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2/22 10:16:56瀏覽572|回應4|推薦20 | |
《該出現簡體字的地方》
陶傑 / 2016-02-17 吵來吵去,維護當代簡體字的一方,永遠不會承認,簡體字的結構崩潰,與傳統中國文化完全割裂。 不錯,早在民國時代, 一九三五年,教育部名下的一個簡體字委員會,研究中文文字可以在保存美感、維護邏輯結構的大前提下,合理簡化。只公布了第一批,日本侵華,從此擱置。 民國時代的一批簡體字,都經過文字專家,參考明清兩代流傳下來的異體,開會敲定。譬如「灰塵」的那個「塵」字,簡化為「尘」,土之小粒;或「體育」的「體」,簡化為「体」,人之本;「珍寶」的「寶」,簡為「宝」,皆有邏輯在,而且兼顧中文象形美感。 一九四九年之後,農民當家作主,簡體只考慮一樣,就是減少每一個字筆劃的數目,其他一概不理。筆劃數目一減再減,譬如「鄧」先簡成「邓」,然後又減為「邒」──然而這兩個物體的左邊,其實同樣都是兩劃。但「又」的第一劃,要向下撇一下,對於懶人,那向下一撇,已經可以多選為一劃,而「丁」,則是簡單兩筆。 簡化文字,這種方式,好像農民掄起一根鋤頭,亂砍亂砸,將中國文字結構的花草盆栽,枝葉俱當做野草。但如此任性破壞,有時鋤到自己的頭上:「耀」字的右邊,以「夭折」的「夭」簡化,沒想到有一天胡耀邦還可以做總書記,那個簡體字果然成為詛咒。所以今日這個「耀」字沒有簡體,筆劃繁多得不得了,農民文盲怎樣記得住?真令人擔心。 毛澤東對中國傳統的一切,懷有刻骨的仇恨,這是因為他偉大領袖年輕時沉迷魯迅。所以南懷瑾在大陸演講,嚴正指出:簡體字是給文盲用的。言下之意,這種紙上的畸形物體,如果胡亂推廣,只會令中國人變成智障。 南懷瑾很有學問,生性儒雅含蓄,說話很少如此率直,講得這樣白,也許他知道,台下的觀眾,全部是用簡體字長大的,要遷就他們。而含蓄和婉轉,他老人家或許以為並不適用。 不過舉目世界,人類之中的智障人口越來越多。看看歐洲拚命收容新移民就知道。識正體字的人尚且不會用大腦,何況只懂簡體字的。所以看見歐美日本商場洗手間,張貼「请不要双脚踏厕板」之類的簡體字告示,你會欣賞文明國家的體貼。 西諺說:「在瞎子的角度,獨眼的人就是國王。」 莫大 上面發帖評擊簡体字,照目前趨勢看來,中共建國以來迄今,縱十三億人口早早全面襲用中共簡体字,影響全球無遠弗屆,可是以台灣為中心的繁体字不僅逾半世紀以來 屹立不搖,而且在今日數位化影響下,原先作為改革之原因消除後更形穩固,最明顯例子莫若港澳回歸廿年,依然繁体當道,使港澳政府莫可奈何。 顯然文化 因襲並不全然為政治力操縱,不因之形成劣幣逐良幣之必然,毛澤東文化大革命當年是風雲變色,中國文化及人倫道德習俗整個地連跟掘起,中國共產党可是舉國之力全面對付消除舊文化,結果四十年後大 陸 竟然全面恢 復舊觀,舊文化可比任何時代更熱火 漫延,同樣看來本土當道 的台 灣去中國化,排擠中國文化,教改,課網等變革相較老共當年撲天蓋地的架勢,而今日台灣民進党可只屬偷偷摸摸地小搞小鬧,顯然看來最後也免不了會是如當年中共的偉大紅色革命之努力一樣白忙一場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