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本】出版流通業近十年的變化及展望
2006/11/12 00:00:07瀏覽1843|回應0|推薦1
2002.2.9 中國包裝網


一、總的概況
(一)各銷售通路的占有率(share)的變遷

日本出版物主要流通通路如下:
*書籍主要通路:出版社書刊發行批發公司書店
*雜誌主要通路:出版社書刊發行批發公司書店

書報(攤)亭
鐵路站書報亭

1990年經由書店的銷售金額為16,370億日元,1999年經由書店的銷售金額為17,386億日元。經由書店的銷售金額占整個銷售金額占有率,從1990年的76.1%1999年的68.1%,十年間有了大幅度的下降。這是因為書店在出版流通中的作用不夠大所致。

反之,書報(攤)亭、便利商店(CVS)的占有率卻顯著提高,其銷售金額占有率從1990年的10.8%上升到1999年的19.0%(據「書店經營討論會」﹝seminar﹞)。我們不妨可以認為,書店所下降的占有率恰好轉移到便利商店了。特別是雜誌在便利商店中占有率的增加是對經營同一類商品(雜誌、文庫、連環漫畫雜誌)的小型書店的打擊,在此競爭中被打敗而不得已退出經營的書店為數不少。

(二)直接銷售通路的擴大
日本的出版業中,出版社(製造業)、書刊發行批發公司(批發業)和書店(零售業)的命運是休戚相關的,三者合作是出版業發展不可或缺的條件。所謂不侵犯彼此領域的「行業三位一體論」的意圖成為主流。重新評估出版物再販制度的公正批發委員會和出版業在交流看法時指出,針對出版流通中僵硬呆板的現實,務必研究試行種種彈性措施。

在出版物流通中,出版社向讀者直接銷售商品的直販占有率正不斷擴大,透過利用網際網路,這個動向更為加速。這是由於出版社認識到,保持高達40%的退貨率是按書店等級、定量配發書刊所致,為此應積極地根據顧客確實訂單供貨以削減中間環節的贏利,提高自身的利潤率,目前這種傾向正日益擴大。

二、批發業

(一)兩極分化
就最近的出版流通業績而言,日販(日本出版販賣株式會社)的銷售金額為日本第一。其間東販(株式會江東京販賣)和日販兩大書刊發行批發公司(簡稱批發公司)之間的銷售競爭以及為爭奪銷售占有率的鬥爭深切地影響到中小批發公司。例如,降低書店的結帳條件和推遲付款日期,改變宛如自套絞索的購銷條件,推出前面令人膽戰心驚的「變更對帳戰」等,其結果是導致經營不振的嚴峻局面綿延不已。此外,兩大批發公司將專門書處理迅速化等措施,強行擠入原由中小批發公司獨佔的領域。由於致力於電腦化和線上(online)化,書店的氣氛和業務合理化都有所改善。但中小批發公司對此反應遲疑不決,對這種嚴峻形勢聽之任之,以致發生了地方批發公司如柳原公司自行整頓(1999年)和骨幹批發公司如北隆館破產等實例。

(二)退貨共同化
因不堪忍受退貨成本的增加,流通業開始了共同化的摸索過程。東版、中央社、太澤社、協和等所謂東販集團在上琦玉縣加須市的東京後勤中心共同進行雜誌的退貨處理。此外,還提出了包括建立對文庫本、新書等平裝書從新刊書和重版書進貨、退貨處理、改裝以及保管業務等一系列流通機能的流通中心的「桶川構想」。

日販方面則提出有大販屋、菜田、大洋社等四家批發公司設立共同處理退貨的公司。

三、書店業、零售業

(一)目前書店的問題

1. 營業利潤低
10年來書店的銷售總利潤(銷售金額 - 銷售原價)從1991年的22.20%2000年的25.44%,增加了3.24%。銷售管理費比率則從1991年的21.41%2000年的25.49%,增加了4.08%。扣除營業利潤後尚虧0.05%,近四年來,營業利潤一直呈負數(據《書店營業指標》,書店經營是營業以外的收益才好容易達到經常利潤的。

2. 付款條件嚴峻和發書過多導致退貨增加
配發的新出版書刊由於受銷售場地面積的限制,無法在較短時間內全部陳列出來會造成退貨。

最初,日本書店和批發公司的付款關係委托制度實質是「附有條件的買賣」,故商品貨款尚未完全收回就必須付款了。過量發書造成的書店資金周轉不靈,只能將店內庫存的書刊以退貨的形式來解套,即所謂「金融退貨」的現象。結果是書籍的退貨率從1991年的31.4%2000年的39.4%,上升了7%;雜誌的退貨率則從1991年的22.4%2000年的29.1%,上升了6.7%(據《出版指標年報》,絲毫沒有退貨減少的迹象。

