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吃定了死人的「小團圓」
2009/03/07 04:15:47瀏覽3797|回應8|推薦67
張愛玲「小團圓」,胡蘭成宛如易先生 搞什麼鬼,新聞一見就不對勁。張愛玲熱是華文文化界歷久不衰的盛事,出版的小說散文集固暢銷不輟。而盗印她的文章更夙來熱火,她的隻紙片言,兩岸三地任何能夠蒐羅得她的文字無有不經由各種通路被印行出版,張愛玲生前固感冒不已嘖有煩言。

張愛玲於一九九五年驟逝後,熱潮更是持續加溫狂燒,海內外無論與之有關無關的各色文人與出版人上窮碧落下黃泉把能夠覓到的資料或逸聞搜羅殆盡,盡書所蘊,以致無論是傳記或文集皆充斥溢滿坊間書肆。

張愛玲去世已十五年了,她的生平與寫作的情狀讀者們可是耳熟能詳,怎麼可能又再從地底冒出一本嶄新遺作。皇冠出版社在她去世後,罔顧道義情誼一而再,再而三地以「文物出土」名義出版她未流傳的作品:「同學少年都不賤」疑係偽作。這本「小團圓」看來又是一本食髓知味的死無對證之作。

台灣新聞與文化界素有崇高地位與清望的南方朔竟然還被請出來撰文背書,也夠斯文掃地了。

皇冠出版社抓緊版權,只要張愛玲熱不退燒,即可隨著他們炒作搬弄,等著繼續看隨後還有什麼張作出來。張愛玲是華文文學界第一號作家,生前死後都得受到如此這般的凌遲待遇,看來華人的寫作者的名譽及權利果是全無保障的。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yumo&aid=2717832

 回應文章

莫大小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轉貼文友張鳳、李笠之留言
2009/03/15 11:04
李笠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3/15 10:03 刪除 |回覆

莫大文友,或許因我是張迷,所以對你所謂偽作之文特別敏感,皇冠雜誌刊出宋淇先生之子所寫的出版始末, 或許可以回應你的文章:

《小團圓》問世始末 ◎宋以朗


我總會問我那些聽眾,究竟應否尊重張愛玲本人的要求而把手稿付之一炬呢?
我明白一定要很謹慎地下決定。張愛玲既然沒要求立刻銷毀《小團圓》,反而說稍後再詳細討論,證明了不是毫無轉圜餘地的。假如要「討論」,那議題又是什麼呢? 一開始是什麼促使張愛玲寫此小說呢? 她遲遲不出版又為了什麼緣故? 何以最後還打算銷毀它呢?
張愛玲自己說過﹕「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在她已發表的作品當中,〈私語〉、〈燼餘錄〉及《對照記》可謂最具自傳價值,也深為讀者看重。但在「最深知」上相比,它們都難跟《小團圓》同日而語,所以銷毀《小團圓》會是一件大罪過。

我身為張愛玲文學遺產的執行人,一直都有在大學、書店等不同場所舉辦關於張愛玲的講座。每次總有人問我那部未刊小說《小團圓》的狀況,甚至連訪問我的記者也沒有例外。要回應這些提問,我總會徵引張愛玲在一九九二年三月十二日給我父母寫的信──隨信還附上了遺囑正本──其中她曾說:

還有錢剩下的話,我想用在我的作品上,例如請高手譯。沒出版的出版,如關於林彪的一篇英文的,雖然早已明日黃花。(《小團圓》小說要銷毀。)這些我沒細想,過天再說了。

但據我所知,這討論從未出現過。一九九五年九月,張愛玲去世,而她所有財產都留給我父母。我父親(Stephen Soong)當時身體欠佳,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亦去世了。我母親宋鄺文美(Mae Fong Soong)則遲遲沒決定《小團圓》的去向,患得患失,只把手稿擱在一旁。到了二○○七年十一月,我母親逝世,而《小團圓》的事就要由我決定了。

