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專訪哲學大師伽達瑪
2005/09/16 00:11:55瀏覽2074|回應4|推薦9

這篇訪問做於二千年。發生日蝕的那一年。訪問他後,先是台灣發生了大地震,我自己生了一場怪病,而他於隔年去逝了,我一直沒有忘記當時住在海德堡的哲人,以下是這篇訪問,只是為了紀念這位可敬的老人家....

德國的伽達瑪「 Hans-Georg Gadamer 」是廿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一九○○年出生的伽達馬接受聯合報的專訪為本世紀做了回顧,兼談戰爭、知識追求及未來人類的發展。這位關心台灣的哲學大師也談及兩岸問題,他認為下世紀中,共產主義將不復存在; 伽達瑪認為,所謂的「全球化」發展其實並不存在,人類只能透過界限來暸解自身,而網際網路和大眾傳播對人類未來的影響有限。這位百歲哲人也祝福新世紀的來臨,以下是訪談紀要:

問:明年二月十一日是您一百歲生日,您如何回顧這個世紀?

伽達馬答:我活過兩次世界大戰,我也活過納粹時代,但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饑餓。那是一九一四年,家裡幾乎無食物可吃,我的少年時期大部份時間都在挨餓,尤其我父親當時是普魯士公務員,他極力反對家人去黑市購買食物,戰爭末期,靠著親戚的接濟,才勉強得以存活。

問: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您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有可能發生嗎?

答:第三次世界大戰會發生,只是時間遲早而已。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發生便到了世界末日,我盼望人類彼此能學習避免這一天的來到。

誰是本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

問:您是當代最具朔望,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在您的眼中,誰是本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

答:海德格及維特根斯坦。

問:柏林圍牆已倒了十年,但兩德人民心中藩籬並未撤除,民族主義在資本主義發展末期究竟扮演何角色?

答:我很慶幸資本主義的發展強大到夠壓抑民族主義,這也是我們唯一的出路。柏林圍牆倒塌並非人類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影響人類最深巨的事情是核子武器的發明、使用。

問:柏林圍牆倒塌的同一年,北京天安門廣場學生運動慘遭鎮壓,您對此有何看法?

答:中國大陸沒有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的地區都可提出宗教性的解釋,但無神的政權沒有答案。中國大陸反常的政治思考模式帶來反常的政治決策。我們很難預測中國大陸未來會如何發展,我想,這尤其會對台灣產生無形的壓迫,西方國家應該看到民主和共產的差距,應該有勇氣承認台灣的主權。

我認為,下一世紀將掌握在中國人手中。這是極其詭異的,尤其那裡人權記錄不佳,人性價值也愈來愈偏頗。我一向認為,台灣保留了中國文化和傳統,我也希望未來中國文化得以繼續在台灣保存。

問:您認為海峽兩岸兩個實力懸殊的政治實體可能達成共識嗎?民主和共產可能對話嗎?

答:民主和共產不可能對話。我不認為下一世紀共產主義仍會持 續存在。雖然,我也不認為兩岸會發生戰爭。兩岸問題並不全然只 是兩岸中國人的問題,這是全世界的共同問題,譬如中共若使用核 武解決台灣問題,其他國家不可能坐視。

我認為,未來中國大陸一些地區若不像過去蘇聯的解體,則會透過自由貿易和外界的接觸與衝擊,整個系統一定會改變。

問:除了中共的威脅恐嚇,最近台灣也發生大地震,引起人心不安,您可否談談恐懼與害怕?

答:你們有權害怕中共的恐嚇,但地震則不必過於擔心,那絕不會比世界末日更可怕,未來人類很可能會面臨世界末日的來臨,那才是真正的恐懼。我不悲觀,我不相信世界末日馬上會來臨,我以為人類活著不是為了安全而已,只有恐懼害怕才會帶動我們繼續追尋未來,恐懼不但是動力,也是我們的希望所在。

問:您早期是海德格的好友,也是他的學生,你可否談談他對你的影響?