3. 現存書店的危機感和管理不善
泡沫經濟時期,由於資金容易籌集,所以採取多開分支店的展開策略。這種策略後來終於招來了惡果,它增加了地方連鎖店(local chain)和原有的老書店關閉數量。所謂實力充沛的國營連鎖店(national chain)設立的地區以及對書報(攤)亭、便利商店等書店包圍威脅擴大的地區,儘管迎來了危機,但對競爭書店恰恰是不講究對應策略方式的時候。

(二)書店間競爭的激化

1.多開分支書店和書店大型化
書店新增門市面積從1991年的536家約30,626坪至2,000年的60058,363坪,呈擴張傾向。在1997年達到84,105坪頂峰後,增擴面積雖然有所放緩,但增加趨勢仍不容否定。

分支店的特徵是具備停車場等店鋪設施的路旁郊外型書店。它主要是兼營聲頻、視頻等出版物租賃的複合型書店,其營業種類一般包括AV出租並經銷文具、雜貨等。在那些地方推進連鎖行業後,就可充實本部的功能,還具有監察員、買主等作用,不少書店將追求低成本經營作為目標。

另一個特點是,大型書店往往在都市商業大廈內開設攤位式分支書店,其面積不僅有303坪以上的大型書店,而且還有標榜「具備各式專門書」的900坪以上超大型書店來滿足顧客「一次購足」的願望。


【注】東販‧上尾物流中心
2004年資料來源《MATERIAL FLOW

日本的出版界由4,400個出版社、35家代銷商(兩家大型公司市場佔有率為75%)和65,000個零售書店及方便店構成。

雖然市場久有「出版蕭條」之聲,出版社為了確保銷售額而擴大出版數量,以及書店書架的收容量飽和,退貨增加,出版物「短命化」,這些都有可能誘發螺旋形的衰退。讀書愛好的降低,讀書形式的變化、書籍購買費用的減少等等,無疑使出版界處於十分嚴峻的環境之中。

但是在出版界佔有四成市場的出版銷售公司東販卻從1994年開始投入600億日元的鉅資打造物流設施和資訊網路系統,在經營改革方面發起進攻。

本報告所介紹的雜誌運送專用東販上尾中心就是其中的一部分。這個項目投資150億日元,作為上尾計畫的一個環節在2001年完工並正式投入使用,完成了「動脈物流」和「靜脈物流」的合理化,最終建成了雜誌連續流通系統,實現了作為行業整體基礎結構的「流通改革」。(水上健)

透過雜誌連續流通系統實現了供應鏈
出版流通可以說是最典型的多品種、少數量的方式。據2002年統計,書籍共銷售74,000萬冊,雜誌共銷售322,000萬冊。市場流通的雜誌共有3,500種,出版社以發售日為重點目標透過各種媒體進行廣告宣傳,所以雜誌一定要在全國統一出售的那一天準時運到,不得有誤。和生鮮食品一樣,「鮮」度是關鍵!

東販與4,400個出版社和26,000家作為零售店鋪的書店和便利商店(CVS)有業務往來。如前所述,透過建成上尾中心,於2001年最終完成了雜誌供應鏈(SCM)既雜誌連續流通系統的構築,在雜誌出版流通的改革與創新方面邁出了一大步。

東販公司桶川計畫推進室副室長渡邊泰宏自豪地說,「這個系統作為從出版社到書店的行業整體的基礎設施,透過高品質物流提高了服務水準,同時達成了業務效率化及低成本化,對行業中各個公司的經營基礎的穩定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雜誌連續流通系統是一攬子統括進貨,分配(制定雜誌的配送計畫),運送,退貨等所有步驟的合理化流程。1996年設立的東京物流中心首先解決了退貨系統效率問題,2000年完成的雜誌分配系統解決了分配作業的合理化問題,而根據上尾計畫投資150億日元於2001年建成的東販上尾中心,構築了物流大據點和物流資訊系統,完成了雜誌運送系統的高效化。

雜誌連續流通系統是花了5年時間才全面建成的。

日本的出版社大量集中在東京,占總數80%3,500家公司都設在東京圈內,各代銷商也在東京近郊配置了物流據點。東販公司原在東京和崎玉有7個雜誌運送點,透過上尾計畫,集中為西台雜誌營業所、戶田、笸目、上尾中心的四據點體制。渡邊說,無論是從哪個據點運送出去都能保證相同的品質,計畫誤差率為10萬分之3,而實際達到了10萬分之2以下。這與他們要爭取達到的書店無需檢查進貨的目標越來越近了。

