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如何快樂自在過生活
2013/06/23 01:00:41瀏覽652|回應0|推薦2

很多朋友,常常為了生活奔波,忘了自己生命的意義,被一個似乎永遠都停不下來的「思想」給控制而不自知。那就是一種隨時隨地的「強迫性的思考」,相信一說出來,大家都會深有同感。

 

是的,強迫性的思考、思想。

 

但,這正在強迫我們思考的人是誰呢?不是我嗎?不是我的話又是誰呢?那究竟是不是我?

 

其實,這個強迫性思考的人正是我,但也不是真正的我,那到底是誰?

我們姑且說它是我們的「無意識」,是我們的過度自我、自負、自尊心,我們的「自我意識」等等,英文的同義字是ego

有一句諺語這麼說:

The ego is an illusion, separateness, and trouble.

自我(ego)是一個幻覺,分離,及煩惱。

一點都不錯,就是這個ego害慘了我們。

 

大家回想一下,我們是不是常常在事情還沒有發生時,就有一個「思想」先幫我們「先入為主」想好了一切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而且還有很多種版本。譬如:我們要趕赴一個重要的約會,不幸要遲到了,這時心裡一定很著急,腦子停不下來的想辦法,一會兒想出一個理由,一會兒又被自己推翻。一下又想到可能會被罵個臭頭,一會兒又覺得可能會更慘…,一會兒可能又有新念頭出來,讓自己自圓其說,等等之類的念頭,天馬行空的,拚命在腦子裡打轉。

 

請想想,事情還未發生,在趕路的過程中,就拚命的給自己找理由。這個一直在想辦法替自己開脫的人是誰?這當中,是不是想出了一堆「分離」思想,萬一對方不能接受我的理由,我是不是被看不起,那如果這樣,我也要找個對方的缺點來反擊,我怎麼可以被輕視!我是有本事的人,誰都不能欺侮我!

這就與眾人產生了「分離」的負面想法。

 

而事實上事情都還沒有發生,對方怎麼對我,都還不知道,就糊里糊塗的先自亂陣腳,先把一些「幻覺」給塞滿了原本該清新自在的自己!這不就是標準的自尋「煩惱」嗎?

 

是誰在擾亂我們?是我嗎?不是我嗎?

 

這就是佛陀說的:煩惱眾生。一念無明造成的!

 

其實,人,都很希望被認同,被認同是基本需求。但卻又常常做一些相反的事。是誰逼我們做這些相反的事呢?就是ego。上面所舉的例子,明顯的把ego做的三件事明白表達清楚─「幻覺、分離、煩惱」。讓我們不被認同,讓我們受苦的都是ego

 

Ego最喜歡強迫性的思考,一會兒要我們做這,一會兒要我們做那,停不下來的想東想西。連睡覺前的最後幾分鐘,都不讓我們安寧,直到累的不得了了,才昏昏沈沈的睡著,第二天一睜開眼,馬上又開始計畫一天,計畫下週、計畫未來,週而復始,無止境的強迫性思考。

 

怎麼辦?怎麼讓自己不要再被ego帶著跑。佛陀他老人家早就說過了:活在當下。

 

大家都知道這句話,可怎麼活在當下呀!

 

佛陀: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了無可得。

 

過去的事,早已隨風而去,永遠也喚不回來,再想都是「幻象」。未來的事,變數太多,怎麼想也不可能完全順心如意,所以也是幻象。現在心,才想完,立即成為過去,怎麼抓得住,還是幻象,還是不可得,真正是了無可得。

 

可是ego嘛,最喜歡把過去牢牢抓住不放,最喜愛計畫未來、憧憬未來,就是不把當下當成一回事。

 

過去的生活歷程,各種社會、家庭、學校的制約,讓我們成為現在這個人,這是ego所知道的一切,它牢牢抓著不放,所以沒有了這些學歷、社會地位、家庭地位,ego無法生存,它一定要有「過去」。當我們的社會地位受到挑戰,它會毫不考慮的立刻反擊,家庭地位受到威脅也一定抗爭到底。社會上層出不窮的政治、社會新聞,講的不都是這些故事嗎?我們是不是也常常像這些新聞主角呢?

 

古諺: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又說: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

 

這些話是什麼意思?人生本來就像一場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是天命,人人該盡責做好自己,學生像學生的樣子,軍人像軍人的樣子,老師、長官都得有自己該有的責任,都該演好自己,這都是本份,沒什麼好講的。可就是一大堆的人,不甘做自己該做的事,想要更多的認同,想要得到更多。結果不如意時,就開始脫節,發生了許許多多的奇怪社會現象?例如青少年的逃家、吸毒、網交等等。

 

這都是ego的不滿足造成的。它要很多東西來滿足它,不願按照劇本來演好自己,整天想的都是放肆、遊樂、玩耍。

 

到頭來,這些戲,就愈演愈亂,愈演愈烈。終不知,這些都是ego給我們的「幻象」,為了這些幻象,虛擲一生。

 

只有深入當下,才可以讓ego退居幕後,為什麼呢?當我們全心做現在正在做的事的時候,如果是專注的、不左顧右盼的,這時ego就無法干擾我們。請試試看,我們拿起水瓶倒水進去時,如果粗心大意(ego做主,東想西想),水一定會灑出來,如果小心翼翼地倒水(ego不再想東想西),水一定倒的很好。

 

這有什麼差別?一個是ego做主,小事情都做不好,一個是自己做主,ego退居第二,小事情都做的很好。道家有句話講的好:如果一件簡單事,有人做的很好,這個人不簡單。一件平凡的事,有人做的很好,這個人不平凡。

 

所以,小事做的好,ego無法滲入我們的思想,那要把小事做好,怎麼可能容許自己想過去,想未來呢?當然不能亂想,只能怎麼樣?活在當下呀!

 

得到了一個結論,當我們全神貫注在當下時,ego不再發生作用,誰當家做主,自己當家做主。這時的我是誰?佛陀說的:父母未生之前本來面目。也就是所謂的自性,本我、大我、真我。

 

只有真我出現時,才能認清自己的生命意義,否則都是戲台上的角色,昏昏噩噩的過完一生,回頭一看,啊! 我不是我希望的一生,懊悔而終,豈不可惜?況且,還有一個很大很大的問題,我們什麼時候走?怎麼走?走去哪?

 

要探究這一層大問題,可得花很多篇幅來說明,這次暫且說到這裡。

 

(下篇預告:上台,我們盡力扮演好各種角色,下台後呢?我們就得卸妝做自己不是嗎?那,什麼才是真正的自己呢?)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mesyu007&aid=780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