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短箴】
2012/02/29 00:57:49瀏覽495|回應18|推薦6
 

 

     

 

*

如果不是為了靈魂 .....

又何必投入這場書寫?!

               

           

            

*

如何才能發現〝層次〞的存在?!

只有〝退〞能提供協助!

在〝進〞的過程中,世界只是一張〝平面〞、

上頭沒有任何〝層次〞......

           

            

           

*

與其讓自己 ......

總是乞求世界配給的那點微弱光明與溫暖來度日

倒不如~

擦根火柴將眼前的自己給

點亮!   ( 蠟燭 )

             

       

                 

*

最好不要得道

因為聽說道只能有一條

如果這道讓自己給得了、

那麼其他人又能依靠什麼,

好繼續他們的人生行走呢?!

       

     

      

*

人生不是來學習自己該如何才不會失敗 ......

人生是來學習,該怎樣、才能讓自己於每次失敗後

知道〝怎麼才能夠站起來〞!

         

         

 

*

part

能聽到一些論點總是好的

但重點是......可曾思考過這個論點的分母是什麼?!

(  論點   /   base  ) 這永遠是我們在學習〝傾聽〞之前,

必須替自己建立的

一份必要思維!

 

*

part

所以,就可以知道 ......

為什麼〝傾聽〞總是進行的如此不順利?!

因為 base 的位置,一直以來

總是被〝我〞給霸佔住了!

 

*

part

當情況變成( 論點  / 我 ) 的時候

請問一下,這個時候我們真正聽到的......

是別人?!

還是自己?!

       

             

      

*

對於一位學佛人來說,最應該令他感到害怕的事情是什麼?!

是存在這世間的那些妖魔鬼怪的恣意橫行嗎?!

應該不是!

答案應該是存在他自己身上那份 .....

〝對佛陀教誨的不信任〞!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nsideredguava&aid=6157908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靈婆心語 人生待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說得好
2012/03/26 17:47

因為有我

總是執著

窒礙不通

懷疑亂想

對佛法也不信任 怎能自在?

鬼頭刀 ^ _ ^ (insideredguava) 於 2013-11-21 02:04 回覆:

有我沒有不好

執著也沒有不好

窒礙沒有不好

懷疑沒有不好

亂想也沒有不好

對佛法不信任更沒有不好......

重點是,當這些來找妳〝收留〞的時候,妳的選擇是退避、讓它們流離失所?還是如實地承認它們屬於妳這個人的一部分?

如實地承認且擁有它們,而後請問一下,請問佛法是什麼?!而妳信任了沒?

^ _ ^   這篇回應現在才看到,晚回了...就當作是一份機緣吧,這樣就沒有不好了,順心!


鬼頭刀 ^ _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2/03/19 00:31

 

一心念佛......『一,心念佛』,一 .....〝心念佛〞就是〝一〞、無二!

一心念佛......『一心念,佛』,淨念相繼...心淨之後人只剩一種心念,那就是佛!

一心念佛......『一心,念佛』,只存一心,就是念佛!

 

〝一心念佛〞既是淨、也是禪,禪與淨就像唇與齒一般,它們的關係是彼此互依的!

^ _ ^  那麼這裡與前輩的對話暫時就先作到這邊了,順心 ~

             


鬼頭刀 ^ _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2/03/18 10:14
 道家說〝真常〞,佛家說〝無常〞,而理解的人會知道....其實它們所描述的無非是相同的一件物事,而理解的起源來自何處?!...請問是不是〝心〞?!
那麼這裡繼續接上前頭和前輩中斷的談話......
        
這裡其實要說....我幫前輩抓了一隻蟲子ㄟ,這隻蟲子就躲在您那天所說的〝道交感應〞上頭,這隻蟲子有個名字、叫作『我』!而這裡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既是感應、當然必須無口,而無口的當下又豈能將它言明呢?!所以,說這話的是誰?!...是不是那個總像隻蟲子般於心頭鑽來鑽去的『我』呢?!

看到這裡...其實話並沒有說完、它只說了一半而已,但如果當時前輩人也觀到這部分而讓自己選擇不說的話,那麼這裡可能正藏著一個〝執著〞的陷阱!為什麼說是〝可能〞呢?!如果此時情景只是兩個人的單純對話,那麼...兩個人的心頭都是〝沒〞,既然是〝沒〞...所以也就沒有必要去對外言說;可問題出在當時有人走入這兩個人對話的〝境〞裡頭,這叫狀況...我們都知道佛陀教導我們因應狀況的心態是面對、而不是逃避,所以...當我們發現有人走入這份境之後,若人還是維持一貫的〝沒〞,這變成『事實〝有〞而心作〝沒〞』...它不是一份如是、它是一份執著,所以這裡才會說是〝可能〞!

