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評擊:龍應台看北京奧運
2006/08/06 07:49:58瀏覽2411|回應3|推薦28
今日逛到聯網部落格同文「榮光之荒鷲」網誌上見著貼有龍應台大文「龍應台看北京奧運」,駐足一閱後,得來的印象是:此文雖以台灣立場來看大陸辦世運,但龍應台不可能用綠色台灣的口吻,非以酸葡萄角度來看待對岸,自己弄不到弄不來,就否定之,認為不值得。可也非甜檸檬,認為中共能這樣大幹特幹,做出這樣目前為止看來到時會讓舉世側目的碩大無朋之盛會,總是有其價值在。龍文仍然本諸其為文論時事之一貫龍式批判作風,引證論据,夾敘夾議,不脫一番大道理之後,兩邊各來五十大板。不是說都不盡如人意,而是都做不好,也不怎麼對,都有要非議之處。

這篇文字仍是其為文之一貫底洋洋灑灑又理路嚴謹,引用確切穩當的資料與數据,看似不容辯駁,不能不服膺她確實是當代華文文化界的服爾泰。

龍應台該文的觀點,認為中台兩方官方執政行事都不免偏差,這類偏差行為是來自社會結構的缺陷,大於執行策劃的本身。

當然她更為強調執政或執行政策者缺乏眼界甚至認可的手段去達成社會上所迫切需持的價值與目標,更有進者,兩方政府將目標與手段上求急劇變通的結果,造成文化價值與制度規範間的偏差與矛盾。

這個論据乍看分肌劈理撥煩理劇,但細嚼起來是理不勝辭,論理上稍嫌牽強。不是說她論据對不對,而是擊中點即使命中問題,也是撞上甚小的部位,然而結論卻因之過急推廣,甚至以偏概全,簡單明瞭地泛道德化底搧情。

此地辯駁不是傾向中共官方,也非贊同中共有理,只是不同意龍文何以如此這般地下此結論,龍文結論隱然認定希望工程重要性壓倒世運的工程。

中國近代史二百年來走的是什麼樣的道路,能到逹今日這一天的成就,都是這三四十年來不斷改革的成績。自列強割據以來,中國這幾十年確實站起來了,然尚未起飛,也許很快就是己開發國家,更且是逐步走向不容置疑的強權。揆諸近代史,橫亙不休的戰亂,天災人禍,大量人民流離死亡,跨至這一步對現代中國人是多大一步。不說久遠,光半世紀前,中國人民可曾試想會有這一天的到來。當然所有的延生出來的問題,發展不平衡造成急驟的貧富對比。然別忘了不久之前還是舉國皆貧,甚且赤貧,現在已大幅跨步進展到小貧或小康。鄧小平讓一小撮人先富起來,雖造成對立與貧富差距,然這種陣痛是使中國人站起來的原動力,也因藉帶掣之便,才使得國民所得與生產指數與年俱增,沒有這樣的劇變,何來龍文所言之希望工程。

資本主義誠然十足可惡,但中國捨此並無他途可致富強,可追上先進國家。為了一掃國際上認定格式化的中國人形象模式,東亞病夫墮落腐敗野蠻無能落後或者體格體能智能先天上無法與西方抗衡的積弊與成見謬思,借重標兵或精挑細選出來的優秀人材能在世界種種舞台上揚名立萬,除了振奮種族信心,更能建立起喪失多少世代的民族信心,難道在現階段就會比不上全民教育提升。同樣道理,沒有富裕與誇飾發逹的社會,中國人的榮耀與自信如何提升。中國人若非部份地先站起來,如何逹致今日的天地,何以與列強爭衡,更何以因之能進行推廣希望工程,掃除文盲,這是附帶而來的發展成績,龍女士豈能捨本逐末。

丟了城牆,去了四合院,北京仍就是北京,中國一向無法與已高度開發西方國家作比擬,不能以過度之餘裕來承擔文化資產維護,這必然是隨著富裕過程發展出來的素養與生活之優容。不能不正視半世紀來中國政府和人民一直以破斧沈舟之決心來追逐現代代,因之失去的傳統文化資財和傳承不可不謂不鉅。但與其長留貧困,不能掙扎著與世界諸強掙一席之地,幾乎是不能不為之的選項。這幾乎是落後國家與文化現代化過程不得不走的錯失與校正的步驟,可以說魚與與熊掌的取捨,急於發展的國家寧肯付出之代價。既然一步步走到目前地步,才有資格省視並逐步校訂之。