答:我跟隨過海德格,但那是在哲學領域上,絕非政治上。在哲學理論上,海德格比我更為唯理主義。我們的風格和信念完全不同,我舉個例,譬如柏拉圖,我一直對詩和哲學之間的距離有興趣,對柏拉圖便比對亞理斯多德著迷得多,但是海德格便只看得上亞理斯多德,海德格從來未重視過柏拉圖,認為柏拉圖充其量只是亞理斯多德派的一個學生。

 

問:你在你最重要的一本著作「真理與方法」中談及成見,你這一生中有過任何錯誤的成見嗎?

答:我仍然認為,我們必須分辨正確的成見與錯誤的成見,只有如此,才能明白事實,認知真理。

問:人類即將進入公元二千年,談及真理,你認為科學能指引我們尋求真理之路嗎?

答:這要看什麼是真理。如果你深切地看待科學的本質,那裡只剩下純粹的數學,其他的科學不是科學,連邏輯學也只是虛構,具有演繹的元素罷了。

問:詩可能成為科學家使用的一種研究元素嗎?

答:對,可能。因為科學只會跟隨科學的真理,那只是邏輯,人為的能力訓練。但我並未看輕科學。雖然我認為大部份科學像自慰,你不可能以科學尋找到真理,人類若沒有詩的指引,將極難找到真理。譬如我讀杜斯托也夫斯基的作品,我常以為,那比任何科學更準確,在我的哲學概念中,藝術性總是高於一切。

問:人類已走進廿一世紀,全球化的腳步不斷地加快?你不覺得柏拉圖或杜斯妥也夫斯基是老舊的東西嗎?

答:那也要看「全球化」所指為何,我不信任「全球化」這名詞。我認為任何界限消失之後總會有新的界限產生,這是一種無法阻擋的現象,我也希望沒人可阻擋這種現象。事實上,人類只能透過界限來暸解自已,如果一直處於異化的境界,將無法及無地著力,雖然擴大將使我們逐漸明暸生命,但是我們也必須明白知識是有界限的。

問:但人類對知識的追求不正因為想要超越知識的界限和藩籬嗎?

答:當然我們想超越知識的界限,但同時我們也認知我們無法超越界限。讓我們回到人類生命的界限好了,幾乎無人可以超越死亡的界限,我也無法超越。這是基本條件,也是人類發展的基礎。

問:在網際網路上,人們已經發明一種程式可以算出自己的死亡時間。

答:那太好了 (笑 )。你看,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愚蠢。知識和資訊並不是同一個東西,資訊剛好是知識的反面,如果人類得到過多資訊,那麼他將不需要知識,如果人類只能得到資訊,而不能獲得進一步的內容,那資訊氾濫只會愚化人類,阻止人類思考。

問:您認為傳統價值對未來發展將產生什麼作用?

答:我們在談傳統價值時,美國人早已在另外的星球開發研究了。這是無可避免的發展。人類受苦正因傳統價值不但不夠深入,反而愈來愈弱化,這裡不是指民族主義。我認為只有通過傳統人文價值,人類才可能維護瀕臨存亡的人性,在這一點,沒有任何人可以免除這項試煉。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dechen123&aid=63549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羨慕
2005/09/19 22:02

好像在這裡表達我的羨慕才對

那我就再哇一次吧

哇~

你跟Gadamer談過話耶

什麼時候去拜訪一下Habermas呢?


黃雅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說得好
2005/09/17 10:51
資訊剛好是知識的反面,從事處理大量資訊的新聞工作,更常心有戚戚

琉璃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透過界限認識自己
2005/09/16 23:20

伽達瑪談科學、邏輯和詩,談得得好。他談全球化也說得很好,人的確是透過界限來了解自己。佛教說六道,這個道,正是界限。不過伽達瑪顯然不太了解東方的宗教(或者他不認同),所以不認為人可能突破這種界限。


muguet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很喜歡他關於傳統價值的看法
2005/09/16 10:25

我很喜歡他關於傳統價值的看法

「我認為只有通過傳統人文價值,人類才可能維護瀕臨存亡的人性」

真是發人深省


muguet porte bonheur!!^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