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3《出版發行研究》2012年第12期/李俏
在圖書編輯出版過程中,編輯人員的心理變化規律不僅直接影響圖書的選題策劃和組稿,對出版物的品質和發行也具有重要的影響。本文就編輯的心理素質、心理定勢、認同感與歸屬感以及溝通能力等方面對圖書出版工作的影響進行分析。
編輯是指新聞、出版行業從事選題、審稿、編選、加工文字、圖形或者影音資料等工作的人員。編輯在人類知識的傳承、文化傳播、新聞宣傳中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在圖書編輯出版過程中,編輯人員的心理變化規律不僅直接影響圖書的選題策劃和組稿,對出版物的品質和發行也具有重要的影響。
綜觀已有研究,關於編輯心理活動分析的研究尚不多見,相關研究主要集中於該職業人群心理健康的探討,[1-3]而關於編輯的心理活動特點對圖書出版工作的影響則較少涉及。本文就編輯的心理素質、心理定勢、認同感與歸屬感以及溝通能力等方面對圖書出版工作的影響進行分析。
一、心理素質對編輯工作的影響
良好的個性是編輯必備的心理素質。個性通常是一個人的整體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徵的總和,是一個人共性中所凸顯出的一部分。編輯在圖書出版工作中表現出的需要、興趣、動機、責任感等個性心理特徵必然會影響圖書策劃、編輯加工和出版工作中的能動性、創造性及主體性的發揮。筆者認為,良好的個性是編輯必備的心理素質。
1.濃厚的興趣是編輯工作穩定、持續開展的前提
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索某種事物的傾向。研究表明,人們對那些有興趣的事物總是給予優先注意。在這個意義上講,興趣是編輯工作穩定、持續開展的前提。對圖書出版工作有興趣,才能在眾多資訊中挖掘、發現有價值的選題,才能在文字加工中體會閱讀與表達的快樂,才能在市場推廣中有自信與成就的體驗。當前,並不是每個從業人員都對圖書出版工作存在興趣,我們也聽到類似這樣的抱怨:在圖書選題策劃階段,資訊繁亂、毫無頭緒;在書稿加工階段,工作單一、枯燥;在市場行銷推廣階段,壓力巨大、心情煩躁。毫無疑問,有這些情緒情感體驗的編輯對工作極易產生倦怠感。如果每個編輯在圖書出版的各環節都有其關注的興趣點,並為此保持高度注意,圖書的品質與圖書出版的效率都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2.恰當的成就動機是推動編輯積極工作的動力
成就動機指個人對於自己認為重要的、有價值的工作力求去做並儘量做好的心理傾向。一般而言,具有強烈成就需求的人渴望將事情做好,獲得更大的成功。他們追求的是在努力工作中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樂趣以及成功之後的愉悅感。心理學研究表明,過高或過低的成就動機均不利於任務的完成。[4]該結果也適用於圖書出版工作。事實證明,圖書從選題策劃到加工出版,環節眾多,編輯如果不綜合分析資訊,過於關注那些難度大、挑戰高的工作任務,可能很難達到自己預期的效果。想要長期保持積極工作的狀態,做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圖書,需要具有恰當的成就動機,選定自己力所能及的目標,並為之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3.高度的責任感是編輯工作順利完成的保證
編輯是文化產品的加工者、把關者,承擔著引導人們尤其是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社會職責。因此,編輯的責任感是保證圖書品質最關鍵的因素之一。編輯要清楚地認識到,圖書出版不僅要考慮到經濟效益,更要考慮讀者的精神需求,要以出版優秀圖書作品為己任,對讀者、對社會負責。遺憾的是,近年來編校品質不合格的圖書數量呈現上升態勢,其中有的存在科學性差錯,有的邏輯混亂,甚至有的生造字詞、表述混亂,根本不能讓讀者理解其義……儘管這些圖書可能存在來稿品質不高、編輯加工時間倉促等多種原因,但是不可回避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編輯缺乏高度的責任感。為了每一本書都能夠讓讀者有所收穫,引導他們產生積極、健康的情感體驗,編輯應具備高度的責任感,這是其工作順利完成的保證。
二、心理定勢對編輯工作的影響
心理定勢是指先前的活動對其後活動的方向的決定作用。定勢具有整體作用的性質,通常是意識不到的,但卻有力地影響著主體對認知對象的準確判斷,將使人對其後進行一定的活動有所準備。定勢既可以促進活動的進行,也可在一定條件下對活動產生妨礙作用。
心理定勢反映在編輯工作中,既有積極效應也有負面效應。我們經常發現,在中小學教材的編寫和編輯出版過程中,一些經驗豐富的編輯在選題和審稿時駕輕就熟、遊刃有餘,他們在長期工作中形成了許多相對穩定的規範和編輯規則,保證了編輯工作的統一性和連續性。由於書稿的加工出版也是一種物件性的認知活動,編輯確認加工物件的過程就是運用思維定勢去構建和完善認知物件的過程。編輯在制訂選題計畫之前,總是憑心理定勢對編輯物件進行預想和估價,對可能實現的理想模式預先產生強烈而集中的關注,這種關注激勵編輯構成一種能動性的心理態勢,進而使組稿、評審等各項工作順利迅速地完成。此外,圖書出版每一個環節都滲透著審美因素,都有編輯大量、積極的審美參與。心理定勢尤其可以強化編輯的這種審美意識。當某一加工物件與編輯心理取向保持一致時,定勢便會驅動它主動認同:而編輯則用自己的意向、經驗和趣味等去完善、美化加工物件。
除上述影響外,心理定勢還可能使編輯的見解存在一定的偏執性。對於編輯工作者來說,在組稿和審稿時最值得注意的就是不要陷入心理學上所說的「暈輪效應」,即對某個人的整體印象影響到對其具體特徵的認知及評價。在組稿時,盲目地崇拜名流、迷信名家,對文稿的定奪視其名氣大小,全憑印象打分。同時,心理定勢還能導致編輯思維模式的單向性。由於心理定勢是在經驗的基礎上構成的,因而具有相對的穩固性。在編審稿件中,我們發現,一些與編輯心理定勢同向的觀點、風格及其表達形式很容易被認可、肯定,反之則受到挑剔,甚至否定。長此以往,這種單向性思維就會使編輯形成一種根深蒂固的思維傾向,體現在編輯出版的產品上也難免公式化、模式化,風格雷同。此外,心理定勢會形成編輯心理上的惰性。在編輯認知活動中,常以既定的心態和知識框架為前提,在慣性的驅使下,習慣於將認知物件納入自己已有的認知圖式中。在這種狀態下,編輯缺乏應有的思維敏捷性,對文稿取捨的判斷和評價就難免有失公平。
