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2/15 23:40:17瀏覽4518|回應11|推薦21 | |
台北生活之 DIY夢想中的歐洲料理
昨晚小維與友人到微風廣場裡的「九如」吃江浙菜,順便到樓下超市買東西。其實對小維來說,去超市是主要的事,吃飯才是順便,因為那兒是台北能買到異國料理時材的不錯選擇,雖然不是非常專業,但對小維這種平民百姓是滿夠了。 通常,在台北要好好品嘗一餐歐式美食,荷包總是隱隱做痛,法國料理兩人4000起跳,意式餐廳3000大概能吃飽、德國豬腳大餐兩人2000差不多。 在這個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的亂世。還好,台北畢竟是個大都市,關於異國料理的超市不少,喜歡嘗遍異國佳餚之人,只有在理面尋寶啦,看看可否弄些物美實惠的食材回去自己烹調嘗鮮。 如SOGO樓下的超市,走的是日本風味,零嘴、水果、烹飪小物,調味醬料、清酒很齊全,但生鮮食材相對來說不多。 遠企樓下的City Super是個人覺得較走美式風格的超市,在那你能夠買到上等的菲力與丁骨、紐奧良龍蝦、萬聖節的大南瓜與原裝進口的超大隻感恩節火雞。 101樓下的Jason超市走的是歐洲線,東西豐富樣式齊全,有著奇怪文字的怪醬汁、顏色詭異的香料、讓女生愛不釋手不忍吞下的美麗巧克力、貴到中了樂透也買不下去的德國有機食材。總規來說,這裡是有錢又有閒情自己料理的人們的天堂,它為你解決了在太平洋極西小島上尋找歐洲食材的辛勞苦悶,但你真得付出不少代價,甚至不比上餐廳少,因為他什麼都比別人貴,打個比方,一般國產的醬油已經很便宜了它也硬要貴個20塊,一瓶1996的特級香檳「香檳王」更是貴上4000元,反正這種達人級的東西除非你很了否則難以比價,我想它就是在等著花上七八千萬買房子在附近當它鄰居的凱子爹上門吧。 微風樓下的Breeze Super 則是我的最愛。如果要以風格傾向來說不太好區分,因為它並不明顯區隔,東西方比例相去不遠,會讓小維鍾情的原因應該有四: 一、 我本來就喜歡逛微風。二、商品採購齊全而準確。三、陳設勾人慾望,動線清楚寬敞。四、熟食區。 第一點是主觀想法,第二第三點也因人而異,小維比較想說的是第四點:熟食區。 Breeze Super與其他超市不同之處是所有員工都是自己的,所以熟食區的食物也是自己的。員工用自己家賣的食材烹飪,讓顧客試吃,購買,所以如果你想自己料理看看,大部份的從業人員也能夠告訴你食材的種類與擺放地點,甚至料理小撇步。別小看這點,有時對小維這種貪吃又沒什麼料理天份的人實用的很呢。一回,小維特地到標榜日系原味的SOGO超市買「壽喜燒醬」,也就是可以煮壽喜燒的現成醬汁,就看那服務人員一口篤定地說:「先生,你一定記錯了名稱了,我們沒有這種東西。」哇勒!十分鐘後,小維在一個貨架上找到五種壽喜燒醬。 熟食區擺在超市中央,很巧妙地讓空氣迷漫著一絲香味,走著走著,總是會被吸引過去,拿隻牙簽挑塊焦香的德國豬腳、油汁滿溢的法式烤春雞、迷迭香牛肉或大火腿來吃,再喝杯有機蘋果茶或德國黑啤酒。 啊,食慾大開,看到什麼東西都想買,一下子,小維這種對美食超沒意志力的傢伙就將本來要去樓上紀依國買書的預算花了三分之二。原本會成為珍貴知識的金錢就進了肚子裡。 小維想到廣告界的一句老格言:「不要賣牛排,要賣煎牛排的吱吱聲。」