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1/23 16:09:23瀏覽1834|回應4|推薦32 | |
. (遠望西湖“白堤”,很有水墨畫的感覺!) . 也許是因為年齡的關係,也許是上面說的那些印象給我們的憧憬,更是不想走馬看花的只遊西湖的風景點;我們沒有考慮去選那有點喧鬧、晚晚人氣爆棚有“酒吧一條街”之稱的南山路,而選了住在比較寧靜的北山路。.
. (“斷橋”那裡的北山路) . (梧桐綠蔭隧道下的北山路) . (遠遠的看~~很漂亮!猜了半天還搞不清楚這是哪個景點? 走近去看,原來是~~~公厠!) . 以“貓”的超級無比好奇心,到了一個古城,又怎能不住一住當地的老飯店? . 在2010年的10月26日,我們在滬杭高鐵開通的第一天就坐著高鐵去到了杭州,也入住了有百年歷史的老飯店(1890s由何寶林開始起建、原稱為“何莊”)。看簡介,它在1913年更名為“新新旅館”(英文名為The New Hotel),也許真的是依據《禮記》的《大學篇》中的名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但那並非是成為令我想要買單的理由! 我會選上“新新旅館”,完全只是因為它擁有“湖景第一排”的優勢,跨過馬路(北山路)就可以觸到西湖了,十足的“有view就有fu”。 (眉批:怎麼把人家賣房子的廣告辭給搬來了?) . . 雖然我在網上預訂的是“湖景”房間,但是,當服務員拉著行李箱、領著我們進入房間時,我一走到窗前,就快要被失望的情緒給滅頂了,因為湖景早就被眼前滿滿的梧桐葉給完全遮住了!我的失望表情全寫在臉上,那服務員也很識趣的立即打電話詢問櫃台:給不給換房間? . 很幸運的,有一個已訂房的攝影學會大團尚未入住,就讓我們先一步地拿到了更上兩層樓的房間。 . 。 . 。 (由窗外的梧桐樹梢望出去, “白堤”、“孤山”和一片荷花及湖水。) . . (向左望去,遠處是“錦帶橋”和熱鬧的杭州巿區。) . 拉開窗簾的極目所見,一攬整片的水天相連,傳奇話題的斷橋、水氣如煙的白堤、傲然靜謐的孤山、挺立的雷峰塔和田田荷葉與西湖的交融,窗下則是兩列黃綠相間的梧桐葉。 . 當地人告訴我們:「你們晚來了一個月,荷花都已經凋謝了;又早來了半個月,梧桐還沒有黃透!」。 即便北山路是西湖邊落葉最多的一條路,站在路邊依然望不見天,因為葉蔭還是很茂盛!我們只是到上海去,順道去杭州一遊,根本無法按著“春桃、夏荷、秋桐、冬梅”的時序去賞西湖。 . 雖有名言說到『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在先,但是杭州北山路的梧桐樹在陽光的映照下,秋來並不是『舉目皆是愁』,秋景變得是如此的浪漫! . 在杭州的那幾天,我們的話題中心就脫不開“梧桐”和“西湖”二項,它倆也自然相連成一氣。除了出入時的一路上送迎,我們只要一有空暇,就喜歡去西湖邊散步,或是坐在湖邊的長椅上;路旁的梧桐與湖邊的椅子也距離西湖很近,似乎一伸腳就可以踩到湖水了! . 杭州的氣溫比上海要來的低一點,可又不是會讓人覺得不舒適的冷洌,而是一種乾爽的涼意。走在高大的梧桐樹下,偶爾飄下的梧桐落葉變成是某一種驚喜;在北山路上,拾起了一片泛黃的梧桐落葉,彷彿把時間緊抓在手裡,心情卻是雀躍的;進到飯店大門之前,將那片落葉放手一飄,它又回到北山路上。 . . 註: 杭州北山路,在西湖的北面,就緊挨著西湖旁邊,路寬20公尺,東起斷橋,西至楊公堤,全長約三公里多,路的一側是狹長的北里湖,隔著湖就是“白堤”;路的兩旁遍栽著法國梧桐,如同進入林蔭隧道。有著安靜低調氛圍的北山路,鱗次櫛比的屋宇,很多的古跡夾處在其中,大多是清末到民國的的高官名士名流的舊居所遺存在那兒。北山路可以說得上是杭州巿裡最有文化內涵的一條馬路,堪稱是步步可見到歷史。 北山路起源於宋朝,到清朝之初,北山街仍不過是在西湖旁邊的一條由路人踩踏出來的泥土小徑。1912年,李叔同到了杭州,開始拆除從湧金門到錢塘門的沿湖城牆;從此,除了春秋兩季的香會的朝山客之外,一年四季的遊客變多了,西湖便與杭州城連在一起了。 1920年至1922年,沿湖的泥土小徑被拓寬了、西湖被填小了,於是,吸引名人如蔣經國、湯恩伯、孫傳芳、黃賓虹、林風眠、趙無極、……在那裡築園隱居,更多文人雅士如:豐子愷、徐志摩、周作人、李叔同等等常在那裡的山莊別墅會集,當然,還有更多的實業家和名門紳士也在那裡居住。 還有令人驚豔的金黃梧桐葉噢,就在《秋梧桐爭讚西雅圖天空》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