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回到隋末 第三十一回 無名隱士
2013/08/22 01:03:49瀏覽407|回應0|推薦16

 

函谷關,為關中地區最東的關口,東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號稱天險。

關隘地處深險谷地,地勢險要,窄處只能容一輛馬車通行,所以古人稱「車不方軌,馬不並轡。」

且由於這段黃河流域丘巒起伏,有中條山、崤山等阻斷,函谷關谷底成為附近地區唯一東西向平坦的通道,自古為軍事要衝。可想見函谷關易守難攻,以及地理上的重要性。

管照陽如今在此險要軍事要塞集結了九萬的兵馬,用意就是要對抗李靖的大軍。

半月前,管照陽著快馬傳遞一封密信給他在東突厥的盟友突利可汗,也就是他在涇川關之役後,饒恕過東突厥的第二可汗,也就在那時候,他們倆結下穩固的結盟情誼。信件內容如下:

照陽頓首 突利可汗足下

今唐軍率大軍來犯 照陽率軍與之抗衡 望兄弟念及結盟情義 務請提防頡利趁虛而入 犯我關中 以致我軍首尾被擊 陷入危難

今大散關及蕭關駐有重兵 若頡利不顧盟約 兄弟自可與我夏軍聯合 共伐頡利 以取代仁義盡失之無道昏君。

拳拳之心 可表日月

管照陽頓首

(古代文章或書信並沒有標點符號,直到清末才開始有使用標點符號,管照陽自然是不可能使用標點符號,因為隋代沒人看得懂。)

管照陽雖然率精銳在外全力對抗李靖,但他也沒忘了後方的大敵東突厥頡利可汗,且他已做好對付頡利的準備,以防不測,所以,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所唯一要解決的,就只是專注的對付眼前的敵人,李靖。

而且,他在書信中特別提到大散關及蕭關駐有重兵,若他的盟友突利可汗有異心,想必也不敢輕舉妄動,且突利和頡利可汗素來不和,當初管照陽沒有趁勝殺了突利可汗,就是想利用他們彼此的矛盾對立,來互相制肘,進而確保關中後方的安全,這是他走的一步安穩棋子。

同一時間,在函谷關外一百里,唐軍的帥帳內,李靖、段志玄以及唐儉,還有大將羅藝,都一起在帥帳內討論。

李靖生得器宇軒昂,身長八尺,一雙八字鬍及下髯的鬍鬚,更顯得他的大將之風,他如今已五十四歲,卻絲毫不見老邁之態。

他順了順下髯的鬍鬚,說道:「探子回報,管照陽已親率六萬大軍進駐函谷關,我軍已連續七日共行軍三百里,此時夏軍以逸待勞,對我軍實屬不利。」

羅藝豪邁地著:「李將軍,我看這管照陽根本就是言過其實,幾年前我唐軍的精銳都在秦王那邊打洛陽,管照陽趁虛而入,讓他在長安這一路撿到便宜,所以現在才會進佔關中。」

段志玄此刻卻說著:「在下看則不然,這管照陽善用謀略,我們還是不要輕敵為好。」

唐儉說著:「在下贊同段將軍的話,還是要小心管照陽的夏軍,他沒有這麼好對付。」

李靖擺手示意眾將軍不要繼續爭吵,緩緩說著:「兵者,著重在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現今管照陽已經率大軍好整以暇地等待著我軍,如果我們還要強攻函谷關,可能會傷亡慘重…」

李靖右手撫著自己的下髯鬍鬚,獨自思考了一陣子,說:「諸位將軍!我們現在討論一下接下來的戰略

此刻管照陽正在函谷關裡籌劃一場大的對決。

突有探馬來,「報!李靖大軍已到達距此一百里的地界,目前正安營紮寨,未有下一步的行動。」

管照陽思慮了一下,說:「知道了!再探!」

探馬離去後,管照陽招傳令:「立即召集所有將領前來開會!」

一刻鐘後,所有這次來函谷關征戰的所有將領,包括大將軍獨孤揚、大將咸里呈、單剛非、李神通小將辛武山孫力季原、伍昭關、龐速,以及原來鎮守函谷關的中將軍徐離力山,小將秋離、別子昂,都來到函谷關的宮城與會。