沒錯,我們不要賣食材,要賣烤肉的香味。那或許更會牽動顧客潛意識填飽自己與餵飽家人的慾望呀! 在生鮮食品方面,Breeze的商品以台灣本地物產與日本果蔬海鮮為主,當然,生鮮的東西就是要本地的才好,日本離的近,生鮮的東西還可以接受。如果大老遠地從歐洲運來一條魚,不僅貴而且心裏也不會覺得它新鮮到那去吧! 小維比較偏愛台灣的手釣魚,偶爾會買隻魚回去,但不常,畢竟比尋常市場貴上許多。有些人看到價錢就大呼小叫哇怎麼那麼貴平常市場只要多少云云。其實要這樣想,這裡讓你可以穿著漂亮的Gucci緞面套裝、足蹬Bottega Veneta編織涼鞋、挽著LV 村上隆塗鴉包,在美麗而昂貴的空間裡優雅地買上一條鮮魚,成為三更時分的美味消夜。應該就可以理解了吧。 海鮮類小維有時會買日本進口的魚乾漬物,如沖繩的比目魚乾、某地的鹽漬飛花、蝦卵魚子、北海道的安康魚肝( 沒錯,是肝 )罐頭。都是偏重口味,但合適下飯配酒。 肉類也有很豐富的選項,尤其牛肉。或許是台灣成年人普遍對牛肉或多或少有點排斥吧,市場裡的牛肉攤總是有許多東西買不到得讓小維到微風超市買,譬如牛尾巴,這是道牛料理中的極品,小維最愛喝牛尾煮成的羅宋湯,膠質厚而不膩,肉香而不韌。 另一個就是牛蹄筋,沒錯,這不是一般的牛筋,牛蹄筋如果用紅油的炒法,是會好吃到舌頭牙齒打架的。 超市中島區有許多極具風味的歐式食材與調味品,有一整個冷凍櫃的乳酪,大大小小五顏六色,有牛奶的羊奶的酸奶的、有藍黴綠黴白黴的、有軟到入口即化的也有硬得須要刀具刨的。小維喜歡買些水果風味的清淡乳酪,配威士忌或白蘭地很棒的,紅酒也不錯,當然,配麵包更不用說啦。 或許小維是廣東人的關係吧,小維我對醃漬、風乾的東西有種偏好,所以它的火腿販賣區常是小維駐足的地方。無論古今中外,醃漬物就是一個字:「鹹」。在沒有冰箱的年代裡,要讓食物保存就是用最簡易的防腐劑「鹽巴」來處理。火腿與乳酪一樣,種類繁多,而且火腿只是「醃漬肉類」的泛稱,其中有的花樣很多,豬肉、羊肉、牛肉、火雞、鹿、鵝、鴨、雁、兔,更別說其中再細分的蹄肉、腿肉、五花、內臟、血腸等等的,應該說有「完整一塊肉」的醃漬肉都可說吧 ( 所以,我沒有將醃蝸牛算進去 )。 不管什麼火腿其實都很好料理,它們本來就是熟的,如不直接吃,小火薄油煎一下更美味,或與麵包起士放入烤箱烤一下也是香味四溢。對於不太熟剛接觸的朋友們,建議一種都只買一百克就好了,切成薄片一百克就不少了,否則不對味又太鹹不能餵狗就浪費了。還有,別不好意思,直接了當跟服務人員說我要試吃。除了罐頭與少部份精裝的東西,服務人員都樂意切幾片給你嘗嘗的。 提到鹽,不得不說Breeze Super賣的鹽可真是全台最齊全,有海鹽、湖鹽、岩鹽的分別,日本製的以海鹽為主,畢竟與台灣一樣是海島嘛,歐洲貨就以岩鹽為主,小維喜歡的是「蒙古湖鹽」,不太鹹,如果料理味道清淡的菜,譬如炒高麗菜、煎蝦仁蛋時會有種淡淡,說不出的鮮味。一包進口鹽雖然比台鹽貴上許多,但可以用很久 ( 除非你用來醃鹹魚 ),是可以嘗鮮一下的。 說到鹽漬,不得不說另一種食物保存法,叫「油封」。這大多出現在法國菜。 法國菜可說與中國菜齊名的世界名菜,也是作工繁複、博大精深的菜系。在過去的年代裡,沒有靠海的地區,鹽,也是昂貴的,用來醃漬是浪費,不可行的,所以,法國人想出了用食用油將整個食材封起來,就不會壞了。油封鴨腿是難以形容的美味,在微風超市有賣原裝進口的罐頭,雖然也不便宜,但總比去法國餐廳划算。 