(請接回應繼續...)

鬼頭刀 ^ _ ^ (insideredguava) 於 2012-03-18 10:18 回覆:

然後我們繼續看下去,接著前輩說了『道交感應』這話出來,延續前頭的論點來瞧這分做為然後我們會發現...它是一種面對、它是不執著的,那麼這份做為所代表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這份作為的意義在於〝布施〞...把〝我〞布施出去給圍過來觀看的格友們,這份〝布施〞裡頭藏著一份〝解惑〞!

所以,即使這頭可以指出....『說話當下有一隻蟲子藏著!』而那頭做了什麼呢?!...他將〝我〞布施出去,因為這份布施...讓中途有人走入的〝境有〞又回到當初的如是、〝心無〞!而這裡還要指出一件事,就是〝中途有人走入〞的〝有人〞所指的是誰?!是專程過來留言的格友嗎?!...其實不是,是〝加入圍觀〞的這些個眼睛們!

在這裡...前輩做了一份好示範、關於〝禪〞的部分,我想大部分人對於〝禪〞的理解並不多,也很難從那些個禪語的來去之間窺見事情的原貌到底為何?!....這裡藉著這機會將它的概廓分享給格友,其實真正的〝禪〞並沒有那麼艱深難懂,禪的部分困難在於〝禪〞與〝心淨〞有著因果的依存,沒有心淨打禪...那叫〝自我禪〞、每個念頭當中都有一個〝我〞被漏進來,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翻翻找找那些有關禪的對話和公案,那些對話裡頭的每一份來去其實都藏著一份布施、一份等待有緣收下的布施,所以打禪語並非為了比高下、或比道行高低,它其實只是利用這份對談同對方布施一件東西,而這東西叫....『我』!

咦?!....等等,關於禪不是應該無口嗎?!那麼,眼前說出這麼落落長的是誰?!

哎呀,發現一個『我』.... 趕緊將它布施出去!

^ _ ^


鬼頭刀 ^ _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2/03/17 08:04

*很多人找到了信心 ... 而它就在自己身上,於是他們開始將那些別人送來的信心給放下,不再選擇緊緊抓著不放!

*不要將〝聽〞與〝看〞當成你的〝手〞,因為這樣....它們會主動幫你收下那些被世界推到你面前的好與壞,然後放入心頭攪拌,而之後...你會看到心頭滿是飛揚塵埃!

如果可以,請將〝聽〞與〝看〞當成你的〝腳〞,因為如此你將更能做到安步當車,而它只會讓你從好與壞的身邊經過,讓心頭....躲過許多被攪拌的風險!

*如果讓你選擇兩種生活用品來形容我們的心,請問你會選擇哪兩種?!..... 我會選擇〝木座衣架〞和〝桶子〞,因為其中一種很能掛,而另一種很能裝!

*〝沒〞的相反就是〝有〞,而我們只要將握著手上的〝有〞放下.....之後又可以讓自己回到原先〝沒〞的站立!

那麼 ...... 眼前這場插班就處理到這裡,接著也讓我將〝自己〞回到〝沒〞的位置吧,順心 ~

 

 


鬼頭刀 ^ _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2/03/16 23:49

所以,老師父說得真好、對不對?!
老師父說了什麼來著?!
老師父說『沒來沒去沒代誌!』

怎麼理解呢?!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怎麼可能是沒來又沒去呢?!... 這麼理解似乎顯得有些不切實際對吧,那咱們換個角度來理解它行不行?!
這裡的解釋是這樣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其實是有來有去的,但就這麼來去、到後頭肯定非出大事情不可,所以....何不將這個〝來〞與〝去〞當成是一種傳遞呢?!

那要將它們當成什麼東東的傳遞呢?!
..... 就當成〝沒〞的傳遞吧!
你傳遞〝沒〞給我,我傳遞〝沒〞給你,然後〝代誌〞呢?!
知不知道 .... 其實〝沒事〞也可以是〝事情〞的一種?!
所以...你傳遞沒給我,我傳遞沒給妳,而後頭的〝代誌〞就是......