管照陽看了眾位將領,然後淡淡地說:「諸位李靖大軍已到達距此一百里的地界,我決定將我軍分成四個梯隊,由大將軍獨孤揚、大將咸里呈單剛非、李神通各率二萬兵士,分批防守,另一萬人為預備隊,隨時準備不時之需,中將軍徐離力山及小將別子昂留在帥府等候調度,其餘六名小將各組分配三名。

「獨孤揚及單剛非將軍為一組,互相支援,咸里呈及李神通將軍亦為一組,相互支援,每組人馬防守一日,隔日由另一組換防,同一組二萬人馬防守時,另二萬人負責支援及準備滾木、雷石、弓箭、火箭、火油、投石車等守城器具,另一方面也隨時救護傷者,以及適時遞補前線防守人員,使城防維持穩固。」

「如此分工合作,應該會事半功倍,如果沒有問題,各組將軍可以先下去準備守城器具及佈防,由明日晨時開始,獨孤揚及單剛非將軍那組先開始防守,隔日換組防守城池。」

眾將軍領命離去後,管照陽默默地思慮其他的細節問題,看是否有任何遺漏之處

這是他第一次守城作戰,以往他總是攻城掠地,戰無不克

其實守城不比攻城容易,它主要考驗主帥的耐心及心理素質,要有持久作戰的最壞結果打算,並且要隨時注意敵軍動態,適時將令攻擊或固守城池。

如此平靜地渡過一天,獨孤揚及單剛非將軍防守的值日,風平浪靜般的無事。

獨孤揚下值之後,回到函谷關城樓內的將軍廳房,因為一天一夜專注,感到有些疲憊,於是,就和衣躺著休息補眠。

不知過了多久,或許是很長的一段時間,突然有一聲"颼"的聲響,獨孤揚多年的習武反射動作,馬上警醒拔劍,只見房樑上有隻飛鏢,上頭帶著一張折疊的紙張,獨孤揚取下飛鏢打開紙來看,上頭寫了一些簡短的字。

大將軍足下

某聞將軍重義輕利 助關中王救民於水火 今特來拜見 望將軍撥冗相見 未時  二十里外寒風石恭候 (未時為下午一點至三點)

知名不具隱士 頓首

獨孤揚看完簡短的字條,默默思考起來,他心裡想著,此人武功必為高強,否則函谷關及將軍廳房外重兵駐守,對方怎能突破層層障礙,來送這封信?

況且此人應當是不致要害自己,否則剛才的情況,如果飛鏢射向自己胸口,也是易如反掌的事,如果對方要暗害自己,何必如此大費周章?

獨孤揚看了日晷(古代以日影來判別時間的計時儀器),知道距離未時還有二個時辰,他想了想,直覺反應的,最後還是決定不去赴這奇怪的約。

然而,不知道是冥冥之中註定好的事?又過了一個時辰又一刻,他跺步地走來走去,終於忍不住的走向門外,順手拿著他的武器長鎗。

然後跨馬奔向函谷關城門外,李神通將軍正在輪值,他有些疑惑地問著:「大將軍,要出關門?」

獨孤揚淡淡地說「嗯!我想出去巡視一下。」

李神通點點頭,再不多說,向著守城士兵說著:「開城門!」

獨孤揚騎著馬快速地出函谷關城門,縱馬奔馳,不消一會,已來到二十里外寒風石之處。

由於未時還有一刻才到來,獨孤揚靜靜地等待這不知名的隱士,心中忐忑不安,但他心想著,也許對方有重要的事要跟他告知,就這樣,時間彷彿不動

突然,有人出現在二十尺外寒風石後,倏地有如電光火石般的往獨孤揚攻來,同時口中喊著「大將軍,接招!」

再不能有任何猶豫,獨孤揚騎在馬上,還來不及下馬,即施展他的龍吟九式第一式"猛龍出海",獨孤揚的長鎗突地往左右兩側各半旋兩圈,然後猛然連出一十五鎗指向來敵,每鎗都蘊含他灌注的真氣。

頓時,金屬交擊"噹噹"之聲不絕於耳。

究竟獨孤揚遇到的無名隱士是好意還是想暗害他?此時獨孤揚已無暇思慮,他如今只能專注對抗眼前這突來的攻擊。(待續)

 


( 創作連載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cu169&aid=8206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