再返過頭來看龍文對台灣批判部份,所不明白者是台灣何以非得要朝小,朝保留不變革,對岸中共卻得以大幅躍進,台灣只合原地踏步,甚至走回頭路,這是什麼邏輯。

沒有一個生生不息的現代化的大城市會只是過去建築物群的保存所,只除了所謂鬼鎮,所謂大城市或都會它必然得是所經歷過世代建築式樣的綜合體。柏林不盡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建築,它同樣也得包容擁有第三帝國時期的建築,更得追求現代潮流的新建築,不管是否時人認為醜陋不堪。北京也不止於停留在清代以前的文化與建築群裡孤芳自賞,它是一個現代化的大都會,如不追求當代最新穎的設計,難道還要回復元明時代舊觀。台北也一樣,斷不會停留駐足於過往為己足。一個動輒人口數百萬的大都會不會也不可能維持單一形象外貌,倫敦、東京、巴黎、紐約怎可能像海德堡或美國加州聖塔巴巴拉維持獨特之風貌。

不是稱頌發展,當然文明科技發展到了今天,引出來的問題與代價已讓全球人類不得不省視,大地或大自然反撲直線加劇,人類己明白見著報應,可是文明得就因此停頓不前嗎?這是不可能的,也不會因此作減緩甚至停頓。人類只會對文明演進在作調和,求補救,減緩地球加速毀滅的進度,延長大地與生物生存時限,更努力設法做出一中和的緩衝地帶。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yumo&aid=385692
 引用者清單(1)  
2008/08/21 04:42 【莫大小說】 兩年回頭,再檢覈龍應台文章「龍應台看北京奧運」

 回應文章

一襲白衣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忍不住的嗆聲
2007/06/21 12:29
莫大兄

寫了篇

忍不住的嗆聲
--關於「龍應台看北京奧運」的一些看法

因太長
無法貼在此
請到我那去看看
並不吝指正
一朵隨風流動的白雲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慨然──
2007/06/11 07:39

這樣扎實的文章,近一年來,居然只有不到25人推薦?

泥土慨然


莫大小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轉錄 shinysun 的回信
2006/08/08 02:26
我沒看龍應台的文章,現時也不會想去看她的文章的。
 
您文章的觀點,基本上我大致認同,但差別的細緻處,以及談文化與歷史之價值認定等問題,之於我用筆談太累,就算了吧! 
 
但從建築史的觀點看,倒是可以將當年近代唸建築史時,其中有關巴黎鐵塔的一段故事提供您參考參考(滴) !
 
想 當年巴黎為了舉辦世界博覽會,蓋了兩座驚世駭俗的鋼鐵怪物(一為水晶宮,之後就拆除了,另一就是艾菲爾鐵塔,二者都是利用工型鐵與玻璃等當時視為最先進、 前衛之建築材料與建築技術來表現、歌頌工業革命與科技進步的成就),這當然引起整個巴黎的震動,所謂的衛道之士們,指摘其破壞巴黎古典美的聲浪鋪天捲來; 然而,悠悠歲月之後,現在的人們無不視艾菲爾鐵塔為古典巴黎的一部份,甚至是等同巴黎的象徵地標。
 
80年代巴黎龐畢度美術館興建時不是也遭遇類似的處境? 華裔建築大師  安.貝 在羅浮宮中庭裡  冒出了個玻璃金字塔不也曾是如此?
 
還 有談到北京,頤和園可以一提,如果不是如今此殘敗景況,何以一透那份歷史的淒美?  決心要建設中國超英趕美的毛澤東立誓要在整個北京城內植滿大煙囪,全國歡心歌頌(當然臭老九例外),如果成真那現在的北京城又是如何一番景觀?  相對照於要拆北京城牆來修地鐵時,梁思成等一批老學者們撫牆痛哭的心情又是如何?.......可是這些太多的故事,現在又有幾個北京人知曉?  而一代人一代思想,又孰是孰非?
 
50年代,毛澤東忙著讓全中國人民有飯吃;60年代除了備戰備荒,還要 搞兩彈三星對抗蘇修與美帝,文革十年就不用說了;80年代以特區經濟來檢驗資本主義,因此才有90年代定調的具中國特色之社會主義的全面執行;算算至今也 才十多年,如暴發戶般的經濟成長下,又何以能冀望中國政府當局在所謂的城市規劃、古蹟保護、文化振興等方面會有理想的表現。
 
還 有太多、太多.....的例子,我想我沒有能力評論,也無從評論這些方面與層次性的問題;我只是想到800年後的人們看2008北京奧運的紀錄片,是不是 跟我們現在看清明上河圖中汴京之心境是一樣的呢? 而當時汴京的人會不會想到陷落異邦破落唐長安城的淒美? 而又800年後的人會不會關心2008年時,壞了多少老北京的建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