這個數字大大低於美國沃爾瑪「1萬分之8」的基準,在東販公司的率先引導下,正逐步成為出版界的標準品質水準。原有據點的物流品質也能夠趕上新中心的水準,全賴於透過新雜誌運送系統達成的作業負荷平均化效果。

新雜誌運送系統首先由總公司的電腦主機決定雜誌整體配送計畫,然後由東京板橋區的雜誌物流資訊中心(位於西台雜誌營業所內)安排各據點擔負的雜誌配送作業,並把資訊分發給各個據點。

過去在一個據點裡同時處理一般雜誌和週刊,而現在將一般雜誌(上尾中心、西台雜誌營業所)和週刊(戶田、笸目)按據點分開進行、使作業變得單純化、標準化。上位系統收集雜誌運送的實際記錄,用於工作成績的統計和業務分析。

最精銳工廠自動化(Factory Automation, FA)設備和手工作業的融合
上尾中心是通過型物流中心(編注:TC,Transfer Center具有商品分揀和流通加工功能為主體,不具有庫存能力的物流中心;還有PC型加工型中心﹝Process Center主要是以食品加工為主的物流中心DC型流通中心﹝Distribution Center﹞,具有庫存功能的物流中心等三種),負責處理月刊、季刊等一般雜誌和少年漫畫雜誌等部分大量發行的週刊。東販公司的四個據點一天要處理35萬本雜誌,其中上尾中心運送14萬本,占其中的40%

中心的作業分為進貨、發送(揀貨、配送前的包裝捆包)和出貨這三大部分。工作人員有27人,加上臨時工等流動人員總共不到500人。年底及盂蘭盆節等繁忙期處理量為平時的180%2003年為210%)。

一樓是進貨-出貨停車場、捆裝雜誌發送線(自動/手動)和散裝雜誌自動發送線,二樓是輸送機發送線和自動檢品(質量檢測)區。

物流中心裡最精尖的FA設備和人工作業的平衡絕妙無比。既有捆裝雜誌機器人、散裝雜誌自動發送線等嶄新的機器活躍其中,又開發了可以折疊碼放的物流車等輔助設備,處處考慮減輕作業人員負擔。

系統中有很多提高作業效率和精度的措施,尤其是正在申請專利的自動檢品裝置對誤差率降低到10萬分之2以下做出了很大貢獻。

這種裝置安裝在輸送機末端,能自動測出按店鋪揀出的雜誌重量,透過已登記的每包冊數計算出「理論重量」並與「實測重量」進行對照,如有出入,瞬間即可判斷查出。透過上尾計畫的實施,東販公司所有據點的全部輸送機上都已經安裝了這種裝置。

雜誌的重量事先無法確定,需要用實際進貨來的雜誌測取重量資料。在正式作業之前,我們要測量進貨所有種類雜誌的重量。測得重量之後還要考慮天氣以及裝訂裁截等原因造成的誤差,以保證按最新重量進行檢品工作。現在重量檢品誤差允許值設定得很嚴格,力爭不出現任何揀貨錯誤。

現在讓我們到這個達到了令人驚異的高準確度的上尾物流中心現場去看一看吧。

雜誌進貨(一樓)

12  進貨、卸貨
進貨車口可停放1110噸卡車。平均每天進貨200台,按裝訂廠送貨原樣接收入庫。
東販公司施行托盤連續搬運,使用木製平托盤(900×1,10Omm)和特製物流車進行高效運輸。

3 測定重量資料
每種進貨雜誌都使用進貨事務所裡的雜誌尺寸測定機進行重量和尺寸的測定,資料進行登記。這個資料在檢品及散裝雜誌揀貨時要使用。

4 成捆的週刊
上尾中心除了一般雜誌(月刊等),還要處理按捆為單位進貨的週刊雜誌。這些成捆雜誌用堆高機送到一樓的捆裝雜誌發送線。

5 垂直連續搬運機
散裝雜誌出貨的種類用垂直連續搬運機送到二樓的散裝雜誌專用揀貨線。為此設置了兩套HOKUSHO公司製造的垂直搬運機(商品名Vertilator)。


捆裝雜誌發送線(一樓)

67  捆裝雜誌機器人線
這是由機器人組成的卸垛碼垛系統,處理能力為650本(捆)/小時,在出版界是首次使用。卸垛機器人和碼垛機器人(見上圖)兩台為一組,共計四組八台。三機工業公司進行系統開發,大庫輸送機公司提供機器人主機。卸垛時機器人抓手勾住捆包雜誌的綁繩將其提起,這個技術目前兩家正在共同申請專利。

