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舊文備份]現代的願景?—閱讀《陳夫人》
2012/09/02 20:20:48瀏覽951|回應0|推薦0

庄司總一在戰爭期以「內台通婚」為切入點,描寫日本女性安子,嫁給台灣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陳清文後,陳氏家族所面臨的種種改變,鋪展出《陳夫人》這部長篇小說,全書分兩部,第一部夫婦完成於一九四0年,第二部親子則完成於一九四二年。

葉石濤先生曾認為這部長篇小說,和西川滿《台灣縱貫鐵道》、濱田隼雄《南方移民村》能代表日人作家對台灣的殊異看法,庄司總一則自陳他寫作的主題在於探究不同血統、傳統的人,達成理解、愛與融合的可能性。

小說中清文作為東大法科畢業的知識分子,娶日本妻子歸國,當他回到原生家庭時,因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和與日本人通婚的行為,而成為異於台灣封建家族秩序的「他者」。起初這個「他者」全力追求個人的現代化生活,對於傳統的態度是欲直接與之絕裂,他不在乎台灣婚宴特定的時間感、人際往來方式,和父在不分家的社會輿論,建造日式房子與家中其他建築格格不入,對外也一心追求在日本殖民體制內功成名就,對於家庭中其他成員而言,雖然他提供了不同已往的現代體驗(如在浴室沐浴、喝咖啡等),但彷彿是從外置入的奇觀,在不知不覺間發揮影響力,但傳統家庭秩序仍居於主導位置,決定家中各項事務的進行方式。

小說劇情在此可以安排清文從傳統家庭出走,過自己的現代生活,但最終卻因安子認為「內台通婚」這樣的結合,選擇待在陳家更適合,以及清文在個人官位追求上,因「台灣人」身分促成的必然(?)頓挫,小說沒有走向個人主義的發揚,反而轉向傳統家庭如何容受「現代」的歷程,從安子謎樣的認定,和小說第二部清文由追求個人自由,轉而認為因「內台通婚」造成家庭轉變的自己,有責任把將陳家帶往更好的地方,作者一再將「內台通婚」與「現代」衝突奇異地連結,且似乎認為問題要從家庭向外改變起,所以用「奇異」來形容,主要著眼於清文主張城市現代化,而與顧慮現代性中的殖民性的文化協會成員衝突,而清文的行為卻被解釋為因為娶了日本妻子,但這種連結在現代的討論中沒有必然性,清文對現代的態度更多和他的知識養成有關,雖然娶日本妻可能形成特定的文化身分或刻板印象,讓旁人指認為更親日、追求現代的代表,但這種解釋卻無法說明,為何清子也由鳳梨會社事業不順,聯想到「內台通婚」幸與不幸的問題。

小說中清文作為「他者」的位置,在觀點和行為的對照中,不斷提升為主導陳家走向的領導者,起初在現代與傳統習俗交鋒之時,小說中在兩者之間猶有辯證,批判傳統陋習的同時,也隱含清文一味追求現代不可行、不適宜的潛台詞,但清文作為「不被理解但在精神上居於置高點」的理想知識分子形象,逐漸被建立起來,當他以非營利目的的鳳梨會社為實驗場,落實他烏托邦的現代願景,連代表傳統家族價值的阿嬌也「不得不」被他感化,在小說的內在邏輯中,因鳳梨會社建立在隨時會被合併的條件限制下,突顯了清文的理想性,清文所代表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理想性,與景文連結傳統家族存續的金錢觀,孰高孰低的判斷顯現作者的觀點,也是清文認為建立員工現代觀念為優先的觀點,凌駕郭萬春先重視農工物質被壓迫現況時,本小說標榜以精神和不可逆之現況對決的傾向,表露無遺。

同理可證於下一代的陳明身上,在其追求現代性的路程中,超越傳統倫理的自由戀愛,和如何與日本同學達到超越暴力的精神理解,都是造成他精神困境的因素,而他試圖解決的方法同樣都訴諸於精神上的超越,然而為何現實實踐的可能性要在精神追求中缺席呢?作者透過小說吞吞吐吐、欲與還休的,仍是精神所不得超越的血的底限。有趣的是小說中陳明同時被賦予運用中西文學語彙的能力,既愛陶淵明詩、莊子(本書中莊子的幽魂,並未因阿山之死而離去,不是很曖昧?),也在杜思妥也夫斯基《罪與罰》、赫塞、小說《安娜卡列妮娜》中找到共鳴,姑且不論作者援引這些文化記號的斷裂性,但在小說中不同的文學語彙,同樣指向個人主義的追求,抵觸於既有文明秩序、倫理時,尋求超越的渴望與迫切感,陳明不斷以莊子逍遙遊中鯤魚化為大鵬鳥的隱喻,希望同在倫理、血緣限制中的清子,可以和他一起超越限制,轉化成大鵬鳥、獲得消逍,也暗示重構倫理的期待(小說中新舊價值轉換間,引發的擬亂倫事件並不算少),然而在血統優越論之前,陳明所欲前進的方向終究要被定義為海市蜃樓的幻象,且在戰爭期一方面鼓勵日本化、現代化,但又要避免台灣人走向個人主義的反叛時,現代追求中個人主義的面向也不得不受壓抑,在此種語境下,小說中陳明所抱持西歐個人主義愛的觀念,會莫名所以的消解在母親東洋泛愛主義論之下,也就不難理解了。2008-06-04

新版《陳夫人》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58044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rin0125&aid=680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