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1/17 14:30:40瀏覽2056|回應5|推薦11 | |
這一篇應該就不會講太多理論的東西。說是「應該」,主要是因為怕自己不小心又囉唆了一大堆,看起來會很像個碎碎念的歐吉桑(想想自己好像真有點像)。 大多數的人對於淺景深的運用,最常用的就是把主體放前面,讓背後形成散景。我自己當然也是如此,尤其到了山上,看到一些喜歡的或者是從沒見過的植物,忍不住拿起相機就拍,當然拍出來的相片就是主體在前面,背景在後面的所謂「圖鑑照」了。 21.雖然是類似圖鑑照的相片,花點巧思,讓另一朵花當做背景的一部分,也是個不錯的做法(玉山龍膽,龍膽科)。 22.淺景深的圖鑑照,也可以加入適當的光影。尤其晨昏時的陽光比較柔和,多加利用效果不錯喔。(毛地黃,玄參科) 23.這張是使用微距鏡(Macro Lens)拍攝的。微距鏡也是一種定焦鏡,拍出來的景深相當淺,構圖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對平面的建構,才不會造成想要清楚的地方反而糊掉的狀況。通常對於拍攝主體稍微拉開一點距離,會更有助於對焦平面的建構。當然微距鏡超淺景深所構成的散景,相對也是非常迷人的。至於這張相片的光線角度以及光影建立的關係,就留給有興趣的朋友自己研究囉。 24.光線的角度相當重要,這張黑鳳蝶的相片拍攝時間很接近中午,光線相當直而強烈。花朵已經快要過曝了,蝴蝶看起來還是黑黑的。 25.這張主要也是要講對焦平面的建構,用的還是微距鏡。這張相片我在構圖的時候,盡量讓整隻紋眼食蚜蠅跟我的鏡頭保持完全一樣的距離,這樣就可以整隻都拍得很清楚。 26.換個角度,如果我只想拍攝清晰的頭部以及牠面前的花蕊,稍微挪個角度就可以了。此時食蚜蠅頭部到鏡頭的距離,跟身體或尾巴到鏡頭的距離就各不相同。不同的距離就會形成不同程度的散景。 不小心又囉唆了一堆光線的角度,以及對焦平面建構的關係。上面這張圖,不見得只有DSLR可以拍得出來,比較高階一些的DC同樣也可以拍出這樣的相片。至於隨身用的小DC,雖然解像能力沒有這麼高,也沒有這麼淺的景深,但是對於光線與光影的掌握,以及近拍時對焦平面的拿捏,原理都是一樣的。況且DC用的都是變焦鏡頭,比起定焦鏡頭來說,對焦平面也更容易掌握。 但是景深還有其他的玩法,利用微距鏡頭或者是變焦鏡頭的望遠端,把景深當成一種遊戲來玩,往往會有令人驚艷的效果。 27.杜鵑怎麼拍?利用微距攝影,只對雄蕊對焦,就是大紅杜鵑夢幻版。 28.利用前面的花當做前景的散景,主體花朵放在中間,就很有萬花筒的感覺。 29.如果前景的花朵更近一些,櫻花就會變成粉紅色的輕霧,加上背景有些藍天,被當作主體的櫻花就如同籠罩在粉紅色與藍色的花霧中。 淺景深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製作出各種不同的效果,其中我比較喜歡的是這種夢幻效果的表現。粉紅色的部分其實也是櫻花,只是這些櫻花剛好在主體的前面,模糊成為散景之後剛好就會變成這個樣子。櫻花比較高,一般的消費機或許沒辦法拍出這樣的效果,但是這個概念其實都可以運用得到的,比方下面這張圖: 30.這是在我家們前拍的茶花,一般的隨身機開啟小花近拍模式之後,穿過樹葉中間對紅花對焦,就可以拍出這樣的效果。可惜的是這張相片沒有光影相襯,打了不少折扣。 31.利用枯葉與綠葉來表現「榮與枯」的對比,拍攝時場景與主題的選定,可以為畫面增添些許故事性。當然光影在這邊是相當重要的,仔細看背景的一點綠葉,正好有陽光穿越進去。如果沒有陽光,或是陽光的角度不對,背景會整個漆黑一片,效果也就不會這麼理想。 32.這是用一般鏡頭拍攝的。 攝影者往往有著比一般人更敏銳的觀察力,綠色的苔蘚植物好比地毯,一顆顆類似小豆芽的植物,可以是跳躍的音符,也可以是山間的精靈。這樣的場景,如果用微距攝影,玩玩淺景深的遊戲,應該會有不錯的效果。 33.玩出來的結果就變成這樣。 這張夢幻感十足的相片,用的是微距鏡頭拍攝的。因為景深相當淺,一些雜亂無章的草會整個融合成前景與背景,會有一種流動的錯覺。使用DSLR同時手中有微距鏡的朋友,大概都很清楚這張相片是怎麼拍的,甚至最好改用手動對焦,隨機取得自己想要呈現的效果。我覺得最重要的,反倒是對周遭的人事時地物是否能有敏銳的觀察與感應。心情閒適下來,步調放慢一些,感動往往就在腳跟旁。 如果可以善用淺景深與光影之間的關係,影像就可以像是魔法一般,有著層出不窮的變化。在虛與實之間,創造出無限多種的效果。 |
|
( 興趣嗜好|攝影寫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