『安啦,沒事啦!~』

老師父的〝定心〞是我們這些後學者的榜樣,仔細思考當我們將心給定在自己身上之後,請問..接著我們還有什麼能被傳遞出去?!
是不是正是老師父說的〝沒〞?!

所以請不必執著於來去,因為你其實已經有這個〝沒〞了,而這個〝沒〞當真是老師父留下來的寶貝,不信的話我這裡分享一點個人的小小心得!別人誤會說我抵毀他...我的心頭只有〝沒〞,別人質疑我居心可議...我的心頭只有〝沒〞,別人說我造假欺騙...我的心頭只有〝沒〞!而且,不是只有壞的才可以〝沒〞,就連好的也可如法炮製,別人說了我的一堆善行義舉...我的心裡只有〝沒〞!而當我們這個人好的也〝沒〞、壞的也〝沒〞之後,接著這不就當場成了〝不思善也不思惡〞的結果嗎?!所以是不是我們每個人都要惜福,應該好好珍惜手上已經擁有的寶貝才是!

^ _ ^

鬼頭刀 ^ _ ^ (insideredguava) 於 2012-03-17 00:40 回覆:

不要被修行人變狐仙的公案給嚇著了,沒人能保證教學的不出錯,所以..請不要讓它變成自己盡心幫佛陀作事的心頭罣礙!

以個人理解,那個故事打算傳遞的訊息應該是這個...... 『過並不可怕,當我們知過且改過之後,這個過於我們未來的人生便不再有機會出現;真正可怕的其實是不知過,因為不知過所以渾渾噩噩過日,而渾渾噩噩不正是所有處於輪迴之中的生命狀態嗎?!』

而我們人要怎麼作才能讓自己知過呢?!...答案是布施!布施可以讓我們看見自己的足、與不足!而只有不願意布施的人,才會永遠不知道自己的過在哪?!因為他永遠看不見自己的足、與不足!

所以 ..... 布施的心、沒有錯!

雖然有時候我們布施的東西似乎不是那麼切合需要,但只要我們弄清楚之後作出調整也就是了,而若因此而讓自己之於布施變得畏首畏尾,那麼這就是真正的...退轉了(因為無明害怕已經作主你這個人了)!所以,即使知道布施出錯會被墮入畜生道,卻仍是堅持布施的心與布施的腳步,這就是無畏...行布施修無畏心!


鬼頭刀 ^ _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2/03/15 20:57

如是 ... 念如是、如是念!

念如是,念...心念!

...就像、好像!

...非的反義,故亦可作喻為對之意!

念如是...心念就像對的一樣!那麼,我們除了觀自己的念...請問,有誰可曾觀過自己這個人對於這個念的態度是什麼嗎?!

是不是都將它當成是對的來看待(這裡的它所指的就是心念)!

如是念...於是我們這個人便持續不斷地製造出這種好像是對的的念頭來!

念如是,如是念: 因為我們將心念當成對的來看待,於是我們持續不斷地製造出許多這類好像是對的的念頭來!

念...心念,心為念之起源、因由!

所以  ... 淨念相繼,心淨之後始得念善!

心淨念善之後,生活始得如是!

~  如是、淨念相繼!

鬼頭刀 ^ _ ^ (insideredguava) 於 2012-03-16 09:55 回覆:

造句練習:

題目---   暫時 .... 永久.......

練習~

人生只有暫時的跌倒,沒有永久的爬不起來!


鬼頭刀 ^ _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2/03/14 23:50

不知眼尖的人發現沒有?!... 前輩分享人可以怎麼做到〝無念〞,而我卻分享〝無念〞是種虛妄,那麼...我們兩人之中到底誰才是對的呢?!

還記得前頭個人曾提過『一是一,無二』與『二是一,無二』這事嗎?!這兩個都說得通、而且都可以自在無礙的運行於道中,為什麼?!

因為〝理解〞的緣故!

『一是一,無二』經由理解我們得知......它是佛陀教導我們的〝如是〞,而『二是一,無二』經由理解我們得知......他是老莊學說裡頭的〝太極〞,〝如是〞與〝太極〞都能自在的於道中運行不悖,基本上它們都是道得以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缺了其中一個都可能導致道的運行不順、甚至無法運行!

那麼...這個道在哪裡?!

如果你能同時讓『如是』與『太極』於你的身上運行不悖,那麼這個道就在你的身上!如果你無法同時讓『如是』與『太極』於你的身上運行不悖,那麼這個道就在你的身外,也就是說...在你的身上找不著道!

