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二、圖書起源
2006/12/17 20:19:56瀏覽892|回應0|推薦2

 


 () 「河圖洛書」的傳說
關於中國圖書的產生,還有一個近似於神話的傳說,即「河圖洛書」中國最早的古籍《尚書》中也有同樣的說法。有人進一步解釋說:「伏羲統治夫下時,有龍馬從黃河出現,背負「河圖」;有神龜從洛水出現,背負「洛書」。伏羲根據這種「圖」和「書」畫成八封,就是後來《周易》的來源。我們今天所見到的《河圖》、《洛書》,是由一系列的神秘符號所組成的數位方陣。它們是經過周、秦、漢幾代儒生方士們之手加工後的形態,其原始面貌已無法知曉了。有人認為它是古代遊牧民族所畫的立體的天象圖;還有人認為它是由自然界的天然痕跡——龜甲發展而成的抽象符號,是中國第一部圖書,並認為《河圖》與《洛書》在中華文明史上曾產生了重要的啟蒙作用。華夏文化的源泉也可以說就是「河洛文化」,而《河圖》《洛書》則是河洛文化的初基。它所建立的辯證思維的模式,對後世的思想、哲學、文學和科學都有重要的影響。孔子曾說過:「河不出圖,洛不出書,吾已矣夫!」(《史記‧孔子世家》)

傳說和神話並不是歷史,但它是歷史的產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歷史。為此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些啟示:在文字發明以前,就先有了圖畫和一些簡單的符號作為傳播資訊的工具。中國文明的最早發生之地是在黃河、洛水一帶的中原地區。

() 圖書產生的時代
有了文字,就有了創造書籍的基本條件。當然並非從有文字開始就有了書籍。人們最初利用文字,不過是用來彌補生活勞動中語言的不足,促進思想感情的交流和資訊的傳遞,藉以喚起共同的行動。當人們開始有意識地將文字刻寫在各式各樣的材料上,藉以記錄經驗,闡述思想,並使之傳播久遠的時候,書籍便開始出現了。

中國書籍最早出現於何時,現在很難作出較準確的結論。我們至今尚未發現夏朝的文字和文獻實物,根據其他文獻判斷分析,很可能就是在夏這一歷史時期──即西元前21世紀至16世紀,完成了由文字到文獻典籍這一歷史性的轉變。其論據有七條:1.《史記》和《竹書紀年》都載有夏代帝王的世系表,儘管兩者不盡相同,但大同小異。這說明兩者是以同一份原始文獻記錄為依據的。而且,在殷墟甲骨文發現後,王國維據卜辭中殷商的先公先王世系考證出《史記》中的《三代世表》是「信史」,因為夏代諸王與商先王剛好是同時代的人,都在距今四千年左右。2.中國現存最早的史書《尚書多士》中有這樣一段話:「唯殷先人;有冊有典,殷革夏命」。這是武王滅商後,周公對殷商貴族的訓話,大意是:你們殷的先人,在推翻夏朝時,已有典籍,記載了這段史實。3.殷墟甲骨文是較為系統成熟的文字、其數量、規模及完備程度說明它已經不是早期原始文字,一定是經過了若干年的發展。特別是1983年又在西安西郊的一個原始社會遺址,發掘出一批更早的甲骨文,時間是四千五百至五千年前。這批甲骨文字體細若蚊足,字形清晰,剛勁有力,結構嚴謹,更新了人們的傳統觀念。據考證,這批早期甲骨文比殷墟甲骨早一千二百年,比夏朝還要早五百年以上。4.夏代,人們為了發展農業生產,總結並掌握了一定的天文曆法知識,以十二個月為一年,有大小月之分,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還懂得了十九年置七個閏年。夏代的曆法稱「夏曆」和「夏小正」,夏曆以寅月為歲首。春秋時,孔子曾主張「行夏之時」(《論語‧衛靈公》)。5.在《竹書紀年》和《世本》等古書中,有「夏發七年,泰山振」,「夏桀十年,夜中星隕如雨」等記載,這也是世界上關於地震和隕石雨的最早文字記錄,可作為夏代有文獻記錄的旁證。6.《呂氏春秋‧先識覽》載:「夏太史令終古出其圖法而泣之──乃出奔如商」。該書寫成之後。曾公佈於咸陽城門,聲稱能增刪一字者,賞予干金。可見這段史料的來源不會毫無根據。7.《國語.晉語》載:晉文公時,陽人猶「有夏商之嗣典……樊仲之官守焉」。《國語》 亦是一部嚴肅的史書。上述諸條雖為旁證,但足以說明夏代有典籍並非無稽之說。

三、掌書史官
分析圖書起源這一問題,除上述的文字、圖像符號和下一章展開敍述的物質載體及其形制以外,還需要一個重要的因素便是掌書之人。中國早期的文字和圖書與史官的聯繫十分密切,這也是中國圖書的一大特點。

古代把掌管文字記錄的專職入員通稱為「史」。「史」字象徵右手持物,至於所持為何物,則有許多不同的解釋。清代吳大澄說是簡策;江永說是官府的書籍;王國維說是盛策之器;馬敘倫說是筆;勞斡說是弓鑽,這弓鑽也是為鑽灼卜骨之用。總之,這些解釋儘管有異,但有一共同點,都與文字和圖書有關。王國維說「史」是專門保管、研究及寫作的官吏,它的另一個名稱是「作冊」,負責起草冊命和記錄宮廷中的重要事件、天子諸侯的言行和政府各機構的種種活動。很多金文和古籍中常有一個公式化的句子:「王若曰──」,就是說,這些檔不是王自己寫的,而是史官受命而作。

