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3/14 14:28:40瀏覽1355|回應4|推薦20 | |
引用文章 童年的中華路(一) 童年的每件事情深深的刻印在我的海馬迴內不會被遺忘. 偶而翻出來曬曬太陽.浸浸月光都覺十分美好! 這一篇來說說那些鄰居們....雖然鄰居們早已不再聯絡.並隨著時光逐漸凋零或遷移,但全都是我們(說了也沒人要聽.卻是)永誌不忘的快樂時光. 離開柑仔店阿B家往前不遠就到了擺滿了童裝的小倉庫兼住家,阿洲的家. 阿洲的父母在菜市場內賣童裝也做批發,這裡解決了我們添置衣服的麻煩:當我媽下達指令說要去阿洲家挑衣服,我們一定會開心的跳著過去,因為就要有新衣服穿了! 阿洲是我妹的同班同學,他十分害羞也膽小.偶而不小心在學校尿褲子了,老師就會指派我妹帶他回家換褲子 (噓~小聲一點,現在的阿洲恐怕也是當阿公的人了 ) 阿洲家的對面是他的阿姑和阿博家. 單親的阿博會"隔空抓藥"(從空中抓什麼看不見的東西放在自己嘴裡),這個習慣因大人不知所措而遭嚴厲禁止!這是壞習慣.不可以學! 大人們警惕著自己的孩子.阿博的媽媽無力.也無心去處理這種問題,是真有隔空抓物的特異功能或是心理因素已然無解. 阿博家的對面是家電器行,電器行的小兒子是我的同班同學姚登仁. 登仁的哥哥登文是我們那票小孩的孩子王.戴著眼鏡長相斯文的他帶領我們"攻城略地"與巷尾的孩子吵架叫陣或玩泥土.出外探險. 電器行早已不再營業,我們與孩子王哥哥已數十年不見,就算見了,彼此垂垂老矣再不復當年的模樣,誰也不認識誰了. 電器行的隔壁就是我們租來的家.「中華路一段九十三巷26號」. 其實以前這裡是"遠志里",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區域劃分被改成"中正里". 這個小小的家被隔成了三間的和式床租用給不同的家庭.說是"家"其實只有也五個塌塌米大小,我們是第一間最靠近門口. 這間二層樓的房子裡住了20幾個人,除了樓下三間塌塌米住了12個人以外,房東阿婆的二樓也住了她們三代家人.跟我媽最要好的是"咖子扣"(辰子)阿姨,跟我最麻吉的是阿姨的女兒~淑華. 淑華長我一歲,有外省人父親的她從小就很會做麵食,小時候她會做麵粉餅和餃子給我吃.如果我今天有那麼一點點麵食的能力,全都要歸功於淑華姐姐的啟蒙.小小年紀的她教我這個從未吃過麵食的呆玩人捍麵糰.帶我去市場採購餃子餡材料.小小的她教導小小的我說:韭黃比較貴.但那是包餃子最高級的食材、麵糰要醒才會軟、蔥油餅要抹豬油才會又香又酥..... 謝謝淑華姐姐 我家對面"蓬撲啊"(手壓幫浦)→ 這裡是大人們日常洗衣與小孩在都市中稍稍有的那麼一點點空地. (關於在幫浦邊的照片還要再尋找.找到到補上.) 我們的對面是"新方"家.新方的媽媽是"哈魯"(春子)阿姨. 新方家門口正好是蓬撲啊,所以門往內縮,現在用鐵皮圍起來成為住家. 新方長得像他爸:方頭大耳的跟名字很像.他的年紀跟我弟一樣大,小屁孩的我們根本懶得跟小小屁孩一起玩,雖然他玩起來比我弟還要野!新方媽媽的台灣國語都叫新方為"心慌",所以我們也稱他為"心裡慌張” 新方家的隔壁是間"看拿敖ㄟ",國語的意思是"中醫耳鼻喉科". 這家耳鼻喉科(若不是現今以招牌論定),在那個時代究竟是中醫還是西醫很難界定:看起來是賣中藥的.實際上負責整條巷子大人小人感冒.頭痛.便袐.烙塞.耳鳴.失眠.精神緊張...... 最重要的,是所有小孩跌打損傷或是塞異物噎到時的急救師.正常的小孩應該不會無聊到經常將異物(銅板.橘子籽......)塞到鼻孔或是喉嚨裡 但這條巷子的孩子都很皮,什麼奇怪的無聊舉動會不定時演出個雞飛狗跳. 看拿敖的對面.也是我家的隔壁,樓上住的是秀秀的家. 秀秀家有好幾個姐妹住在這間衛生環境較差的二樓房子裡. 秀秀的媽媽一頭像鬼一樣的長髮養了好幾個也是長髮的女兒們.那一年全巷子小孩全都包起大毛巾噴上薰死人的樟腦油,就是秀秀一家人傑作! 那些殺不死的頭蝨啊~ 這條巷子不長,但是回憶很長.留待下一篇再繼續介紹鄰居們 |
|
( 在地生活|中彰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