而這麼說的意義在於何處?!...還記得佛陀特地幫我們指出來的〝分別心〞嗎?!如果你用〝分別心〞來對待〝如是〞與〝太極〞,結果會如何?!我說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給你們瞧瞧,你們看真實情況是不是如此!

一位自認修習正統佛教的佛教徒,當他遇見〝如是〞與〝太極〞時,他多半會讚嘆〝如是〞... 他會讓自己自動自發的修習〝如是〞,可〝太極〞呢?!..『太極啊?!...那是道家的東西,咱們是學佛的、別家的東西不懂還是別亂碰的好!』 反正就是不詆毀、也不接觸就是了,彷彿〝太極〞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另一位是道家子弟,當他遇見〝如是〞及〝太極〞時,他可能會說『哎呀~有這兩種東西呀?!實在是太好了,都是寶貝、學吧...兩樣都拿來學吧!』

如果單就〝分別心〞這事來瞧兩人,請問那情況是不是顯得很有趣?!而為什麼會這樣呢?!

(請接下頭回應繼續)

鬼頭刀 ^ _ ^ (insideredguava) 於 2012-03-14 23:51 回覆:

還記得個人於前頭提到的〝嚴肅〞這個問題嗎?!...因為佛門是清規之地,所以學佛的人就一定得要讓自己變得十分嚴肅嗎?!請問這之間〝應該〞存著〝必然性〞嗎?!

那麼...當你人的心頭已經有了〝本分〞存在,這時請問你人來到清規或者不清規的地方你會怎麼處理它?!.... 這些環境對你這個人來說會有差別嗎?!

到清規地守本分,到不清規地還是守本分,所以....請問這時你這個人身上的〝分別〞跑哪裡去了?!看見了嗎?!....看見你這個人的分別心是因為什麼而起的了嗎?!

是不是〝嚴肅〞呢?!....所以為什麼習禪時,師父總是第一步就教人放鬆,這是為什麼?!放鬆可以讓你這個人什麼心不起?!而〝本分〞是不是讓一切維持放鬆的最主要原因?!

接著將焦點再拉回前頭這句話...『太極啊?!...那是道家的東西,咱們是學佛的、別家的東西不懂還是別亂碰的好!』,那麼這時請你拿出一份紙筆在手邊,這裡想請您以心中的理解來描摩一幅景象,這幅景象叫作〝淨念相繼〞,請以你的理解將這個〝淨念相繼〞於白紙上描出它可能的概樣!

如果你描好了,那麼這裡我想請問一下... 這個圖形是不是幾乎和〝太極〞是長得一模一樣呢?!還記得『道法自然』這句話嗎?!

『如是』是自然、而『太極』亦是自然,如果人是以一分欣賞的角度來觀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中無色』的這些景色,請問...這時罣礙在哪裡?!而欣賞裡頭有什麼?!

有接受對不對?!

               

鬼頭刀 ^ _ ^ (insideredguava) 於 2012-03-15 00:39 回覆:

         

如是 ... 念如是、如是念!

太極 ... 淨念相繼!

            

                 ~  如是、淨念相繼!

 


鬼頭刀 ^ _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2/03/14 11:12

請問布施的心有沒有好壞?!...有沒有對錯?!

布施的心怎麼能有好壞與對錯!而為什麼我要這麼說呢?!
那麼,請問人在〝布施〞的時候會做出怎麼樣的一個動作?!
是不是〝放下〞?!...過程中是不是有個〝什麼〞被我們從自己的手中〝放下〞到另一個人的手中去了、對吧?!

那麼,再請問人在〝布施〞的時候,他的心被擺在哪個位置?!
是不是〝理解〞的位置?!...過程中是不是由於這個人身上的同理心,讓他得以瞥見受困命運者身上那份〝幫助的需要〞?!是不是也是因為這個〝理解〞,讓他〝願意〞提供幫助,並且從做為中提供了一份真正的需要給這份〝幫助〞?!

那麼,繼續請問人在〝布施〞的時候,他的心中存著什麼?!
是不是那只是一個〝本分〞而已,一個做人的本分如此而已!...因是本分、所以當為,當為者...不將己身需求當成作為的目的,所以這是不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菩提心?!

所以...一份〝布施〞可以讓我們這個人〝真正〞學習到多少呢?!
而這份〝布施〞所體現的是不是正是〝慈悲〞的真正精神?!