8收貨書店標籤的發行和捆包
雜誌經機器人碼垛成捆後,自動發行並粘貼標有送往書店名稱的條碼標籤,然後用塑膠膜打包。

9托盤自動碼垛
碼垛機器人和卸垛機器人相配合,每天開動14小時,兩台裝卸機器人可節省10名人員。

10 出貨區
經機器人碼垛完畢的雜誌用帶子捆綁後,用叉車送到出貨區。此時要在托盤垛上粘貼「配送區域標籤」。

11捆裝雜誌人工發送線小數量雜誌及負荷不能過重的帶有附錄雜誌等不使用機器人,用人工進行處理。今後預定所有捆裝雜誌發送作業全部用捆裝雜誌機器人完成。

12投入到散裝雜誌自動發送線
統一開本的雜誌散件發送只需用人工把雜誌投入到自動發行線中,其後的揀貨、標籤發行、按書店集貨和捆包全部自動進行,是上尾中心引為自豪的系統。

13自動排出
這是把雜誌一本一本地自動排出的機器。在6條工作線上設置,每套有5個工作站。每條線可同時處理5種雜誌,作業能力為450/小時。

14 裝入物流車
13處完成捆包後的雜誌裝入物流車並送往出貨區。

散裝雜誌揀貨和檢品(二樓)
15-17
散裝雜誌揀貨(輸送機發送線)
二樓是散裝雜誌人工揀貨專用區域。8條呈U字形的輸送機緩緩轉動,作業人員在其周圍根據各店鋪訂單傳票內容將自己擔負範圍的雜誌按規定本數放入小托盤之中1617。每條線具有1天處理8,000捆包的能力,輸送機線是按發送地區設定的。

18 木製輸送機
這是在一般物流中心很少看到的木製板條輸送機,設置在U字線的中央段。揀貨完了之後,操作人員把傳票和雜誌放在它上面。據說使用的是美國山毛櫸木,是根據現場人員的建議採用的,雜誌放到上面時不滑不澀,十分好用。

1920  全自動檢品系統
設置在木製輸送機末端。測重器上部的讀碼器掃描條碼,核對理論重量和實測重量進行檢查。

 重量檢品完畢後,雜誌進入自動捆包線進行包裝和打捆。

21 檢品修正
如在重量檢品時發現重量誤差超出允許範圍,則用人工進行確認和修正。負責修正的作業人員核對傳票和雜誌,或取出多餘,或從修正區域備用雜誌中補充不足,然後再次進行重量檢品。各工作線誤差率等都顯示於微型電子通知板上,提高了現場作業緊張度。

22出貨輸送機線
重量檢品結束後自動進行捆包,隨後送入出貨輸送機。在途中讀碼器掃描送往書店名稱標籤。

23 按送貨路線分揀
根據21讀取的條碼資料,使用滑塊式分揀機按運送路線/運輸公司進行自動分揀

24裝入物流車
就這樣,雜誌透過散裝揀貨、檢品和捆包後按運輸公司分別被送入不同的滑槽出口,再由作業人員裝入物流車。

25送往1樓出貨區
為了防止雜誌配送耽擱,從這裡送往1樓出貨區也要十分快速。5台垂直式升降機均可同時搬送2個物流車,平均每天搬出900台。繁忙期可處理兩倍的流量。

出貨作業及其他(一樓)
2627從垂直升降機裡搬出散裝揀貨結束的雜誌透過垂直升降機送到1樓出貨區,然後用堆高機送到裝車存放處。


 一、二樓共有68台堆高機工作,是豐田L&F公司和小松公司的產品。

28可碼放為兩層的獨特物流車
物流車是大和產業公司的產品,按東販公司獨特規格定購了3,000多台。可裝載700kg,適於搬送大重量物品,能夠兩層碼放,可以折疊。這種物流車的開發耗時近兩年之久。計畫今後在其他中心也要使用。

29裝上卡車
在出貨停車場將托盤和物流車裝上卡車。平均每天有210台卡車出入這裡。

30 取下配送區域標籤
這裡是出貨事務所。卡車裝載結束後,司機要把貼在各托盤上的「配送區域標籤」取下來。透過讀碼器掃描各標籤上的資訊,進行資料清除,徹底防止漏裝誤載。

31中央監視板
這是三樓事務所裡的中央監視.ITV系統。各區域的作業狀況和進展資料都可在數位畫面上顯示監視。

此外,東販公司在完成了雜誌項目之後,現在正推行桶川計畫,目標是一切從讀者需要出發,開發新的市場需求,建立完整的書籍SCM體制。集「運送」、「退貨處理」和「各出版社共用倉庫」功能為一身的新物流據點,預計在(2004年在桶川市開工建設,約兩倍於上尾中心的土地業已安排到手。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son080&aid=536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