為了有效地克服心理定勢帶來的負面效應,促使心理定勢向有利的方向轉化,編輯首先需要具備創新性思維及求異思維能力,打破僵化的思維模式,注意知識結構的更新和調整。另外,應對獲取的資訊加以篩選、調整、充實和提高,如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活動,了解學術前沿的最新資訊等,進而完成編輯知識結構的重新組合。隨著編輯知識結構的調整,思維模式也隨之不斷地更新和拓展,一些原有的觀念被打破,與傳統經驗不同的新觀念逐步建立。只有克服心理定勢產生的負面效應,編輯才能在選題、組稿時具有遠見性、深刻性和廣泛性;在編審、篩選稿件時注意對問題的每一個層面多設幾個參照點.加強橫向和縱向比較,避免因單一的思維方式而帶來的失誤。
三、人際溝通對編輯工作的影響
人際溝通是人與人之間傳遞資訊、溝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過程。編輯工作就恰恰需要人際溝通。成功策劃圖書產品並使之符合出版物市場需求,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協調溝通工作。
1.與作者的協調溝通
作者是一個選題最終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編輯與作者的交往主要是圍繞作者的書稿進行的。對編輯來說,希望有高品質的原稿,所以有求新、求實、求精的心理;對作者來說,因為希望發表作品,所以具有求發表、求溝通的心理。如何處理好與作者的關係是任何一個編輯都要面臨的實際問題,除了對作者要有足夠的尊重外,發現和培養新作者、形成自己的作者群對編輯來說尤其重要。特別是綜合性出版社的產品,因讀者層次多、功能複雜,需要有不同學科、不同專業、不同特色的作者隊伍。
不同作者的書稿選題立意、行文風格、文字表述等特點均有所差異。怎樣發揮作者的優勢,出版高品質的圖書,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編輯與作者建立良好的溝通。優秀的編輯不僅需要引導作者完美地實現圖書選題策劃的意圖,保證圖書的品質,還要能夠順利實施行銷計畫,很好地對圖書進行宣傳與推廣。其實,很多圖書的作者身上蘊藏著豐富的出版資源,等待編輯去發現、挖掘。這要求編輯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能與不同年齡、不同寫作風格、不同思維觀念的作者建立聯繫、保持互動,碰撞出新穎的想法和創意。
2.與設計人員的協調溝通
隨著圖書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圖書的版式和封面設計對銷售的影響會越來越大。據研究統計,很多讀者決定是否翻閱一本圖書僅用3-5秒,所以一本書能否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吸引讀者的眼球,往往取決於圖書的整體設計,尤其是封面設計。由於編輯對圖書的內容很了解,為了將書的內容、思想融入到整體設計中,需要他們與美術編輯進行有效的協調溝通,在此過程中,編輯不但要具備審美素質.還要對圖書市場、讀者有準確的把握,讓圖書在封面和版式設計上吸引人。
3.與出版、行銷人員的協調溝通
市場是圖書出版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缺少該要素,圖書的選題策劃只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缺少該要素,圖書沒有受眾,資訊難以得到快速傳播,就無法完成出版業對人類知識的傳承、文化傳播、新聞宣傳的使命。出於了解選題圖書的適宜讀者人群以及推銷產品的目的,編輯人員需要與行銷人員共同對圖書做整體的宣傳,比如借助一些會展、書展的機會宣傳,或者在一些相關專業的雜誌和報紙上做一些書評、書訊,等等。如果圖書的銷售發行有了編輯的專業配合,一定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定價、出版數量、出版週期、成本確定和控制過程中,編輯也應該與有關人員協商,了解費用構成,以求實現最符合市場需求的定價、出版數量、出版時間和最經濟的成本。
4.與讀者的溝通
圖書選題策劃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是讀者。作為精神文化產品,圖書會影響到讀者的思想和思維方式。編輯作為圖書的加工者,與讀者的交往是長期的。編輯希望出版物能贏得更多的讀者,無論在思想還是行動上都需要對讀者給予關注,認真分析讀者的心理特點,透過出版物促進編讀的溝通,建立和不斷擴大自己的讀者群。讀者透過出版物、讀者來信、社會調查等多種途徑回饋對圖書的認知與評價,對於編輯把握書稿加工品質、拓展市場、做好進一步的選題策劃都具有很大的幫助。因此,編讀交往是長效的,對雙方都有正向作用。
參考文獻
[1]呂應春.科技期刊編輯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編輯學報,2005(4):238-239。
[2]劉騰飛,欒奕.編輯工作者心理健康狀況研究現狀[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誌,2011(6):912-913。
[3]姬建敏.論編輯的心理健康[J].南都學刊,2003(4):112-l13。
[4]張興貴.成就動機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湛江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1):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