 

鬼頭刀 ^ _ ^ (insideredguava) 於 2012-03-14 11:25 回覆:

     

所以知道為什麼是  〝行者賞雲,躊者觀霧〞了吧?!

以修行的角度而言,人根本不必擔心退轉的問題,因為站著原地在本質上就是一種退,而〝精進〞這件事永遠不會存在腦袋與嘴巴裡頭,它藏在我們身上最任勞任怨的部位、也就是我們的四肢裡頭!


朝山是腳
布施是手
心是你的手腳


鬼頭刀 ^ _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2/03/13 09:09

那麼,這裡繼續今天的行腳.....
人創造了一種東西,它叫作〝念〞....〝念〞不是自然生出來的,它是被我們創造出來的!
一些人習慣將〝觀〞擺在〝念〞上頭,但這麼作它並不是觀心,它只是觀念而已!
觀念、觀念...這是我們日常生活常出現的習慣用語,本質上和〝想法〞有著近似的意涵!
觀念...將觀用到想法上頭去這是觀念!而還記得〝心〞是什麼嗎?!
〝心〞是〝相信〞,而〝相信〞會是一種想法嗎?!


〝相信〞不是一種想法,〝相信〞是將自己交出去......當我們將自己交出去之後,請問這個〝我〞在哪裡?!...是不是這時原本我的位置上已經沒有〝我〞的存在了呢?!
而〝念〞卻是因我而造的產物,所以當我的位置沒有〝我〞存在的時候...請問這時那地方可還會有〝念〞出現的條件嗎?!似乎沒有,對吧!


所以念與心並無並存的關係,念與我卻有著並存關係的!
因此,當我們將〝觀〞擺在〝念〞的上頭時,我們頂多觀到想法,而這個想法起緣於我、它是〝有我〞的狀態,也就是說...當我們將〝觀〞擺在念上頭時,這是一份〝有我的觀〞,它是世間法!

而當我們將〝觀〞擺在〝心〞上頭的時候,這個〝觀〞其實正在觀著我們的心已經在相信著〝什麼〞?!...而這個〝什麼〞基本上是因我們這個人的眼耳鼻舌身觸的作用之後而產生的,也就是說它是來自世間,所以當我們相信著〝什麼〞的時候...也就是說我們讓自己將心〝住〞在這個來自於世間的〝什麼〞上頭!而當我們這個人行〝觀〞行到這個地步的時候,我們會看見自己把心〝住〞於世間的〝什麼〞之上,於是...跟著我們將這個〝住〞從那個〝什麼〞的身上給拔出來、利用這分覺察將我們的〝相信〞拔離開世間的任何位置,所以真正的〝觀心〞它可以是一種〝出世間法〞!

(請接下頭回應繼續...)

鬼頭刀 ^ _ ^ (insideredguava) 於 2012-03-13 09:14 回覆:

那麼...還記得佛陀教我們什麼嗎?!
祂教我們『淨念相繼』,可為什麼佛陀不教我們〝無念〞?!卻教我們〝淨念相繼〞呢?!
〝無念〞不是比〝淨念相繼〞對我們還來的好得更徹底、不是嗎?!


淨念相繼...淨了之後念又產生、再淨之後念再產生.....一直持續這樣的作為從不間斷!為什麼佛陀要如此主張呢?!...若我們用理解的角度試著揣摩,那麼請問諸位有沒有發覺,其實〝淨念相繼〞這種過程才是最貼近於我們這個人最有可能做到的一種方法?!佛法強調的是一種生活的落實,而那些無法於生活中落實的方法,即使它有再崇高的指標性、但對我們而言都其實只能算是一種無意義的打高空罷了!

〝無念〞便是如此...念是因人而產生的,所以有人就有念,追求無念是種虛妄...也許我們會聽說有誰誰誰可以做到無念,但就念的本質來看、無念它仍舊是一種念;就好像01234567....這些阿拉伯數字一般,以阿拉伯數字來看.. 0 仍舊是個數字、我們不能說它是0代表沒有就說它不是數字,所以...就念的角度來看、無念也是念的一種狀態,它不能被拿來描述〝念的不存在〞,做了這樣的描述就是虛妄!