史官既要記錄帝王言行和軍國大事,又要負責管理政府的各種檔案圖籍,還要從事宗教事務,負責貞卜、祭祀等迷信活動。因此,他們身邊積累了大量檔案文書資料,他們是當時最博學的人,修史重任自然落在他們身上。

傳說中造字的倉頡就是黃帝的史官,這也是歷史的反映。三代之際,史官人數漸多,分工更加細密。我們可以從甲骨文、金文及早期典籍中找到眾多的史官名稱,如夏代的太史令,殷商的貞人、作冊、史、太史、內史,周代的大史、小史、內史、外史、左史、右史等。這些史官各有所職,如「大史掌國之六典,小史掌邦國之志,內史掌書王命,外史掌書使乎四方,左史記言,右史記事(《史通史官建置》)。各諸侯國也設有史官,開始由周王室委派,所記材料也要送交王室保存;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崛起,王室衰微。各諸侯國自立史官,利用自己的紀年來記載歷史,以示獨尊。於是出現於魯國的《春秋》、晉國的《乘》、鄭國的《志》、楚國的《檮杌》等上百種文書。生逢其時的孔子曾派他的弟子「求周史記」,「得百二十國寶書」。(《公羊傳疏》)。墨子也自稱「吾見百國春秋」。可見當時各國富修史書之盛。 

史官的職位是世襲的。世守其職的家族,通常有一個與書籍或記錄保管相關的氏名。諸如簡、籍、史、董等。《左傳‧昭公十五年》記載西元526年,晉國有一史官的後人名叫籍談,雖然相承了祖先的姓氏,卻不知自己家庭的歷史,周景王講述了其姓氏的來歷屆,譏諷其「數典而忘祖」。

中國早期文獻還常常有史官逃往他國,並把圖書典籍帶走的記載。《呂氏春秋》記載了夏太史令終古在夏桀不聽其哭諫後,攜圖法出奔如商。殷內史向摯,見封王迷亂,載其圖法出亡之周。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自序》中也說他的祖先曾世襲掌管周室典籍。西元前七世紀中葉,「司馬氏去周適晉」。這些歷史記載由於出自史官之手,大都偏袒史官,而斥責統治者迷惑淫亂。這種逃亡大都帶有出賣情報的性質。在朝代交替之際;更顯示出圖書典籍在統治者爭權奪位中的重要性,也說明圖書檔案保管者──史官舉足輕重,他們帶著重要的國家檔案、地圖等逃亡,有時促使舊王朝的削弱和傾覆。秦末漢初,劉邦攻入咸陽,眾將爭奪金銀財寶,唯獨蕭何先入秦丞相府、御史府收集圖籍文書而寶藏之。其後,漢王劉邦之所以對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間疾苦全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就是因為有蕭何從秦丞相府和御史那裡得到的地圖和文書檔案。這也從另一角度說明了圖書的重要性。

歷史悠久 一脈相承
秦漢之際,太史令實掌史職,秦有胡毋敬,漢有司馬遷等。東漢又有蘭台、東觀之設。這兩處既是中央的檔案、圖書館,又是官修著述之所。明帝曾以班固為蘭台令史,詔換國史。與《史記》、《漢書》並稱為「三史」的《東觀漢記》就是中國第一部由眾多史官集體編修的史書。它開創了政府組織史官集體編史書的先例,為後世史館的出現奠定基礎。曹魏明帝太和年間,始置著作郎及佐郎,專掌國史。到北齊時,改稱史閣,又稱史館──國家專門修史機構,後經唐代的發展完善,形成較為完善的史館修史制度。宋代史館分置有國史院。實錄院、日曆所、會要所等機構。史官有修撰、直館、編修官、檢討官等名目。元、明、清三代,改置翰林院,史官則設修撰、編修、檢討等掌修國史。除常設機構外,還有臨時性特開史館,名目繁多。 

中國古代形成了為前朝修史的傳統,「國可亡,史不可亡」(《元史董文炳傳》)歷代統治者非常重視歷史的連續性和繼承性。各類史籍,品種繁多,體例多變。其中,以《史記》為首的紀傳體正史綿延數千年、一部二十四史,篇帙長達三千二百五十九卷,上下五千年,是舉世無雙的一部通史百科全書。又如在編年體史書中,歷代共修實錄一百一十六部,僅《大清實錄》一種,就有四千三百五十五卷。史官在中國一直受到極大的尊崇,常由皇帝挑選任命,有的皇帝如唐太宗、明太祖等還親自擬定編修規則,參加修史活動。歷代最高統治者為什麼如此重視修史活動,並把它制度化呢?其原因有四: 

一是為借鑑前期經驗,以史為鑑,垂訓後世,以達到繼往開來的目的。

二是為前朝修史,證明新朝的合法地位,自圓其正統之說,以爭取民心。

三是為點綴升平,鋪張門面,籠絡士人,特別是那些「不食周粟」的前朝遺老,消磨他們的敵對意識。他們在其他方面斷然與新朝誓不兩立,極難合作,唯獨在編修故國之史這一點上,心情複雜,尚可通融,他們帶著懷念、留戀、悲憤之情,投身其中,唯恐忠奸不分,是非顛倒,他們熟悉舊朝史事,多少可抑制新朝史官對前朝歷史的歪曲貶低。

四是為控制褒貶大權,懲惡揚善,壟斷輿論,為本朝統治者歌功頌德,樹碑立傳,以鞏固王朝統治。歷代相沿的修史制度,保證了中國史書上下銜接,綿延不斷。這僅是中國圖書的一個縮影。( 2006.12.12 / 摘自中國圖書-之二 )

【注】上圖:河圖與洛書插圖引用自「易學講堂」網站。
http://www.kunde.org.tw/teach-a011.htm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son080&aid=6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