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創造世界第一的博物館 Underwater World
2008/01/24 01:09:42瀏覽634|回應1|推薦8


海底世界和南極館是由Kelly Tarlton所建的私人博物館。相連二併合一的建於奧克蘭的海濱。這位起造人Kelly Tarlton在海底世界開放後的第七周,他向第10萬名遊客致謝之後的第二天,死於心肌梗塞。截至2006年4月為止,參觀的人次已將近一千萬人次了。

光是用想像的就可以知道,其建造的過程極其艱難。在構想的當時,世界上可說是沒有什麼經過實踐的建造方法,因此是面臨著各種新的挑戰。

(建物內部配置圖,它不是一個平面,而是向下三個斜的層面所組成:左邊最下層是企鵝館和南極探險隊小屋,中間第二層是魟魚池和紀念品中心,右邊最上層是水族館的拱形隧道。)

海底世界(Underwater World)是歷經十個月,在1985年1月建造完成。裡面有一個110M長的拱形透明玻璃隧道,在當時可說是一種創舉,是世界第一個成功建成的地下水族館,也成為後來全世界建造類似展示館所師法的對象。這水下透明隧道不是直線形,而是彎曲的。腳下有一個像很多國際機場都有的自動步道,人站在上面,不用自己走動就會緩緩向前移動了;如果想多停留在某一處,只要挪動雙腳下到旁邊去就可以了。透過防水玻璃,可以看到鯊魚、魟魚、龍蝦及數百種以上的各樣海洋生物,或悠游,或棲息,非常的令人讚嘆不已。

(海底世界的拱形隧道)

南極館(Antarctic Encounter)是在1992年6月開始動工,在一個自1961年即廢棄的蓄水池的地下做成一個在海平面下6M處、水下又寒冷的南極模擬環境;在1994年5月完成,成為另外一個世界第一。我想,他們當時清出的淤泥和沉澱物都可以堆成一座大山了吧!

裡面有一個重建當年英國海軍上校Robert Scott率領的南極探險隊,在南極所住的”斯高特小屋“,重現當年那種艱難困苦的生活。這南極探險隊是在1911年由英國出發,路途曾經經過了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基督城“(Christchurch)及”查馬斯港“(Port Chalmers)到達南極的”伊萬斯角“(Cape Evans),他們那25人的探險隊是在那裡建了一個小屋。而重建在南極館內的小屋,尺寸複製成和在”伊萬斯角“的小屋一樣,諸多當時的用品和器具,比如說:服裝、地圖、書籍和其他的設備都是在紐西蘭各地向收藏或保管的人們搜尋來的。最值得一提的是,那時他們建了個設備齊全供地質研究的實驗室和相片沖洗室,以及出版【南極泰晤士報】的印刷所。這樣的設備和儀器也在南極館中一一重現。不知別人是不是和我一樣的好奇,想知道:到底有多少人看過當時那裡出版的【南極泰晤士報】?

在那裡面,也為“國王企鵝”建了一個的巨大寒冷的生活環境。美國St. Antonio的海洋世界送來了在那兒繁殖培育成功的“國王企鵝”,那趟長途的運送任務是非常艱巨的。依據那時的記錄,他們把大企鵝一一放在一個個內有單獨供氧和低溫裝置的特製運輸箱內,再用一架為運送企鵝所安排的包機載運。到達後,將企鵝安置在一個特別的檢疫所中生活45天,才又再移往那南極館中。


(仿南極環境建成的企鵝生活區)

我們要乘坐九人座、有暖氣的雪車,穿過結冰的雪壁,向下駛到企鵝居住區。那裡的溫度只有零度或零下二度,和牠們在南極所居住的自然環境非常相似。牠們在南極館內生活得像是貴族一樣,沒有食肉動物的掠殺,也不會遭受酷寒的大自然考驗,總是有豊富足量的食物供給。


我滿心感激,覺得自己好幸福,可以置身在那浩大而精心規劃的設施之中;也感受到人與大自然由搏鬥到共存的艱辛歷程。說真的,那肥嘟嘟的國王企鵝,以及那冷徹透骨的低溫和我那冰凍的腳趾頭,還真是令人難以忘記啊!



註:原2006年4月29日刊載於本人在“無名”的網誌。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ellen chou 雨僧 玫力得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
2008/01/24 08:30

每次來這裡看文章之後﹐總有一種豐盛的飽足感…是知識的﹐也是心靈的。

謝謝。

一隻名叫Iris的貓(irisyen1023) 於 2008-01-24 23:14 回覆:

姐姐,

您來看文~~還帶來鼓勵,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