因此...關於〝念〞的存在、其實我們一點也不需要擔憂它的存在,有念存在表示我們人還活著,至於念的處置方式,你可以觀它、但必須弄清楚這份觀的目的以及接下來的做法...也就是淨念相繼!
作為〝淨念〞之後並不代表不會再有念的產生,念是一種常態...你要做好一份心理準備,這輩子只要你人睜開眼睛的一天、念它都會自動的跑來找你報到(其實一直以來都是如此,只是以前沒人幫你指出它來罷了!)而你、並不需要逼迫自己做到無念,只要讓自己做到〝淨心〞就好!

那為什麼是〝淨心〞?!而不是〝淨念〞呢?!....因為起心動念,起心是動念的因,動念是起心的果,要有效的對治果我們必須從因下手!
起心...心頭的無明被外力從心底掀起繼而充斥滿心,這時...淨心是手段,運用淨心讓心中的無明塵埃重新沉澱回心底,讓心重新恢復明徹...這時心淨了,而心淨了之後我們人會動什麼念?!

答案是....好念!

^ _ ^

 

鬼頭刀 ^ _ ^ (insideredguava) 於 2012-03-14 10:37 回覆:

在格友文章處發現此音樂,一聽就喜歡上它了,所以暫借播放一天!感恩~

^ _ ^


鬼頭刀 ^ _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2/03/11 23:28

那麼...今天接著先前所談而未清楚描述的部分繼續完成它!

緣起性空、缽....缽為盛緣之物,所以...缽提供了什麼給緣?!

缽提供了〝空間〞給緣!只是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由時間與座標所構成的,所以當我們將時間與座標導入空間之後,跟著這個〝空間〞會出現一另種新的詮釋、叫〝位置〞,所以在我們生活的這世界中...缽提供了一份位置給緣。

然後我們來瞧這三句....『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中無色』,空即是色...位置就是顏色,而為什麼位置就是顏色呢?!...因為顏色填滿那個位置!

所以可得『那個位置有色彩存在,色彩存在於這個位置,那個位置沒有色彩存在』這些白話來解釋上頭那三句......

當我們人瞧著這段白話解釋的時候,心頭其實並不會出現互有衝突、互起悖逆的感覺,而你有沒有發覺自己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反應呢?!

這裡先插句話對你問個問題......『請問你看見自己身上的嚴肅了沒有?!』

然後我們來瞧瞧這三句『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中無色』,請問你人在讀這些經文的時候是懷著怎般的心情?!...是嚴肅?!還是輕鬆?!當你人為了〝解〞出它們的意思時,人的心情是嚴肅還是輕鬆?!

這才是『觀』,所謂的觀不是拿來觀別人、它是拿來觀自己...如果有人告訴你說他有能力可以觀別人,那麼你可以由此來確認一件事,就是這個人並不會觀自己,為什麼呢?!...因為有能力觀自己的人沒有能力觀別人,觀別人代表你這顆心得飛出去、此表示這顆心不在自己的身上,而學佛學的正是將我們這顆心安頓於自己身上,所以說...有能力觀自己的人沒有能力觀別人、他也不需浪費時間和精神去作觀別人的這種事!

那麼...觀自己是觀自己的什麼呢?!答案是...心,觀自己的心!還記得個人曾說過『禪是一場心與境的對話』嗎?!那麼,為什麼心要與境來上這場對話呢?!

為了確認心的〝位置〞所在!

然後這時我們將焦點轉回上頭所提的問題....你的心是輕鬆還是嚴肅呢?!...我想幾乎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都是嚴肅的!好了,為了解開經文你讓心開始變得嚴肅,也就是說...若我們用觀的角度去看,那麼、此刻你正將心的位置擺在嚴肅上頭!

接著再來瞧這三句『那個位置有色彩存在,色彩存在於這個位置,那個位置沒有色彩存在』,接著我們以觀的角度來瞧它,結果我們是不是很篤定的說...我們看著它、知道心是被擺在輕鬆的位置上頭!

但『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中無色』與『那個位置有色彩存在,色彩存在於這個位置,那個位置沒有色彩存在』所描述卻是同一份情境,而為什麼它卻會讓你產生嚴肅與輕鬆的兩種心情呢?!....所以,看見罣礙了嗎!?

罣礙出現在哪裡?!...是不是我們這個人的身上?!實際的情況並沒有任何罣礙出現,由於我們的心出現罣礙、所以我們以為那些實際上是存著罣礙的,而這正是禪存在的主要目的...將那個認定有罣礙且專門做主的〝我〞給打破掉,還給心一份自由!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