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5/12/27 07:31:23瀏覽924|回應9|推薦65 | |
長跑健將站在起始點,當槍聲響起衝出的一瞬間,連自己也無法預測,終點會是高聲喝采迎面而來,榮耀上身,或是只是盡責的完成全程的比賽,獲得基本的鼓勵和支持,還是,中途出了點意外,不得不離席而去。但是,賽前有充分準備,好好努力,不論結果如何,至少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在,贏了固然歡欣,輸了不至於怨天尤人。 雖然打小,寫了不少「我的志願」,但沒有一個是美夢成真,因為「希望」,只是空泛的社會流向,一個父母的期待,對自己不具任何實質的意義。沒有考量自己能力,沒有具體行動目標,「希望」永遠是一座空中樓閣,難以抵達。 記得小時候,曾經閱讀一篇文章:一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置身綠意盎然的大草原,胸中滿是自信與鬥志,對於眼前突然出現的兩道門,他不經心地隨意開啟其中一扇門。門後的景緻,令他傻眼,高山峻嶺,溪壑寬敞,川怒水急,石礫嶙峋,他拿不出勇氣攀爬渡溪。於是,他急忙找另一道門,就這樣一路尋找,最後,一個髮白背駝的的老者站在夕陽西下的沙漠中,一手遮著眉心,原來他還在尋找回到碧綠草原的那扇們,他花了一輩子時間,仍沒搞清楚,機會是稍縱即逝,不可能再回來了。 「把握機會,創造人生」,老生常談的話,不稀奇,可是,知道歸知道,幾個人真的做得到?其實,生命中也有很多的「無可奈何」,逼得你不得不有所選擇、轉折。921地震,製造多少破碎家庭,有人就能面對困境,設法解決,走出一片天。機會因客觀因素影響不存在了,必須另尋他途,智者揮別傷痛,走出悲情,就當作是上天再一次的考驗,振作精神,重新出發,前面仍是坦蕩大道,光明前程。上蒼關了這道門,必定另開一扇窗,景色不變,希望仍在。 父親早逝,一直是我心中無可言喻的憾痛,從他為我們定報紙,購買兒童書籍、雜誌,可推知他對子女應有一分期待與規劃。可惜,學生時代,終日埋首書海,為考試忙碌,不曾與父親有甚麼聊天與溝通的機會。由祖母一手帶大的他,成長過程十分艱辛困苦,唸書無法隨意,想來是心有不平,又不得不忍痛接受事實。他打算藉著給子女完善的教育撫平心中的遺憾,可惜,天不假年,英年即逝。臨終之際,眼角滴淚,輕吐一句:「空頭支票!」是未能親睹兒女成年、成材的悲鳴?還是……答案已不可考了。 至今,兄弟姊妹相聚,每一提及父親,總是無限噓唏,不勝感慨,原來我們都忙於自己的課業,誰也沒機會讀清父親的心事幾百重呀!有記憶以來,他用他大而粗糙的手牽著我過馬路,他用他的老鐵馬載我上學去,一切那麼順當自然,過了馬路、到了學校,早沒了父親的身影,更別提心中可存有幾分感激之意。當時,怎沒想到,躲進他懷中撒嬌;受委屈時,眼淚鼻涕弄濕他的肩頭?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多少人為它滴淚抱憾,但是,人常要失去才知珍惜,遺憾終生無法彌補。 發現機會、把握機會、創造機會,全操之在己。等待機會的人,即使機會在眼前也無法看清楚,而可能錯失良機。與其生活繁雜,腳步急促,始終覺得事事不如己意,怨聲連天,何不調整一下步調,四周張望,靜思細想,可曾漏了甚麼?可有聽到機會的敲門聲? 唸書也好,工作也好,侍親也好,……事事都得靠機會的掌握,行動的配合,不要遲疑,不要觀望,即知即行,才不會有太多遺憾與感嘆!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