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9/02 22:54:11瀏覽244|回應0|推薦1 | |
觀看新聞報導中的犯罪事件,人們往往容易站在旁觀者的位置,譴責犯人的罪行,卻很少能夠深入思考到個人雖然沒有具體犯罪行為,也不可能置身於罪惡之外,湊佳苗《告白》正觸及這個常被忽略的現實。小說以中學女老師的幼女,遭班上兩名學生殺害的事件為本事,分別從女教師、女同學、犯罪者家屬與兩名少年的角度敘事,透過不同人物的第一人稱自白,呈現同一事件在不同觀點詮釋下,可能產生截然不同的面貌,更藉由描繪暴力的骨牌效應,突顯犯罪與制裁並非一對一的事件,而是一個互相影響的網絡。 小說中女教師因少年法對未成年者寬待,無法讓少年犯真心悔過,還受害者一個公道,為了復仇讓自己也化身為犯罪者,誘導學生們以集體力量制裁罪犯。受害者身分雖讓她的復仇情有可原,但學生的制裁卻演變為以正義為名,發洩個人壓力為實的集體霸凌,遵循非A即B的邏輯劃分敵我,將不認同此種審判模式者,等同於罪犯加以懲罰。原本暴力的因果關係,只存在教師與少年犯之間,但女教師的復仇策略,卻成為擴展暴力影響範圍的骨牌,讓與事件無關的學生身陷險境。然而,這不代表學生們全然無辜,無論他們是以偽善掩飾自身的惡意,或者為了明哲保身,默許盲目的集體暴行,都無可避免地促使人際網絡中的暴力無能終止,反而越演越烈。 事實上,本書值得思考之處,除了指出犯罪者不可推卸之罪,更在於提醒讀者注意該負責的絕對不只是少數人。當我們追索犯罪為何發生,往往難以歸咎於單一因素,包括不合理的法律制度、溺愛孩子的父母、扭曲人心的升學競爭等,多重因素構成犯罪的溫床,每個人都可能在有意無意之間助長暴行。但多數人會選擇推卸責任,主張自己清白無辜,該負責的是父母、老師、環境。只要能找到藉口,人性總習慣將責任轉嫁到他人身上,問題是推卸責任之後,是否真能夠遠離事端? 小說透過環繞這個殺人事件的每個角色,皆受到或輕或重的傷害,指出犯罪所造成的蝴蝶效應,必然由社會網絡中的眾人共同承擔。一時的卸責或許能逃避面對真相的沉重,但未能即時解決的問題一旦反撲,所造成的傷害更讓人難以承受。殺人案的犯人固然需要接受審判,但自認清白的旁觀者是否足以代表正義? 小說逼使讀者正視普遍存在的卸責心理,讓我們不得不開始思索那些必需共同承擔的罪業。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