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9/27 13:55:33瀏覽386|回應0|推薦0 | |
這雖然是不會致命的「小」問題,卻是男人生活上的大麻煩。
丈夫如果有攝護腺(也稱前列腺)的毛病,太太同樣也會備受困擾。
丈夫晚上頻頻起床如廁,白天則又是逢廁必入;進門後佇立良久,尿意才姍姍來遲,接著是涓涓細流,欲斷還續,解放完畢又往往意猶未盡,「再來一次」是常有之事。此外,尿急甚至尿失禁又是另一個問題。
以上我描述的狀況不算是疾病。年過五十五歲的男性,超過三分之一有類似的毛病,程度各不相同,而且人數隨年齡逐漸提高。一般人把這些狀況稱為「攝護腺毛病」,其實並不完全正確,常易造成誤導。
許多醫師到現在還是把問題歸咎於攝護腺肥大。不過,雖然男性攝護腺隨年齡增大,但攝護腺大小和排尿難易幾乎沒有關係。有的人攝護腺雖小,照樣夜間頻跑廁所,不得安寧;有的人攝護腺腫得讓人替他擔心沒辦法走路,問題卻反而小得多。
研究人員至今沒辦法準確指出原因所在,不過已有幾個主要「嫌犯」,大部分都和年齡有關,其中包括:膀胱肌肉不再靈活自如(無法忍尿)、神經老化(影響膀胱控制和無法發出尿滿訊號),當然也少不了惱人的攝護腺閉尿問題。此外,還有喝咖啡的習慣、偶然酩酊大醉或服用降血壓利尿劑等,都會為男人帶來涓滴之苦。
另一個近似的問題,卻和排尿無關,即攝護腺癌。攝護腺癌在可治療階段,是毫無症狀的;若是在檢查「攝護腺毛病」時發現此病,那恐怕純屬巧合。
攝護腺位於骨盆深處,在膀胱出口處包圍尿道,主要功能是供應攝護腺液和動力,協助射精。攝護腺肥大,會壓迫到膀胱與尿道,導致排尿困難。
為解決男性的排尿之苦,眾多泌尿科醫師擺出新型檢驗、顯微鏡、雷射(即激光)和手術刀等大陣仗,僅為了切除幾公克重的攝護腺組織。也許你會認為這是醫師小題大作,志在斂財,但容我說句公道話,全世界醫師的治療方式都大同小異,並無過當。過去有一段很長的時間,醫學界以為男性排尿有問題,就是攝護腺肥大作祟,直到最近十到十五年,醫師才理解到攝護腺肥大只是原因的一部分。
不過,我得補充說明,這裏談的是單純的泌尿症狀。要是有疼痛、血尿、癡呆症、多發性硬化症或酒癮等狀況出現,又是另一回事。例如,中、老年男性發生血尿,就要認真考慮做膀胱癌檢查。
那麼,男性有了泌尿症狀,到底應該怎麼辦?該怎麼考慮醫師的建議?
排尿有問題,倒不一定非檢查不可,這是良性病,不會很快惡化。在一項為期五年的追蹤研究中,有一半的男性病情不變,只有約四分之一的人需要接受手術或訴說病情惡化。最壞的狀況是急性尿瀦留,即完全無法排尿,須安裝導管幫助排泄,但相當罕見。攝護腺肥大的男性約有百分之二會發生這種狀況,往往因長途飛行或縱酒所引起,與泌尿症狀的好壞無關。許多男性雖然症狀嚴重,卻能與肥大的攝護腺相安無事。有些男性則被逼得走投無路,生活秩序大亂。
所以,是否接受治療,得視困擾的程度而定。檢查項目包括腎功能超音波、血液檢驗,和檢查尿量、尿壓。有一種檢驗非做不可,就是尿液分析,主要檢查尿中是否含血、糖和蛋白質。至於其他檢驗,不是做了等於沒做,就是發現率很低,除非不放心,否則可以不做。
許多專家建議病人寫「排尿日誌」,記錄排尿的頻率、尿量和地點,可以看出是否因生活方式的不同形成問題,是值得一試的好方法。
攝護腺癌不會因泌尿症狀的改變而惡化,所以如果沒有明顯的症狀,便毋須檢驗是否得了癌症。藥物方面,市面上有甲型交感神經抑制劑(alpha-blockers)之類的藥物,功效似乎最好。
對生活大受干擾的人,外科手術的效果最為明顯。目前,治療攝護腺肥大的手術主要有兩種,都是通過尿道進行。其中一種為經尿道攝護腺刮除術,但可能有尿失禁和不舉的併發症。另一種膀胱頸切除術須在攝護腺還小的時候進行,較不複雜,醫師會把妨礙排尿的部分切除。兩種手術的效果不相上下。
要是你是女性,讀完本文後,緊記要多同情、多關心、多呵護你可憐的老公呀。 轉載自 讀者文摘 雜誌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