於是我總會問我那些聽眾,究竟應否尊重張愛玲本人的要求而把手稿付之一炬呢?他們亦總是異口同聲地反對。當中必然有些人會舉出Max Brod 和Kafka作例子:若Max Brod 遵照朋友的吩咐,世界便會失去了Kafka的作品。很明顯,假如我按張愛玲的指示把《小團圓》毀掉,我肯定會跟Max Brod形成一個慘烈的對照,因而名留青史。當然我也不一定要服從民主投票,因為大眾可能只是喜歡八卦爆料。

我明白一定要很謹慎地下決定。張愛玲既然沒要求立刻銷毀《小團圓》,反而說稍後再詳細討論,證明了不是毫無轉圜餘地的。假如要「討論」,那議題又是什麼呢?一開始是什麼促使張愛玲寫此小說呢?她遲遲不出版又為了什麼緣故?何以最後還打算銷毀它呢?

要問他們三位自然是沒可能的。幸好他們留下了一大批書信:四十年間,他們寫了超過六百封信,長達四十萬言。當中我們就可找到《小團圓》如何誕生及因何要暫時「雪藏」的故事。




張鳳在哈佛~性`愛和政治~美東演講叩應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3/15 00:46 刪除 |回覆
有關張愛玲的遺稿,等我有空將寫幾篇文字...
實在太忙,哈佛演講太多。
不 像 您 那 麼 精 神 充 沛 寫 得 又 客 又 好 ﹗
[ 張鳳的哈佛書寫]部落格聯播

* 最 初 的 書 評 報 導 掃 瞄~聯合報 ,世界日報, 中國時報, 中央日報, 台灣日報 ...等
* 哈佛大學英文新聞採訪刊登張 鳳 出書演講
* 李冬木簡義明教授哈佛演講 張鳳主持
* 性`愛和政治~美東華人學術聯誼會演講現場Call in叩應
* 瑞士朋友~趙淑俠大姐和諾貝爾獎得主恩斯特
* udn網路城邦

尋陽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
2009/03/09 15:20
這樣也能造假喔~這世界真的這麼不可信了嗎?這樣的意義何在呢...但願這只是莫大先生的揣測...因為好難辨別啊~

DrCompost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隨便說說
2009/03/09 05:14

謝謝莫兄這麼詳細的說明,我以前粗枝大葉,從沒想過、也沒注意過這個問題。初想這個問題,初版社當然該尊重作者本身意願,除非遺囑有特別交代要發行,都不應該發行。我接著又想,若從歷史巨觀的觀點來看,可能個人的意願隱私就不那麼重要了。

 

梵谷、卡夫卡當然已是歷史人物了…張愛玲或許還不是。只是隨便說說,我心裡也沒有答案。


莫大小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險
2009/03/08 19:53
李笠小姐的回應,我寫罷回應,回顧見到裡面有錯白字,想刪掉訂正,不想一抹之下竟然將李小姐的回應也去掉了,嚇倒了,不知如何挽救,轉而一想何不試「back」功能,不想一試居然救回,趕緊複印重舖如下:


是嗎?
回覆此篇 刪除 2009/03/08 11:12
同學少年都不賤 這本書,我讀時覺得怎麼會是張愛玲的作品?真的很失望. 但也不能遽斷是偽作, 我相信皇冠出版社還不至於這麼做. 我寧願相信那是張愛玲比較不成熟的作品,也可以說她曾經嘗試過的另種文體. 寫作者的文風及用字是會隨著歲月而變的. 至於小團圓,我則相信是張愛玲的原作,應該是屬於比較隱私方面

至於出版者涉入道德問題,端視從哪個角度來看

當初卡夫卡也是跟朋友把他的作品全毀了,好在他朋友沒有. 梵谷很多作品也是死後才出現. 好壞很難說. 我相信皇冠出版社應是從讀者的角度出發,尤其張愛玲是這麼一個富有文采與傳奇性的女子, 而她,沒有過好愛情