至於法國菜理的著名食材「鵝肝」、「松露」、「魚子醬」當然也都有,「鵝肝」目前被歐洲人道德譴責,因為做法太不人道,所以現在法國人不做鵝肝醬了,大多是匈牙利或南斯拉夫這種比較缺錢的國家在搞。 「松露」,正在研究中,還沒有很多心得。 「魚子醬」……太貴,本人玩不起,另請高明吧。 超市時常有特展,最多的就是地方名產特展,知道小維最喜歡什麼展嗎?不是北海道水果海鮮物產、或者韓國展,而是……泰國展! 為什麼是泰國展呢?呵呵……便宜嘛!小維也想抱一顆1000的哈密瓜或一隻1500的大閘蟹回去嘗鮮呀,但有違小維「克勤克儉」的「原則」,所以,一包肉乾50、一包泡麵15、一瓶啤酒40的平價泰國展就可以買上不少多西啦!少說,那也是異國風味嘛!回去弄個蝦醬高麗菜、甘蔗蝦、也超棒的不是嗎? 有一個東西不得不說,那是我的最愛,也只能到這種高級超市才能得到滿足的東西 ─ 礦泉水。 這個東西其實很好玩,小維常說的,陽光你不能選、空氣要改變也很難,但「水」我總可以自己挑了吧! 其實,喝品牌礦泉水在歐洲美國是很普遍的事情,而且已經成為一種社交行為了,專賣水與輕食的BAR也不難見到。 除了一般我們常見的品牌「Perrier」、「Evian」、「Appolnaris Classic」與稍微常見的藍色保齡球瓶「Ty Nant」與某些氣氛高貴地方會賣產自米蘭的「Spellerrino」之外,還有許多特別的礦泉水,如從五六百年前歐洲貴族就在喝的「San Banedetto」、「Chateldon 1650」、美味瓶子又可愛的加味氣泡水「Lorina」、口感細膩的法國水「Badoit」、專門用來兌single malt的愛爾蘭礦泉水「Highland Spring」、西班牙出產有療效的碳酸溫泉水「Vichy Catalan」還有我最喜歡的、口感略嫌、硬度超硬的礦泉水「Staatl. Fachingen Classic」與清爽版「Staati Fachingen Medium」。 其實,如果你對這些礦泉水沒啥興趣,最少,這些瓶子也很美吧!當裝飾也非常合適,放在櫃子上總比那些不可一世的酒瓶可愛些,最少,在你的女朋友 / 男朋友露出號好奇的神色時你就可以當下大方地扭開瓶子倒出來,讓兩人慢慢享用啦。 再告訴你一個小撇步,是我自己的一點心得,如果你拿著大杯珍珠奶茶、養樂多進高檔精品店,店員都會阻止你碰任何東西,但如果你拿著一罐滿佈奇怪外國文字的礦泉水,老資格的服務人員大多將你待為上賓,當然是上流社會的人士很時常會這樣做啦。
身為一個人,吃是最初,最真實、也可能是最終極的生命目標,讓自己的味覺免於工業性與功利性粗製爛造的商品荼毒是現代人不可逃遁的任務,在能力範圍裏吃的健康並努力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是種對生命負責的態度。對吃有著全面漠然的態度之人,我只能被他投注同情的眼光。 在城市中,盡全力有如探險般努力執行美食特搜、宛如神農氏的百草我來嘗的犧牲精神,相當程度完成了最真實最基本的使命 ─ 好好,把自己餵飽吧!
有人說,男人的一生總要有些收藏,我的收藏都在我的肚子裡,那天大家眼睛一閉,什麼都是身外之物,只有我的帶著了走。
維沅 2006/12/14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