該會變成未來改革的契機,但必須注意的是,在這次選舉中,占據半數人口的女性並沒有選舉權。 目前對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的最大威脅,就是恐怖攻擊活動。這是因為紹德王室與「異教徒」美國妥協,被奧薩瑪‧賓拉登視為攻擊對象,所以繼西歐之後,沙烏地阿拉伯成為賓拉登的第二攻擊目標。
*次大陸:(Subcontinent),指一塊大陸中相對獨立的較小組成部分。地理意義上的次大陸一般由山脈、沙漠、高原以及海洋等難以通過的交通障礙同大陸的主體部分相隔離。在英語中,此類意義的次大陸可以用來特指印度次大陸。文化意義上的次大陸可以指任何與大陸主體部分相比,具有獨特文化的部分,例如歐洲、中美洲或者中東地區。
摘錄自大是出版《世界,為什麼是現在這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