讀過胡蘭成寫過的他們那一段後,我是很期待讀張愛玲的小團圓,也很感謝此書之出版,對研究張學及那時代的人來說,是至寶
莫大小說 (iyumo) 於 2009-03-08 19:59 回覆:
您大約己讀過這書,奇怪,您在國外,怎這麼快就讀到了呢

看你這樣說,顯然我也應該找來一讀,(這邊圖書館最快 ── 運氣最巧的情形下 ── 也得等到一年半之後才會有進書)是張的手筆一看即知,她的文筆與思路模式太有特色,不會容易攪混。

張至不濟,總不至於寫成如「「同學…」,那樣子文筆與思想(尤其是思考方式),與張愛玲其他的作品不會是同一個人的手筆,是無庸置疑的。張的作品個人風格與人格特質重,不是說她深邃,而是她下筆思考途徑不同於別的作家,張派作家雖多,未見任何人學得神似,更惶論有她內在,或者說心路的体會及体驗,那可是獨特的。有的偉大作家是較易模傲的,
莫大小說 (iyumo) 於 2009-03-08 20:21 回覆:
再讀您的留言,才知您也尚未讀到,呵呵,我這人看東東都囫圇吞棗

寫到梵谷,雖然繪畫是較容易仿作的藝術,(尤其像張大千等那類專重臨摹的國畫類)
但不世出之天才如梵谷輩,還不 一見就讓人得是否是其人作品,因為人格特質貫注其畫作中。同樣即使觀畢克索或夏各爾他們有些胡塗一起的畫作或甚至併貼創作,也讓人不容易搞混,天性上的奔放與自信是模擬不易的

天魂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3/08 12:34
我好喜歡張愛玲的文字,也喜歡張愛玲的生活世界。

凡夫俗子的愚昧我們是無力去扭轉,就即管看著世界到底沉淪的到那個荒謬地步。
莫大小說 (iyumo) 於 2009-03-08 20:26 回覆:
哈!看著你不息地延續著吸收與演化,讓人快悅的說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不妥
2009/03/08 02:22

作品的真偽我無資格置喙,不過書商和「保管者」的作法的確很不妥。


莫大小說 (iyumo) 於 2009-03-08 06:05 回覆:
他們只能說是小小小小阿扁
混文化事業若跟扁政府的人馬的大開大閤比真的是太小模小樣

DrCompost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道德
2009/03/07 09:39

剛剛查了下,發現這應是張所作,但她的本意不想發行;經紀人的兒子做主發行了。出版社如此好像不太道德…

莫大小說 (iyumo) 於 2009-03-07 17:39 回覆:
張愛玲傳奇事實上成了中華現代文學中最重要的部份,確如上文所述自張愛玲聲譽鵲起後,關於她的隻字片言張迷與出版界是上碧落下黃泉盡一切可能地搜尋出土。所以才會有人特地租屋守候在她住屋隔鄰專一採蒐收集她平日扔出來的垃圾。她去世後,能沾上點邊的無有不出版成書,不想也得知這些人豈有留存底稿十五年之久也者。
淪陷後張愛玲隻身逃港在邵氏、電懋等電影公司編寫劇本,和為美國新聞處「今日世界」翻譯維生,宋淇(林以亮)是她的同事,她去美後一些文稿寄存在宋處,張愛玲在洛杉磯公寓去世,遺物也是交由宋淇保管。宋並非她的代理人。由坊間傳記看得出張與皇冠都是直接接洽,沒經過什麼代理人。
她著作中「色戒」原是英文 創作,原稿未曾發表,倒是她死後才印行出來,由其中可見即使她自認見不得人小說著作(可不是劇作)都有如此水準,一般人是學不來的。

angelhohoh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要打我
2009/03/07 04:32
死無對證
不是死無對症
你寫錯了
快點改吧

對不起
從前做校對
做到現在有點職業病
不要打我啦
改了以後
就把我的留話刪掉
謝謝合作

這是悄悄話
莫大小說 (iyumo) 於 2009-03-07 04:38 回覆:
謝都來不及 還說打
請不吝繼續指教
常有熟人笑我是白字佬
非常感謝您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