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23 01:00:13瀏覽1744|回應5|推薦54 | |
訂了後日班機回美,廿二日沒朋友邀約,上午兩人坐捷運去淡水遊覽,細雨霏霏的河堤慢踱,別有一番風光。晚上回程到西門新光影城看李安的胡士托風波,這部戱粉不出色,覺得像是一路拉雜拍下來,只是平舖直敘甚至可說簡單地敘述出一場戱,未掌握住故事可反映出的那一時代反彈與情緒脈動,當然更未能展露搖滾樂最憾動群眾時期可表逹的意蘊。 唯有值得稱頌的是嗑迷幻葯的兩場場景,頗能掉入LSD 迷離幻境中,色彩繽紛地飄浮流竄,魂遊太虛,很 HIGH。 買了電影票後,由於入場時間尚早,在西門町東逛西看,步行區一轉角樓宇上的二樓是星期五餐廳,久聞台灣的星期五餐廳是同性戀聚會處,頗想上樓一窺究竟,結果不得其門而入,樓下左右的各個店舖都找不到入口,紛奇怪,想必是自後巷進入,我們也沒那末要一探究竟,就放棄了。還見到一家名U2的電影院,不知是什麼名堂,進去裡頭見識一番,原來是小包廂式私密看影片場所,應和KTV一樣,想來少年男女在裡頭好幽會。服務員領我們進入包廂講解詳細,可惜卻不讓照相,說是公司規定。我跟他說:如果包下來在裡面照,你們可沒辦法知道呀? 新光戱院前廳有女性電影影展的三位本地導演的發表會,三位女導演都很年輕,她們發表的影片都是記死亡的情事,他們記錄或導演的片子,主題大約是親人長輩死亡情事,導演接受觀眾問題時, 常感傷到不能自已,甚至流淚。不由讓我回味前夜與老同學同樣也在討論彼此父母療病或死亡,由於年齡差異,感觸或感受的 層次大不同。 女導演們多是在廿多,三十出頭的年紀,這個時候對死尚還陌生;未知,恐懼籠罩住個人意識。等到了生命的更後期,如我們這輩年紀時, 接觸死亡的感受又不一樣了,面對的己不再會那般傷感、惶恐。所要應付的親人是更老,更弱。親人失智,照顧等等成了一種無奈地過渡,已看過了一些死亡,認識就是那麼回事,不再觸目驚心,可以成為無所謂的事了,人之一生就是如此這般地走入盡頭,年紀愈大也就愈可以接受死亡到來,甚至是迫不及待地。 我們有位西裔球友已九十二歲,身体狀況甚好,還可以打網球。早些年他曾娶了一位遠較他年輕的妻子,以為可為他送終,但未曾料到竟先他而去,他見了我們跟我們說:一個人孤單地活到這把年紀,真不願再活下去,可是就是死不了。 看完電影,去了木吉他民歌餐廳聽民歌,冷冷清清的場子,侍應生表示週末生意會好得多。出來在西門捷運站入口處見到路人圍一圈聽藝人演唱,是四位少年男女組成的「芽兒合唱團」在演唱。少女主唱音質音色好得很,青春有味,是是夜巧遇上最美好的收護,一掃電影及餐廳的沈悶。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