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15 03:37:21瀏覽754|回應3|推薦37 | |
「聽說,撥個淺淺的小凹,放上一顆蘿蔔仔,回點土,澆幾次水,過了百日,就有甜香爽脆胖胖水水的蘿蔔可吃了!這該是多麼興奮的事呀!」花轎打了兩個彎,離村子約有兩里地,正越過一大片的黃花田,花香襲來似淡又濃。 伊從來不知種子這麼神奇,直到十五歲那一年,她仔細的看著身子長圓長圓、尾巴極尖極尖的種仔,方覺得這蘿蔔仔很可愛,挺耐看的!那淡褐色的仔匣一輪一輪、鼓鼓的。放在耳邊搖動會沙、沙、沙的低語,像是成群關在家門的孩子,要急著出去!伊左手窩著掌心,右食指小心翼翼的撥弄撥弄著,突然「剝」聲極小極小,壳破了,掉出了三四顆小小紅紅的仔,油亮亮的,心想這點油亮亮應該就是點亮神奇的生命之光罷。 後來伊阿嬤教伊將芥子、香菜或油麻和些土來播撒,會長得很均勻,開出一田田的黃花。也跟伊說所有的菜子都跟人一樣,所有的女人命同油麻!有一天總會要嫁。從那時起,她當自己是一畝田地--------- 出離 人道眾生有蒙受災難苦痛,想出離這個堪忍的娑蔢世界。有憫於眾生苦難發大菩提心而生出離。這種具出離生死的出離心,它是一顆成佛種子,留待緣成。而出離行到底怎麼來做!修出離行也就是去執。出離過去執著的事物。記住,當你不再執著於觀點、事物或習慣,它就無法擺布你,你也就獲得了自由自在。 如果有一個觀點令你不舒服,那是因為你執著於一個相對的觀點。這個觀點奴役著你。不論這個相對的觀點是誰說的,有多麼正確,你都應該從那裏出離。對事也好,對人一樣,出離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你改變心態,不再執著於你的方式和想法。還有一個就是把眼前的石頭踢出去,永遠不要再讓你看到它。很顯然,前者是一勞永逸的方法。後者只能暫時解決問題。 當我們生氣的時候先要探討原因,是否因為我們所期待的沒有出現。我們的期待,就是你所執著的。常常是你有多少執著,就有多少痛苦,要擺脫痛苦,你必須從所有的執著裏出離。 經過一段時間的修行之後,你將有所不同。過去你追求完美,因為這個世界多數事情都不會輕易俯首聽命,所以做一個完美主義者註定要經常受苦。現在你可以容許一些不完美的事物。事實上,只要把你的心稍作調整,一切都會很完美;你之所以會看到不完美,是因為你有各種執著和期待,如果你出離了所有的「我執」,你會非常自由,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激怒或傷害你。 佛教的觀點都是為了破除另一些觀點而存在,如果你領會到一些「人生如幻」、「觀受是苦」等佛學理論,不管這嶄新的觀點是多麼令人心醉、讓你折服,它都不應該成為你的新主人。這樣的又一執著就是法執。我執法執都不應執著,因為有了執著又入凡情。 入理 內覺人身,外覺宇宙。認識宇宙人生的科學,才是我們修行意義之所在,這也是佛學的真實涵義。 佛、梵語「佛陀耶」翻譯為覺者或智者。覺是指對事情注意並了然,有覺察、覺悟兩層義思。 學佛為要除去覆蓋本性的無明,轉識成智。這無明皆由煩惱障與所知障所引起。煩惱障從貪、瞋、痴、慢、疑等我執而生,能擾惱有情身心,而障涅槃。所知障從法執而生,能覆一切所知,而障菩提。古德有云「不怕念起,只恐覺遲」,覺察到了,煩惱自然漸漸斷伏。無知固然可憫,有知亦是錯覺,覺悟用來對治所知障;智云決斷明了之義,此非世智聰辯,是專指能澈底認識宇宙真相,具辦一切人事之智慧而言。 智慧有三個次第,其一是一切智:能知一切法總相。經上說:「萬法皆空」,凡夫執為實有。其實只是因緣所生。故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從假入空,觀見真諦理,見思惑斷盡即開一切智。二為道種智:修學無上法門,能知諸法別相,見俗諦理,內外塵沙惑盡,以諸佛道法,啟發眾生善根,是為道種智。其三稱一切道種智:蓋佛法無邊,唯佛究竟。此修中道觀,斷根本無明惑,見空有不二,了然佛知佛見即與佛同等智慧。 修行期間,善知識接踵而來,說法不一。而認知有真有假,見解有圓有偏。初學除依聞思修,廣學多聞外,並根據佛陀明揭之法四依,即是正信。 依智不依識:智是本心性德,與法性合,識為妄想生心與煩惱俱,學佛修行惟依聖教,策發真智,若分別考據,欲辯佛說,徒增罪業。 依法不依人:法不自說,惟佛能說,載之三藏,名聖言量。故學佛惟依佛經,不論誰說,契合佛法奉行,不契佛法如同魔說,當捨。 依義不依語:文字指月,究竟非月。言說詮理,並非真理。故不論誰說,只須依理,換句話說:「只見義理,不聞人語」。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指究竟實義,不了意是未了未盡之真實話。但亦是方便語,佛隨順眾生或說人天福報、或說小乘自了,皆是方便,至其明示大乘行中道實相即為真實。 上圖是蘿蔔仔。下圖仔匣長長的是芥子,幾個抱成一團的是香菜。蘿蔔和香菜開白花,芥菜開黃花,而伊在作嫁的途中所見的是油菜花。 這圓圓的香菜籽有壳,碾開來扁扁的那才是種子。它們都很小很小,但生命力旺盛。茶餘飯後倒可一問,這三種菜何者種子最小!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