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4/08 12:40:23瀏覽1144|回應8|推薦78 | |
初春時節﹐從金門公園北向海望去﹐不遠的地方﹐沐浴在晴朗的陽光下﹐就是那著名的金門大橋。以前來舊金山多半是夏季﹐大橋頂端常飄浮著朦朧的霧靄﹐這是我第一次看清楚它的全貌。 屈指算算﹐從初次見到它﹐於今也二十多﹐近三十年過去了。 那年八月﹐在舊金山入關﹐來接機的親戚﹐回她家前特別轉繞金門大橋﹐讓我一睹她的姿容。那天下著小雨﹐眼前的大橋籠在迷離霧雨裡﹐懸空似的掛在那裡﹐夢幻般的不真實。 然而從小﹐對我而言﹐美國就不是個陌生的地方。從民國五十年左右﹐三舅到美國唸書開始﹐每隔一、兩年﹐親戚中總有人去美國﹐幾個舅舅、阿姨、數不清的表兄姐、堂兄姐。。。不是留學﹐就是移民。因此唸完大學﹐出國唸研究所﹐對我來說也好像是理所當然的途徑。 當時的打算是﹐念完碩士就回台灣。卻沒想到自己的姻緣會在此締結。 先生出國的動機與我全然不同。 他的母親因病驟然去世﹐身為么兒﹐又未婚﹐他的哀傷比幾個已婚的哥哥來得悽楚深長。父親看在眼裡﹐督促已經工作的他開始準備考托福、 GRE ﹐並且要他在美國念完博士﹐已就業幾年的二哥幫忙他辦理研究所的申請。原本無意出國的他﹐就在母喪一年半之後﹐倉促的踏上留學之路。 是因著台灣有他難過的回憶嗎﹖先生畢業後決定在美國找工作。我們留下來﹐南遷北移﹐從燥熱繁忙的大都會﹐到純樸靜謐的小市鎮﹐我們體會不同的美國風土人情。 特別在中西部小鎮生活的那十多年﹐認識了一些質樸單純的美國家庭﹐祖孫世代居住同一市鎮﹐互相照應﹐與我們所聽聞的美國人不看顧他們的父母之說﹐全然相反。我們居住的是個老社區﹐左鄰右舍多是上了年紀的夫婦﹐不時就見他們的子女來探訪﹐幫忙割草﹐整修屋舍。 那幾年也是愛看書的我因缺乏中文書可讀﹐逼自己開始讀英文書籍﹐沒想到成了日後涉入翻譯領域的契機。 還有在高中任 ESL 老師﹐十年裡接觸到來自三十多個國家的學生﹐與他們和他們家庭的互動﹐豐富了我的國際觀。如果不是自己親身經歷﹐很難想像一個中西部的小鎮﹐會有來自這麼多國家的移民在那裡定居。 移民的第一代﹐包括跟著來的年少子女﹐總是比較辛苦﹐文化語言的轉移適應﹐學習就業的變遷不定﹐加上不知扎根何處的惶惶然。我想這就是為什麼關起門來﹐移民家庭仍是自家鄉音一片的原因﹐那是唯一可稍稍舒解壓力之處。 但是我也體會到﹐為了在此出生成長的第二代﹐移民的父母有時得捨下對自己生長之地的眷戀﹐以身作則﹐引導孩子們去愛護、去接納這塊他們認為是家國的地土和人民。 重訪金門大橋﹐我回想自己在美國多年的生活﹐不也有點像那橋樑的作用﹖ 讓我的美國小鎮鄰居認識所來自的東方或台灣文化﹔ ESL 老師生涯﹐使我有機會幫助那些起初無所適從的學生了解美國學校環境﹐度過文化衝擊的階段﹐接著又輔導因年輕而適應較快的他們如何與還在掙扎的父母溝通相處。翻譯使我能將英文書刊的訊息轉成中文﹐而目前參與美國教會服事﹐也關懷華人留學生的心靈需要﹐將神愛世人的美好信息﹐傳遞給尚未聽聞或對基督信仰不熟悉的人。這﹐應該也是橋樑性質的工作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